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4月24日,朱怀津先生在山东昌邑用一枚银永乐通宝交换泉友的崇祯通宝背“季Ⅱ”铜钱。此钱系购自威海乡间农民手中,黄铜质地。面径26.4、背径25.9、面穿宽4.8、背穿宽6.2、厚1.6、背郭宽4.0毫米,重5.2克。面扁崇、示祯,双点通口头,尔宝开足,背右“季”,左“Ⅱ”,宽背郭,肉间绿锈。精湛、秀美,有官炉风貌。是一枚少见的折二钱(图一)。  相似文献   

2.
近日得见一枚银质“太平通宝”。承友人错爱,允拓钱文数片,以供泉界研究。这枚钱圆形,方孔,直径2.2,轮缘宽0.2,穿孔0.55,穿郭0.65,厚0.14,肉厚0.1厘米,重3.38克。该钱面文“太平通宝”,直读,通宝二字为八分篆隶体,极工,与唐“开元通宝”,后周“周元通宝”,北宋“宋元通宝”之“通宝”字酷肖;太平二字为楷书,与铜质“太平通宝”相比,更显雄健有力,背穿上有长约0.8厘米、宽为0.1厘米的大仰月一轮,亦清晰可  相似文献   

3.
1988年10月青年街工地出土一罐钱币,多为市博物馆收集,约15.6公斤,1800余枚。这次出土包括唐、南唐、后周、两宋、金、元及明的钱币,其中元末农民起义军钱达5种22枚,计有:天启通宝折三1枚;天定通宝折二、拆三7枚;大义通宝折三6枚;龙凤通宝折三3枚,其中1枚背穿上星;天佑通宝5枚,其中背篆书“叁”字1枚、背“五”字4枚。元末农民起义军钱币属农民割据政权货币,地域性强,且铸期短、铸量少,一次出土如此众多品种和数量实为罕见。  相似文献   

4.
笔者有关凤阳砖雕“古钱”的文章在《亚洲钱币》、《安徽钱币》和《蚌埠日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以后,近又发现以下四种新品:①在同一块长条形砖上连续横雕4枚“洪武通宝”,字迹、形制与实物一致(图1)。②面“洪武通宝”,背竖刻“凤阳”二字(图2)。⑧面“洪武通宝”,  相似文献   

5.
1990年秋,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元上都附近砧子山墓地,于10号墓中出土一枚至元通宝银钱。钱为模铸,径2厘米,略有锈,钱文清楚。面四字楷书对读,大小不一,与传世至元通宝铜钱相较,通宝两字都较长,宝字末笔已接近元字左上角。正面外郭较内郭粗,背面内、外郭均较正面宽。穿孔上大下小,不甚规整。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偶然见到一枚鎏金刻花的开元通宝,通体鎏金,背面刻花,制作精细。虽然钱币表面有害锈比较严重,但仍显得庄重大气,十分珍贵(彩页8图)。该币钱径25.2、穿径7、郭宽2、厚1.2mm,重4g。此币面背鎏金,色泽金黄,肉好周郭,钱文笔划清晰深峻,轮廓十分规整,直边未流通品。钱币正面"开元通宝"四字端庄沉稳,"开"字间架疏密匀称;"元"字首划较短,次划长横左挑;"通"字的偏旁走之底前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从外地泉友处购得一枚“裕民通宝”背“一分”铜钱。该钱直径28.5毫米,穿宽6毫米,重6.35克,青铜质地。面文“裕民通宝”四字对读,钱文仿宋体,“通”为三角头双点通。背面穿右为“一分”二字,表示折银一分。该钱与普通“裕民通宝”背  相似文献   

8.
数年前,笔者从外地泉友处购得一枚奇特的“乾隆通宝”宝福局小平钱。该钱为红铜质地,钱体呈暗红色,径25.5mm、穿5.5mm、厚1.2mm,重4.76g。面“乾隆通宝”四字对读,文字朴拙,字迹略显漫漶,背左右满文“宝福”(如图)。  相似文献   

9.
咸阳市渭城区文管会1989年8月收藏一枚新发现的元代大钱,此钱是郊区双照乡南上照村民王群英在村北耕地时拣到的。铜质,暗绿色,径4、穿1.2,外郭0.2,内郭0.08—0.1,厚0.3厘米,重21克。面有直读“至正通宝”四个楷体字。“通”字船内左边竖笔稍长,且向左边弯曲;“宝”字顶上一点着笔重,与横笔斜交,宝盖下面笔划走形,“贝”部上宽下窄,结构不规整。穿背下有一星点及汉文“五”字,上有八思巴文(参照钱背),制作稍粗糙,与史料所记截的“至正通宝”不同,是首次发现的一枚独特的元代钱币(见拓片)。  相似文献   

10.
《古钱大辞典》和《历代古钱图说》均收录一枚面“顺治通宝”,背穿上“十”、穿右“一两”的大铜钱,二显系同一拓图,该钱上内郭右端似略残缺(图1)。《中国古钱谱》也收录一品(图2),《简明钱币辞典》亦录一品(图3),此二书所收拓本钱面内郭完整,未见残缺。这种顺治通宝当十大铜钱,旧时唯翁宜泉《古泉汇考》,江秋史《泉谱》载之。  相似文献   

