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志英  赵中枢 《人文地理》2009,24(4):107-109
历史城市一般都具有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同生共荣的特征。研究历史城市的生态保护,对于城市未来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陕西临潼骊山山色秀美,华清宫温泉载誉中外。城市因帝王行宫而发展,山、水、城独具特色,生态环境良好。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临潼城区蔓延式扩张和内部空间的整合,对城市内部生态系统造成改变与破坏;景区在发展旅游过程中,面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定性分析,通过对临潼城市生态问题分析,提出落实"景城分治"的基本策略,以及遗址区生态保护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绿色发展理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阐述,对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显著指导意义。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沙漠化城市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以"两山"理论为指导,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为例,基于其产业发展现状,以"沙"资源为核心、以发展旅游产业为主要依托的转型新思路,成为了"两山"理论的重要补充和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3.
中原名胜──姑嫂塔李红喜在煤城鹤壁西南15公里处的奇山峻峰之间,巍峨的鸡冠山下,秀丽的淇水河畔,有两座遥相媲美的古塔。名曰“姑嫂塔”。“嫂塔”又称“天塔”或“玲玫宝塔”。建于元代,距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塔东北30米处有一天然洞穴,人称“玄天洞”,...  相似文献   

4.
魏磊红 《神州》2013,(35):37-37
河上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南部,自古就是浙江省诸暨市、萧山区、富阳市三地交界处的商贸重镇。“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是河上镇青山碧水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与生态珠联璧合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5.
水文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供水方式,而以供水为主体的城市水利工程的兴建也必然影响到水文环境的改变。今天,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生态日趋恶化已构成济南市发展的最大障碍,解决保泉供水的矛盾成为当务之急。一、济南水文环境的演变济南市区座落于泰山余脉千佛山北麓冲积倾斜平原地带。南北地势剖面从南向北逐渐降低,由山地丘陵、山前冲积洪积带向平原过渡,南部低山丘陵区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层分布,厚达1,237米。历经以燕山运动为主的多次构造运动,岩溶发育,容易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形成裂隙水,在北侧山麓形成富水带,并…  相似文献   

6.
骆鸿雁 《风景名胜》2021,(6):0117-0117,01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建筑具有用途特殊、生命周期长等特点,城市建筑的设计理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文章结合城市建筑的实际情况,阐述生态设计理念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将人文、环境、行业与建筑有效结合,降低生态负效应,合理优化建筑资源和配置,探索新的生态绿色体系,促进城市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寒波 《神州》2013,(5):53-53
生态文明城市是低碳经济体制环境下新生的城市发展形态,是建立绿色城市、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过程,是环境保护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低碳生活新理念的集体体现形式,科学、合理地构件生态文明城市体系和指标将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推动我国生态城市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宁小莉  秦树辉  包玉海 《人文地理》2005,20(6):102-105,82
本文在了解包头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采用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支持水平、协调性、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研究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包头市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自1992年-2001年十年以来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与评价,得出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支持水平较低"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主要限制因子。目的在于通过对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综合水平的分析与评价,正确认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结构、功能,提高限制因子容量,推动包头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竞争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城市视为具有生态智慧的特殊生命体,认为城市之间存在着与生物界相似的"生态关系"。首先,在对物种生态位和城市生态位的概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竞争生态位的概念并阐述其内涵。进而,论述城市竞争生态位的多维性以及城市竞争生态位重叠和分离现象的发生机理。最后,将城市竞争生态位理论应用到城市竞争策略的研究中去,从生态智慧的角度对城市竞争策略进行重新解读,指出现代城市应当通过错位竞争策略、选择性变异策略和互惠共生策略来实现城市间的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0.
夏颖 《风景名胜》2021,(6):0133-0133,0135
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功能性,而是开始更多的关注美观性与舒适性。通过将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进行融合,能更好的推动城市建设,促进人文城市、生态城市的发展。文章从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重要性出发,综合分析二者的融合方法,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以期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所谓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就是将生态观念融入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利用生态系统的再生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设计.文章着重分析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进而探析了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素,以此来拓宽生态城市设计的思路,为我国城建的生态化与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雪梅 《攀登》2014,(6):74-77
生态城市的理念是对原有的城市建设模式和发展方式的一种反思,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西安生态城市建设面临诸多现实挑战,需从培育广大市民的生态文明观、生态规划先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城市保障机制等方面做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遥望玉树     
古老而神奇的玉树玉树位于青海南部高原,境内江河纵横,山峦起伏,巍峨的昆仑山屹立于北部,可可西里山、祖尔肯山屏障于西部,唐古拉山绵亘于南部,巴颜喀拉山逶迤  相似文献   

14.
王锦 《风景名胜》2021,(6):0072-0072,0075
在近几年 , 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城市化进程加快 , 城市生态、绿色城市、森林城市逐渐成为全国共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 , 成为城市的基本要素。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为我国现代园林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在城市开发工业用地和建造高层建筑的做法已不再符合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现代景观作为人类文明的镜子,可以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的环境、精神和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号称“百湖之市”,其中最知名的要数城市东面的东湖了。东湖之美,在于湖边有山,山湖相依,相得益彰。尤其是绵延南部湖中的磨山,林木葱郁,山谷幽深,平添无数风情。远望磨山,西高东低,六峰平缓相连。似一向西蹲踞、傲视东湖的巨兽,蕴含着勃勃生机。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来位于武汉市东郊的东湖逐渐被包围在城市之中,这使东湖的地位更显重要。1992年建成的磨山楚  相似文献   

16.
杜学君 《神州》2012,(25):145-145
21世纪的城镇化社会发展战略,使我国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二难命题更加棘手。未来城市的建设必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建设主题。生态与环保必然是城市建设的首要考虑。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必须首先处理好环境保护问题,否则,我们的城市建设将质变为城市灾难。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浙江省乐清市雁荡镇雁荡山风景区为研究区域,将该研究区域解译得到7种景观类型。接下来,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得到研究区的景观生态风险值,并采用自然断点方法将研究区域分为5类风险区,结合景观格局指数进行相应分析,希望能够促进雁荡山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陶慧  刘家明  罗奎  朱鹤 《人文地理》2016,31(2):153-160
旅游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向。但现今尚存旅游开发失当、空间秩序混乱、生态环境与景观风貌受损等问题,亟需展开对这类新镇域空间的综合整治,重构科学合理的空间分区。本文从三生空间相互关系出发,确立旅游城镇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进行三生空间分区。结果表明:该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比例为11.5:32.3:56.2,其中旅游生产空间应以北部山重村为核心,呈现局部区域集聚、全域沿马洋溪河相对延展的边缘模糊状态;城镇生活区布局于南部十里村,为配套服务与居住空间;生态保育区以中部天柱山为核心,承担区域生境质量保障功能。该研究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提供了科学的空间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燕华 《旅游纵览》2023,(24):78-80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其中“两山”理念就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之一,广东省着重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为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奠定基础。文章基于“两山”理论与全域生态旅游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利用PEST分析模型,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四个方面完成对广东全域生态旅游发展的全方位梳理,进而提出“两山”理论下广东全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从业者与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