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茧"是什么东西?是一种新推出的奶糖?还是一款舒适柔软的天然蚕丝被?……传说它是一座长得像"春茧"的巨型建筑,传说她是著名钢铁侠"鸟巢"的"表妹",优雅地卧在深圳湾畔,深情地望着远方,传说她已被钦点为2011年大运会开幕式场地,传说夕阳中的它有点小美……SO跟随李新旺镜头,去认识即将与世界亿万观众见面的春茧,通过他的摄影心得,充实你的大运会游览计划,让拍摄不留遗憾!  相似文献   

2.
漫话     
"吃腐竹和豆腐让我们知道了吊白块,吃鱿鱼和海参让我们知道了福尔马林,吃辣椒酱和鸭蛋让我们知道了苏丹红,喝奶粉吃奶糖让我们认识了三聚氰胺,吃  相似文献   

3.
莎莉不跳舞     
15日、16日2008中国先锋音乐节后,我在上海"真音乐"研讨会上看到一位记者拍案而起要求与会者对选秀歌手多加支持并愤然质问"请告诉我们这一年有哪些好音乐"。如果这位记者把枪顶在我脑门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2015,(6)
<正>记者第一次见到王恒礼是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作为中国地质大学的教授,他来公园参与科普宣传活动,坐在展台后为观者做展品介绍。在一群年轻工作者中间,王恒礼白发红颜十分"抢眼"。当记者向他询问活动的详情时,他耐心地讲解"地球日"的来龙去脉,讲完后,笑逐颜开地告诉记者"我今年81岁了"。言语之间不是倚老卖老,不是故作姿态,更像是人们对喜悦之情的分享,让人有种感觉"这个老头儿有点萌"。  相似文献   

5.
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采访青年作家梁晓声时,英国记者忽然让摄像机停下来,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能毫不迟疑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好吗?"梁晓声不知是计,欣然答应。谁知英国记者一扬手,遮镜板"啪"地一声响,记者把话筒放到自己嘴边,说道:"没有‘文化大革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您看来究竟是好是  相似文献   

6.
"您会竞选总统吗?"在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召开的临时记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追问不休。伊万诺夫的眼神冰冷、严厉。"请用俄语提问,"他用纯熟的英语说完这句话后,改用俄语说,"我有一个严格规定,在俄罗斯就要说俄语。现在,除了专心做好第一副总理的工作,我无暇他顾。"说完,他就调头离去。"真是太像普京了!"记者们齐声惊叹。  相似文献   

7.
不吝赞赏     
近日读报,读到一位著名记者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回忆其小学生活的散文,文章虽短,读来却发人深思。这位记者读小学的时候是个不折不扣的顽童,平素玩兴大,心挺野,一到外面,便是"不尽祸事滚滚来"。  相似文献   

8.
刘振修 《文史天地》2014,(10):85-88
正有人说美国记者像总统肚子里的蛔虫,做起总统的文章来毫不费力,揭发官员隐私更是拿手好戏。而白宫新闻发言人马林·费茨沃特则说记者更像饥饿的狮子,时刻在搜索猎物,对此他深有体会,他说:"每天清晨,记者们就像一群狮子在白宫集结。他们龇牙咧嘴,怒吼嚎叫,偶尔也流露一丝爱意,但总是处于饥饿状态,你稍有不慎,他们就会狂怒起来。"因此,白宫官员每天都要和他们进行"毅力、心理和辩论技巧的较量"。许多白宫官员  相似文献   

9.
声音     
"谁允许你来采访的?记者算个什么东西!"——《法制日报》记者在浙江兰溪市马涧镇采访时,遭到当地政府机关人员的阻拦,一名政府官员对其恶语相向还有一种貌似公允、实为谬误的说法:转基因食物现  相似文献   

10.
8月29日,北京西苑宾馆,一位英俊儒雅的中年男子,风度翩翩地走来。"你们的民主党主席真帅!"记者半开玩笑地对身旁的泰国同行说。"阿披实·威差西瓦主席是我们泰国最有人气的政治家之一。"一位陪同阿披实访华的泰国记者乐呵呵地答道。阿披实显然早就习惯了记者们的"长枪短炮",脸上带着很自然的微笑,"感谢中国朋友的款待,请坐。"  相似文献   

