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晶 《神州》2007,(11)
11月8日,"江南第一家"的开游节仪式在其牌坊群前的广场上胜利召开,喧闹的锣鼓、游走的板凳龙无不向四方宾客展示着主人的热情好客。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叶建国在开游节开幕式上,由衷地称赞浦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浦江"江南第一家"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典范,弥足珍贵。浦江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加大投入,深入实施"江南第一家"古镇保护开发工程,新建成了九座牌坊群,重现了白麟溪两岸明清古民居建筑风格和"十桥九闸"的独特景致,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了"江南第一家"孝义文化、儒家文化、和谐文化三大特色文化,一个古色古香、充满历史文脉的郑宅古镇展现在我们眼前。他表示,"江南第一家"开游节涵盖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活动,这是一个全面展示浦江旅游形象的盛会,一个加强与省内外各界朋友增进友谊、合作交流的盛会,一个推动浦江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盛会。  相似文献   

2.
佚名 《旅游》2002,(5):19-19
一提起“江南“、“古镇”这样的字眼,让人想到柔柔的水,石硬的桥随着船身的摇晃而飘浮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江南文化古镇同里为例,借助质性访谈与问卷调查探讨古镇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结果表明:同里古镇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存有正面和负面双重感知,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具体感知维度可分为"原真性削弱与环境恶化"、"经济获益和生活改善"、"成本增加和分配不公"、"社会失序"、"地方认同与思想更新"、"文化传承和形象提升",整体上积极感知强于消极感知,但对地方旅游发展引发的负面效应感知日益增强;由此,从直接经验、社会互动以及媒体影响3个层面对古镇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形成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并据此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旅游纵览》2013,(2):46-47
西塘古镇身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旅游竞争环境十分激烈,如何从周庄、乌镇等旅游发展十分成熟的江南古镇中突出重围,是西塘古镇必须面临的严峻考验。通过对自身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和科学组合,放大古镇原生态、真生活的优势,结合触媒理论,正确处理古镇保护与开发中的矛盾。以休闲为主力,采用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商务旅游、度假旅游等联合作战方针,围点打援,多方位,深层次开发西塘古镇的旅游。  相似文献   

5.
王勇  朱雅琴 《人文地理》2020,35(6):76-84
江南水乡古镇是江南地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高度聚合体,而空间作为功能的载体,是古镇保护与发展中的关键一环。本文以周庄古镇为例,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切入,解析不同旅游发展阶段古镇空间演化的行动者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关键行动者意图、行动者网络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周庄古镇空间重构和演化。在观光旅游发展阶段,周庄镇政府为关键行动者,通过行政征召、专家带头征召等方式促成行动者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使古镇商业空间沿河街生长,文化体验空间呈团块状散布;在休闲度假转型阶段,市场力量开始发挥更大作用,行动者网络重新调整,进一步推动古镇商业空间网状渗透,文化体验空间条块衍生。本文认为古镇空间的实践建构应高度重视原住民这一行动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玉祥 《旅游》2012,(10):70-73
在太湖与钱塘江之间,有一富庶的平原——杭嘉湖平原。这里被人们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南浔古镇就坐落在这片土地上,它地处浙江北部湖州市东北角,与江苏省吴江市接壤,是江南现今六大古镇之一。南浔建镇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明代万历至清代中叶是南浔古镇经济最繁荣鼎盛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南浔又是一个巨富之镇,它还有另一个称呼叫"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都是指当时南浔因经营丝业而发家致富的豪富阶层,用动物来做比喻,是对拥有财富多少的形象概括。经济的富庶,带动了文化的繁荣,加上江南地区历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这里人才辈出,书香不绝。现今还有名为"嘉业堂"的藏书楼,著名的"小莲庄"园林与多处中西合璧的大宅院。  相似文献   

7.
浙江海宁盐官古镇位于杭嘉湖平原东部,距离省会杭州市61.5公里,离上海市125公里。这个富庶的鱼米之乡其实规模并不大,它符合大多数人关于江南小镇的习惯性认识——小桥、流水、人家,湿滑的石板路,长满青苔的河埠头……但婉约的江南小镇却以“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潮而闻名天下,多少让人感受到隽永的表象与澎湃的自然力量之间的反差。加上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与这个江南古镇说不清道不明也无从考证的渊源,也就让这个千年小镇在周围众多的水乡古镇中显得有些另类了。  相似文献   

8.
正长江口南岸潮港古镇浏河,形成于北宋。元明时称刘家港,为"海运之津、商贾之区、吴中重镇",由于海运漕粮的创立,早年刘家港成为东部沿海贸易大港,元明时期就有"六国码头"之誉;近代浏河港市复又昌盛,交易繁华,于是又有了"小上海"之称。被誉为"江南酱园大王"的朱氏家族,是浏河古镇上的大姓望族。清朝同治年间一个名叫朱湘舟的儒商在此开设万茂酱园,也就是当代国画大师朱屺瞻的祖父,其遍布城乡的万字号酱园在太仓、嘉定、宝山、松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江南,对江南的古镇有着特殊而复杂的感情。岁月悠悠,经历风吹雨打之后,许多古镇仍然较好地保存着历史风貌,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记载着古镇的历史,给人以无限遐想。很多时候,江南古镇,只能是文人笔下诗意化的文字,当我们走近它时,却发现早已贴上了商业化的标签,被人四处叫卖了。所以,在这样的时候,我邂逅锦溪,发现它在历史的渐变过程中,自守着一方天地,以从容淡定的姿态,保持着沉静之美,确实难得。这种感觉,让人庆幸,也让人担忧;让人沉迷,更让人牵挂。本期链接 P54《隔世沉迷锦溪梦》  相似文献   

