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文化是东周时期江汉淮地区的地方文化,浓厚的文化特色、高度的发展水平、深远的历史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楚文化渊源是楚文化讨论的重要课题,在近年来的热烈讨论中,存在“土著说”和“中原说”两种主要意见。若从江汉淮地区(楚地)古代文化遗存的总体观察,楚文化形成过程相当复杂,它并非当地某种土著文化发展的直接继续,也非中原某种文化在楚地的直接延伸。本文从楚文化体系与中原文化体系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几个关系,借以说明楚文化的来源与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新石器时代,江汉地区的基本葬俗是用土坑埋葬,墓坑为竖穴式浅坑。而葬式自大溪文化开始就从蜷、蹲式,逐渐演变为屈肢、直肢,并以仰身直肢葬式为主。用竖穴式土坑直肢的埋葬方式与当时中原地区的情  相似文献   

3.
中原楚文化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楚文化是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文化系统的交流融合、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所铸造出来的一支主要由楚人创造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古代文化,同华夏文化的核心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和南方的百濮、吴越、巴蜀诸文化有着渗透和融合关系,因而在体现其区域性同时,又呈现出多元和综合的色彩。中原楚文化是指楚人在中原地区所缔造的文化而言,它是楚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江汉流域楚文化相比,无论在发展  相似文献   

4.
楚文化研究的新进展──评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张得水楚文化是因楚人和楚国而得名的一种先秦区域文化,它同吴越文化、巴蜀文化一起,并称为盛开在长江流域的三朵区域文化之花。然而,荆楚北疆同辽阔中原毗连,当楚文化刚刚发轫之时,便同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结下了不...  相似文献   

5.
黄为周初嬴姓封国,在今河南东南部淮河上游的潢川县一带。春秋时期,领地甚小,南有今之大别山脉,东与蒋国(今河南淮滨县境)为界,西邻息国(今息县境内)、弦国(今息县西南),北与蔡国(今新蔡县)毗邻。国都在今潢川县西北隆古集,城址尚在(图一)。  相似文献   

6.
湖南东周时期土著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在东周时期居于楚之南疆,素有南楚之称。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湖南境内除楚之外,尚有一些土著民族。这些土著民族自春秋晚期以来,相继与楚发生了交往。进行了文化交流,从而使湖南地区的楚文化包含着不同土著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南楚地方文化的自身特点。本文拟就东周墓葬出土的资料。对湖南湘、资、沅、澧四水楚文化和土著文化的概况以及两者的关系,作些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青铜器被公认为商周礼制文化的重要承载物,因而通常又被称为"礼器".按照一般的看法,青铜礼器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礼器除容器外还包括乐器和仪仗类器物;狭义的礼器则专指容器①.然而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这种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我国的青铜时代延续了一千五百年以上,有些青铜容器并非在所有时段都在礼制中发挥了作用,一概定为"礼器"显然并不符合实际.这篇小文就是以青铜容器中非常重要的鬲为例,谈一点看法,浅陋之处还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文静 《丝绸之路》2011,(12):62-63
三星堆文化指分布于成都平原的以广汉三星堆遗址第二至第四期遗存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其文化研究是中国考古学和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三星堆文化的发掘极大地丰富了中原文明的起源说。三星堆文化的起源受到了中原文化的极大影响,采用了中原青铜器及陶器的部分形制,同时也受到中原文化礼仪的影响,因而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吴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与中原文化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总概吴国历史,我们认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自太伯至周章为第一阶段。这个时期,吴国与中原地区绝少来往。由于吴国分布地区本是“荆蛮”所在地,偏居东南一隅,其文化面貌与中原地区的商族文化、周族文化皆异,加以太伯、仲雍是为了“避季历”才奔至荆蛮地区,故其与中原地区来往甚少。第二阶  相似文献   

