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02~2003年对沈阳石台子山城周围进行了调查,发现并清理高句丽墓葬60余座。墓葬为封土石室墓,分铲形、刀形、梯形和长方形。墓葬所出遗物有陶器、银器、铜器、铁器等。这些墓葬被初步认定为石台子山城的附属墓葬,为全面研究石台子山城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2005~2007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河南省安阳市固岸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了一大批墓葬,其中以北朝晚期墓葬为主。截至2007年8月底,在固岸墓地共清理北魏墓葬近10座、东魏墓葬90多座、北齐墓葬60座。由于在此之前所发现的东魏墓葬较少,而且均为东魏皇室、贵族墓葬,而此次在固岸墓地所  相似文献   

3.
张小丽  辛龙  郭昕  郭辉  李依琳 《文博》2023,(6):25-30+63
2006年,为配合项目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唐相里迈墓。墓葬坐南朝北,出土有墓志,墓主身份、墓葬纪年明确。该墓不同于一般唐代墓葬坐北朝南的埋葬理念,其墓志也采用了自左至右的书写方式。相里迈墓葬的这些特殊性为唐代墓葬及文化研究提供了新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2年上海市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对广富林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南京大学发掘区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0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玉器和石器。根据墓葬开口层位、随葬品组合、典型陶器演变序列判断,10座墓葬年代存在早晚差异,其中早期墓葬3座,中期1座,晚期4座,另有2座因被晚期水沟打破不见随葬品而未能断代。墓葬均位于高土台上,反映了良渚先民择高处而葬。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良渚文化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5.
1992年9月至10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鄂尔多斯博物馆、乌审旗文物管理所,对内蒙古乌审旗郭家梁村周围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共计发掘5座墓葬,其中4座为北魏墓葬,墓葬均为带有墓道土洞墓。小型墓葬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大型墓葬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随葬品数量不多,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料珠、泥钱等。对比墓葬形制和随葬品,这批发掘的四座墓葬是北魏占领大夏国首都统万城后遗留的墓葬。  相似文献   

6.
本文初步总结了郑州地区两周时期典型陶器的演变特征,将娘娘寨遗址19座墓葬分为一期两段,判断年代为西周晚期至两周之际。并认为城内、城外墓葬特征有别,城内墓葬族属为殷遗民,城外墓葬族属为周系族群,揭示了该地区两周时期的墓葬特征与族属特征。  相似文献   

7.
《四川文物》2021,(2):15-29
2006年2月至5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武隆区文物管理所对武隆区土坎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26座,除M19为明代墓葬外,其余25座为战国至东汉时期墓葬。其中,东汉中晚期砖室墓2座、石室墓1座,均为带甬道的单室墓,随葬品基本组合为釜、罐、钵以及各类明器,在墓葬形制、器物组合等方面与峡江地区的同时期墓葬基本一致。这次发掘进一步充实了乌江下游东汉时期墓葬资料,凸显了乌江作为古代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廊道作用,对研究渝东南地区汉文化面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海  王伯强 《东南文化》2022,(2):94-102+2+191-192
2020年10月—2021年3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雨花台区西善桥刘家村地块清理古代墓葬47座,墓葬时代为汉、六朝、明、清。其中两座六朝墓葬M9、M41保存相对较好,墓葬结构基本清晰,均为土坑竖穴单砖室墓,共出土器物20余件,包括陶器、青瓷器、石器。这两座六朝墓葬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器物特征、墓地分布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定州首次发现唐代船形墓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4~5月,定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为配合城市基建工程,对定州市中兴路天成花园建设工地进行了文物勘探,抢救发掘了唐代墓葬7座,出土了陶器、瓷器、银器等随葬品,其墓葬形制均为史料上记载的船形墓葬,无疑对研究定州市一带古墓葬分布以及探讨当时的墓葬制度、埋藏习俗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四川战国墓葬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四川发现、发掘、清理了大批战国时期的墓葬,对研究四川战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可贵的材料。根据墓葬内涵看,四川的战国墓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本地土著居民的墓葬;一类为外来移民的墓葬。在前一类墓葬中也有多少不等的外来文化因素,说明战国时期土著居民不同程度的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他们和外来移民的墓葬还是有明显的区别。这两类墓葬都有一些较为集中的墓地,当然也有单座墓葬的发现,(这应是工作的关系,他们很可能属于  相似文献   