10.
《世界遗产》2014,(1):82-85
江南水乡古镇作为农业文明时期产生和发育形成的特色城镇,凝聚了江南地域的数千年文明积淀,它们作为古镇景观单元的单体建筑以及植被景观,其传统的外形、材料、位置、功能以及修建工艺等都真实、完整地保存和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1.
苏子涵 《丝绸之路》2009,(23):57-57
千灯是一个有着2500余年历史的古镇,东接上海,南达杭州,西通苏州。由于地处这样一个三角形的中心,故又被称为"金千灯"。这里陆路通达,水运畅通,航空便利,物阜民丰。像江南的众多水乡古镇一样,千灯至今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廊棚排延、石板铺路、宅居错落的古镇格局。  相似文献   

12.
陈瑜  李红卫  陈君 《旅游》2012,(1):16-21
崇仁,一座美丽而幽静的江南千年古镇,保持了宋代遗风,明清特色。众多的庙宇、祠堂、古池塘、水井等自然乡镇的公用传统建筑,大片的江南传统民居,共同构成了崇仁镇的古典特色。一脉秀水婀娜地穿镇而过,温婉柔润中带来无限灵动。家学远源,恍兮惚兮中有千年的宋韵唐音流过。  相似文献   

13.
一曲江南丝竹调--宁海前童 前童古镇,是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时期的民居原版,是一幅古韵浓重、活色生香的乡村画,一段美轮美奂的江南丝竹调。始建于宋末,盛于时清,至今仍保存有1300多间各式古建民居。走进那里"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八卦水系,流水哗哗,碧水幽幽,流遍家家户户,不是水乡,胜似水乡,是欣赏浙东民俗文化的好去处。不但是"浙江省旅游城镇",也是"浙江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相似文献   

14.
NO.1春江水暖探春水乡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可到了江南水乡,与嬉水的鸭鹅同游蔚蓝的市河水巷,看枕水人家窗台上逐渐鲜艳起来的盆栽,便会感叹"春江水暖,水乡先知"。江南的水乡有如春天最明眸善睐的眸子,总能抢在春天之前醒来,并将一场烂漫春光演绎得微波荡漾。春日畅游江南六大水乡古镇,从"五步一桥"的用直,到集中国水乡之美的周庄,从素面朝天的同里,到传统与摩登并存的南  相似文献   

15.
惠山古镇的原生态保存得很好,有人说过,有本地人生活着的古镇才是活着的古镇,早起的炊烟,饭铺的吆喝声,沿河边喝茶聊天的人们,桌椅沿着长长的石子路摆了过去,桌子上放着大小不一的茶杯,泡着味道各异的茶,聊着相同而又不同的人生.我沿着古镇的一段缓步走来,石板路的街两旁是一座座老宅子,飞翘的檐角,高高耸立的风火墙.白色墙面,青色瓦片,正是江南民居的样子,时不时会路过一座祠堂,转眼又路过一座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丹青 《世界遗产》2010,(2):66-71
人生中有很多神奇的"缘":生命、事业、爱情、友谊,等等。我和同里古镇也算是一种缘,但这又是一种什么缘呢?细细品味,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世的情缘,这座外慧内秀的醇正水乡、旧时江南,闻名与海内外的特色文化,早已被众多的文人雅士,用他们多彩的笔,儒雅的  相似文献   

17.
悦读     
《风景名胜》2013,(7):174-175
《漫步江南:走过水乡的十四帧风景》继《漫步厦门》之后,旅行作家黄橙再度出发,这一次,他来到水乡江南。从鲁迅路到平江路,从安昌到南浔,从西湖到秦淮河,走过小街走过古镇,走过江南的十四帧风景画。西湖边、鉴湖上、太湖深处、秦淮河两岸……水乡泽国成为上演诸多才子佳人传奇故事的绮丽背景。  相似文献   

18.
沈旻 《旅游纵览》2010,(3):66-69
<正>读了一本《中国最美的100风情小镇》,便初识了苏州吴江的震泽与黎里古镇。近来偶遇吴江市文物局的好友,闲谈中得知她2004年主持了震泽江南传统商贾名宅"师俭堂"的文物修缮工程,作为一位资深的古建专家,谈到师俭堂时她总是不能抑  相似文献   

19.
廖庆霞  王若萱 《旅游纵览》2022,(19):108-110+119
为探究江南历史古镇声景观环境及开发现状,特选取江南地区古镇代表——周庄古镇景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整体声景评价,通过田野法、声漫步法进行实地调研,归纳其声景类型。利用分贝噪音测试软件获得各测量点声压级,同时随机选取过往游客,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游客对周庄古镇景区内各声音类型喜好度评价。研究得出:游客对自然声评价最高,其次为历史文化声和人工声。最后根据游客评价和实地考察,提出改善周庄声景观的建议,提高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南京史志》2011,(2):3
位于伯渎河畔,江南第一古镇的梅村,在深厚的吴文化底蕴沉淀和现代教育的交汇融合中,孕育了一颗璀璨的明珠——梅村实验幼儿园。她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