10.
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试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
楚、巴两国相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逐渐占领了巴国今忠县以东的长江沿岸地盘,曾经设立巫郡和黔中郡,这些地区楚文化占绝对优势。由于楚人和巴人交错杂居,因此楚文化吸收了巴文化的釜、鼎及花边口沿装饰等因素,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楚文化峡区类型"。楚文化的辐射范围很广,渝东地区和嘉陵江流域巴人遗存中普遍存在着楚文化因素,包括楚式青铜器、铁器和陶器等器物,从楚文化因素的分布范围、各种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看,到战国中期,楚文化对巴文化的影响处于鼎盛时期,到战国晚期,秦灭巴、蜀,楚人逐渐退出峡江地区,楚文化的影响日趋减弱。楚文化的西渐,客观上促进了巴人的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了中华文明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正>胶山,位于今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北部。相传,因山南麓有商代大臣胶鬲之墓而得名。然而,遍览历代无锡县志及常州府志,在山水、古迹、祠墓等部分,讲到胶山时,并未提及胶鬲。清康熙年间吴存礼编定的《梅里志》,讲到胶山时写道,“在皇山西北十余里,相传胶鬲曾流寓于此而名”[1];在胶山条目下,列述王僧达墓、萧侍郎宅、胶山教寺、李忠定公纲祠、窦乳泉、西林等胶山旧迹,然未有胶鬲墓。  相似文献   

13.
试论马桥文化与中原夏商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峻 《中原文物》2006,(2):40-45
夏商时期位于东南太湖地区的马桥文化,同中原夏商文化在文化内涵上存在着许多相关性,但在更深层次的思想、制度乃至政治关系上,马桥文化则还未纳入中原夏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内。尽管如此,夏商时期的马桥文化正处于太湖地区从良渚时期较为封闭的对外关系、到吴越文化时期全方位同外界进行交流的中间结点上,因此在太湖地区早期古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过程中,马桥文化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燕山地区从史前时期起,就是诸文化交汇的一个地区,因此该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通过对这一地区青铜文化花边鬲研究的分析,探讨这一地区青铜时代花边鬲发展脉络,并由此线索了解和认识这一地区各个青铜文化所反映的时代特色以及东西两端青铜文化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江汉地区的鬲与楚式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n the phylogeny of Chinese pottery containers, Ding tripod appeared earlier than li. Pottery Ding tripod wa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ooker in Jianghan area, and Li first emerged and then became prevalent 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During Shang and Zhou Dynasty, Li was dispersed to Jianghan area where its variations appeared, and many styles of Li with different shapes, characters and uses came forth. Only one kind of daily cooker among them can be called “Chu-styled li”. The anthor believes that Chu-styled li is the compound of li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and Ding tripod of Jianghan area. It was in vogue in the Eastzhou Dynasty when li had already vanished in the Central Plains. Three basic forms of Chu-styled li are relative to their uses and cultural origins.  相似文献   

16.
《江汉考古》2000,(1):94-94
楚文物的发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宋代,湖北嘉鱼太平湖出土了楚公逆钟:宜都“山中”出土了楚王孙钟:孝感出土了楚王熊章镩。至20世纪30-40年代,楚文物开始大量出土,在安徽寿县楚王墓被盗掘出楚文物近千件,在湖南长沙被盗掘出楚帛书、帛画等成批楚文物。新中国诞生之后,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楚遗址、楚墓葬的考古发掘取得了空前的硕果,  相似文献   

17.
18.
熊建华 《南方文物》2000,(2):126-126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荆楚地区的田野考古为人们开启了一座丰富的科学与艺术的宝库,“楚学”研究渐成海内外考古、历史、文化等学界的研究热门,各种研究成果不断推出,许多尘封的楚文物也被重新发掘出来。但如何使大量楚文化考古成果更广泛地被学界乃至一般读者充分利用,仍有许多空白。新千年的第一个月,高至喜主编的《楚文物图典》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定价188元),此书即是具备这种补阙功能的好书。  相似文献   

19.
论中原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孙祖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摘要比较的方法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但在何种层面上进行比较,以及在何种区域广度及时间深度上进行比较则会导致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结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论是:一、从层位学、类型学的一般方法入手,对裴...  相似文献   

20.
中原文化与河南区域竞争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赵淑玲  丁登山 《人文地理》2005,20(1):78-80,67
区域文化在影响区域竞争力诸要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上曾经对河南甚至整个中国的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但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其文化中一些消极因素所带来的惰性与锁定效应,对河南省区域竞争力产生不利的影响。文章分析了中原文化对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了振兴中原文化,提升河南区域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