11.
2015和201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黄骅市博物馆分别对河北省黄骅市郑家口村和齐家务镇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郑家口墓葬为两座南北排列的唐代墓葬,齐家务墓葬为三座东汉晚期至隋唐时期的砖室墓。两处墓葬虽遭不同程度破坏,却是黄骅地区为数不多的进行过科学考古发掘的汉唐墓葬,多样的墓葬形制和一定数量的随葬品,丰富了该地区汉唐墓葬的基础资料,对研究该地区汉唐时期社会生活、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墓葬是安置死者遗体的特殊建筑,是我们了解古代丧葬思想的重要媒介。汉代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形成的重要阶段,本文主要以汉代墓葬为例,就如何真实客观地释读墓葬信息进行探讨,论证了古代墓葬的诸多性质,如神圣性、象征性、礼仪性、等级性、安全性、时代性,并希望通过以上论证,解析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演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范晓东 《丝绸之路》2014,(24):23-24
文章详细论述了甘肃酒泉小土山墓葬发现以及考古调查发掘情况,通过对小土山墓葬形制、结构、砖雕画、壁画砖以及邻近墓葬出土文物进行综合分析,为确定小土山墓葬墓主人身份提拱了真实可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余咀墓地本次发掘共清理出墓葬31座,根据墓葬形制、结构以及随葬品判断墓葬涵盖东周、汉代、宋代、清代四个时期。其中汉代墓葬全部分布在Ⅰ区,其它时期墓葬皆分布在Ⅱ区。东周墓葬4座,年代均为战国时期;汉代墓葬13座,年代为东汉中期前后。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道办纺织工业新园内一座墓葬进行了发掘,发掘出土了大量彩绘陶俑、日用模型明器、铜器、银器等随葬品。通过对墓葬形制、随葬器物以及墓中铭文砖等研究表明,这座墓葬为十六国时期梁猛墓,是当时五胡政权内汉人世家大族的墓葬。这座墓葬的发现为十六国时期墓葬演变、家族迁徙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6.
路家村墓地发掘8座墓葬,其中5座战国秦墓,1座汉墓及2座晚期墓葬,均属中小型墓葬,墓葬形制较完整,随葬器物特征明显,为凤翔地区墓葬研究增加了资料。  相似文献   

17.
墓葬位于沈阳市棋盘山水库北岸石台子山城西北侧山脊及东北侧六道沟内坡地上.我们对调查发现遭破坏的六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获得了一批珍贵的文物资料.此六座墓葬分布位置相对石台子山城较远,使我们补充认识了石台子山城墓葬的分布状况.该批墓葬材料从墓葬形制、随葬品、人骨等方面为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石台子山城高句丽墓葬提供了详实的考古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王富国  马涛 《东南文化》2023,(2):61-71+199
2019年3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徐家村墓地南部的8座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6座汉代墓葬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时代较早的墓葬出土的釉陶器组合为鼎、盒、壶、瓿,稍晚的墓葬出土的釉陶器组合为壶、瓿、罐等。此次考古发掘为南京地区汉代墓葬的形制演变、分期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铜鸟形器、高温釉陶器等也体现出越文化的遗风。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对陕西省甘泉县城关镇的4座金代画像砖墓进行了调查,这4座墓葬都经数次盗扰,仅有墓室及壁画保存较好,并在墓葬中发现有金代纪年题记。这批墓葬的发现为延安地区画像砖墓葬的研究、金代墓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标尺和参照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7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河南省地矿局地质调查一队11号住宅楼工程建设中发掘了一座唐宋墓葬,其中一座唐代墓葬出土了较为精美的三彩俑、釉陶俑、彩绘陶俑等,墓葬年代为盛唐时期,该墓葬的发掘为我们研究唐墓的分区及葬俗增添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