11.
廖楠 《环球人物》2013,(2):29-30
延参法师见到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第一句话是:"你来采访我,我很感谢,但我是一个不具备代表性的人,我是很多幸运集合在一起的人。"当过记者半路出家延参法师1962年出生在山东,却说着一口地道的河北话,网上有传他是大学本科毕业,但他本人对出家前的经历不愿说,只是告诉记者,自己当初"成绩不好";出家前曾经在一家地方杂志的编辑部工作  相似文献   

12.
25岁的张楚寒(化名)是上海某报的娱乐记者,更准确地说,是一名"狗仔"。他2003年进入媒体,但对于只有三四年"狗仔"史的内地传媒而言,他却是这一行的元老。张自豪地说,我见证了中国内地的"狗仔"发展史。张大学学的专业是历史,进入媒体后主要做文字记者,为了做一名合格的"狗仔",他自学了摄影,对自己现在的摄影水平,他很自信。2003年初,实习记者张楚寒服务的这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他的提案太大胆,有人说他的真话太尖锐"承蒙垂意,自然乐意接受采访。"在答复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邮件中,葛剑雄这样写道。如此谦逊的态度很难让人跟两会上那个敢言的"葛大炮"联系起来。在刚闭幕的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上,葛剑雄再次当选全国政协常委,他说"还要继续讲真话"。3月15日晚上9点,记者联系到了  相似文献   

14.
2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让很多国人立即想到一个问题:中国人何时能够登上月球?为此.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中国"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如今,在"嫦娥一号"即将发射之时回顾他的回答,能让人更理性地认识我国的探月技术水平。记者:中国即将实现探月,那么离登月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15.
当时姚文元还提出一个口号,叫"抗震不忘批邓",还要在救灾前线搞阶级斗争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大地震,全国动容。这一年,张广友46岁,他已经在新华社记者的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在此前他以记者之笔记录过三年大饥荒、"文革"武斗、1975年淮河大水灾。  相似文献   

16.
虽然麦卡锡等人已经老退,但美国中情局并没有中断在"西藏问题"的颠覆活动。它物色了一群新的"枪手"替它冲锋陷阵。"记者无国界"组织秘书长罗伯特·梅纳德就是其中的一名主力。  相似文献   

17.
正1955年9月17日,冲破重重阻挠,钱学森携夫人蒋英及两个孩子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10月8日上午,钱学森踏上罗湖口岸。一上岸,钱学森仿佛重新换了一个人似的。当时,一群记者围着钱学森。其中一个香港记者用英语向钱学森提了一个问题。钱学森当时就说:"我想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讲中国话。"这位记者解释他只会讲广东话和英语。钱  相似文献   

18.
陈永贵从大寨创业出名到当上国务院主管全国农业的副总理,被媒体追踪报道长达近20年。他在同记者长期、反复打交道的过程中,深谙新闻工作的重要性与作用,对记者的采访与报道给予过支持和鼓励。然而"文革"中,却对记者有了戒备,甚至反感和斥责记者,把记者赶出大寨,不准再来采访。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浩劫"期间,  相似文献   

19.
"朝韩首脑会谈背后朝方最关键的幕后人物是谁?"这个问题是在朝韩首脑峰会期间,会聚平壤的记者们问得最多的问题。虽然无法得到直接答案,但细心的记者们终于发现,在朝韩峰会前后,金正日身旁总会出现同一个人的身影,而且,这个人还是金正日与卢武铉会谈时所带的唯一"随从"。于是,记者们终于恍然大悟一这个人就是金阳建,正是在他和韩国国家情报院院长金万福的秘密沟通和积极斡旋下,促成了此次峰会。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2015,(6)
<正>"一项大的成果,一定是一个团队(一起)才能完成。"在明晰记者的采访意图后,陈孝曙仿佛是打开了话匣子,也或许是对那段经历记忆深刻,一坐定,她便娓娓道来自己的工作经历。知道有记者到访,已经86岁高龄的陈孝曙,特意"打扮"了一番:银发妥帖地别在额后,碎花针织衫十分素净,金丝眼镜显得儒雅和善。她低调地坐在办公室的一角,慈眉善目的样子让你怎么也联想不到,她也曾是位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因克山病研究获得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的"施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