11.
10月9-12日,由洛阳市钱币学会主办的"中日钱币文化研讨会"在洛阳召开,洛阳市钱币学会副会长蔡运章介绍了港阳与日本友好交往长达1900余年的悠久历史,以及洛阳在中国货币史上的重要地位。日本关西古泉研究会副会长吉田昭二就日本收藏、研究中国钱币的历史和现状做了发言。洛阳市钱币学会副秘书长霍宏伟宣讲了题为《洛阳出土日本和同开球银币》的论文。在洛阳发现的和同开银币,应是1200多年前由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带来的。中日代表还就我国先秦圜钱的形制、唐开元通宝的种类、宋钱版别以及日本和同开银币的类型、始铸年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笔者离休后爱好古钱币收藏,从铜匠亲戚处发现了两枚背铸“台”字的康熙钱,还有一枚铸有 “台”字的花钱。这些不但丰富了我的收藏,还都与台湾有关,更引发了我探究的兴趣。 1.康熙通宝背“台”字钱(图1)清初顺治、康熙朝铸行了一种背有满、汉文钱局名的钱币,称套子钱,藏家无不以集全为快。其中顺治通宝套子钱有陕、临、宣、蓟、原、同、河、昌、宁、江、浙、东等十二局;康熙通宝套子钱除了设户部宝泉、工部宝源二局外,各地钱局也增至二十余,背满、汉文“台”字钱便是当中一种,它是三百多年前康熙帝统一台湾的历史见证。 明末…  相似文献   

13.
一.背上“同”顺治通宝 清顺治年间,先后设置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和18个省局,仿明代钱制铸顺治通宝钱。其铸量较大,版式甚多。其中几种版别较为罕见。近日,笔者从凤阳县临淮镇东南濠梁城遗址附近,征集到一枚背穿上“同”字顺治通宝小平钱。  相似文献   

14.
1988年,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勃力嘎苏木一蒙族牧民家发现一枚大康通宝大银钱(附照片、拓片)。此钱径3.6、穿内径0.7、穿外径1.1、外郭宽0.5、厚0.3厘米,重29克,似北宋庆历大铁钱制。面楷书汉文大康通宝四字,右旋读。素背。大康通宝四字突出陡峻。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1月,泉友王君从上海国际拍卖公司喜得十六国时古钱“凉造新泉”壹枚。该钱钱清晰,篆书,对读,“泉”字中笔不断,素背;面背均有内外郭,穿郭整齐;钱背穿左上角有一处硬绿锈,通体生坑红绿锈,品相极佳。经测得直径20.6、穿6.1、厚14毫米,重2克。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日从福州市花鸟市场地摊上觅得一枚奇特的“光绪通宝”圆形方孔钱。此钱为铅质,直径22.5毫米,穿径4毫米,厚1.8毫米,重4.95克。面文“光绪通宝”四字对读.背面穿左右分别为满文“宝福”二字。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徽省凤阳县是一座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明都古城,城外群山环绕,明时期这座古城光辉灿烂,祥端威严。在这悠久的文化圣地东约六公里处的雷家湾,一农家建房时,挖出一小砂罐,罐内仅有古钱三百余枚。其中,发现"崇祯通宝"小平背穿上"户"一枚,穿下"户"一枚,特别还有一枚背直读"户二"小平钱,其余三百多枚"崇祯通宝"纯是清一色光背小平钱。"崇祯通宝"背铸"户二"小平钱,宽缘,"通字"单点,锈色少绿,钱体较薄,文字笔力遒劲,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四年十月,陕西省博物馆征集到古钱39.5斤,经整理拣选,得西汉至清等朝及日本、安南、朝鲜古钱及厌胜钱二千九百余枚,并发现一枚罕见的“洪宪通宝”鎏金铜钱,现介绍如下: “洪宪通宝”钱,直径3.65、穿孔0.75、厚0.2厘米,重12克。黄铜质,表面鎏金,面铸“洪宪通宝”四字,楷书,对读,素背。文字清晰,制作工整。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笔者在本县农村先后发现并收藏到两枚较奇异的古钱。 一.面双月纹“大定”钱 该钱径22mm,穿8mm,厚1.2mm,青铜质地,生坑,厚包浆,面背有穿郭。正面钱文为直读楷体“大定”二字,穿左右各有内张月纹(图1)。据出让者介绍,此钱若干年前出土于一座墓葬。既为“大定”,是否金世宗年间所铸(大定十八年曾铸大定通宝钱)?经查阅诸泉谱及金史《食货志》等书无果,不由陷入茫然。那么,它是否不属于流通货币,而是一种花钱?  相似文献   

20.
正2007年9月,甘肃省陇西市建筑工地上发现一破损的陶罐窖藏,内含大量银币和少量金银器件①。窖藏主要有近400枚背面打有戳记的大朝通宝铸造银钱(译注:大朝通宝为蒙古入主中原前铸钱,有铜,银两种,存世稀少),除此尚有:1."宝"字为简化字体的减径"大朝通宝"铸造银钱5-6枚。其中2枚背面有戳记。2.具有蒙哥可汗徽记和回鹘(式)蒙(古)文-阿拉伯文双语币文的伊斯兰型打制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