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位与共和国几乎同龄的并有着40多年军龄的老军人。在我的一生中,经历了共和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其中令我终生难忘的是1997年7月,我作为驻香港部队先遣组副组长,亲历了这年7月1日中英两军的香港防务交接,亲自组织和参加了驻港部队在香港军营的首次升旗仪式,亲眼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  相似文献   

2.
詹云飞  陈玄荣 《百年潮》2004,(11):28-31
东江纵队在广东、在香港都威名显赫.原东江纵队曾生司令员、王作尧副司令员在回忆文章中都提到刘黑仔手枪队炸毁香港启德机场日军的油库和飞机、消灭沙田四号地垅的铁路警卫队、活捉日本南支派遣军高级特务东条正芝等英勇事迹.  相似文献   

3.
“你们真是一步登天” 1950年11月4日,这是刘震将军军事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将军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连飞机都没有乘过,却当上了即将赴朝参战的空军司令员! 这一天,在军委空军司令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向刘震传达了中央军委的决定,任命拟担任志愿军空军司令员的刘震先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负责组织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行动。  相似文献   

4.
台湾六记     
1997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我应中国文化大学金荣华教授之邀,出席台北“海峡两岸民间文学研讨会”和屏东“鲁凯族口传文学研讨会”,现将我首次到台湾所见所闻,作《台湾六记》,以飨读者。一、夜访寿堂10月28日我马不停蹄,早上8时从广州赶往深圳而达香港再飞到台北,已晚上7时5分。由于路上堵车,文化大学接我的车子晚到近两个小时,未接着我。我则担心他们未看到下午4时在香港所发电传而不来接,等了1个多小时后我雇出租车到朱介凡(即寿堂先生)家。台北市区大约如同南宁、广州、汉口、上海的老市区。马路不算宽,楼房不算高,灯光却明耀…  相似文献   

5.
印度农民政治文化变迁和现代民族运动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新 《史学月刊》2004,11(12):67-73,124
印度社会精英对英国统治态度的改变是20世纪上半期印度群众性民族运动兴起的一个关键性政治变量。但是,在印度这样的农民社会里,农民(包括农村手工业者)一直是主导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政治态度不能不影响整个印度政治社会的发展。传统上的印度农民是政治冷漠主义者,他们对村社之外的全国性政治过程并不关心,但是在英国的统治下,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变迁却使印度农民和全国性政治过程有了密切的利害关系,他们和印度的社会政治精英在反对英国统治方面具有了共同利益。这正是使得他们积极响应以甘地为首的印度政治精英的号召,参加印度现代民族运动,为印度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巨大历史贡献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认为“反攻大陆”的时机到来了,向大陆派遣了大批间谍特务。他们开出的价码是“杀死一名部长,奖励十条黄金”。时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叶剑英是谋杀的重点对象之一。以常年驻扎在香港的台湾特务黄强武为首的特务团伙接到台湾“保密局”的命令,企图暗杀叶剑英。1950年4月间,黄强武、钟嘉、陈星群、梁中华四人来到广州市繁华的北京路,策划如何暗杀叶剑英。  相似文献   

7.
张荣久 《文史博览》2007,(11):52-52
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聂凤智中将,淮海战役时为九纵司令员。之后,九纵编为解放军陆军第27军,聂凤智任军长。不久,他们就开到了长江北岸,迅速投入渡江  相似文献   

8.
二四年第四期总政主任人选风波1973年12月22日,中国“文革”史上又一重大事件: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决定北京与沈阳、南京与广州、济南与武汉、福州与兰州八个军区司令员相互对调。军令如山,奉命对调的八大军区司令员在命令发出的当天即走马上任。当时中共“十大”刚召开4个月,雷厉风行进行的这次重大军界人事调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根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中央召开了八大军区司令员的对调会议。12月20日,毛泽东在书房里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全体高级将领。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田维新当时也参加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议和接见活动。这…  相似文献   

9.
"你们真是一步登天"1950年11月4日,这是刘震将军军事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将军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连飞机都没有乘过,却当上了即将赴朝参战的空军司令员!这一天,在军委空军司令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向  相似文献   

10.
在100多年前,香港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农民出洋谋生的港口;100多年后的今天,香港自身却掀起一股如潮浪涌的移民潮,它使20世纪末的华人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在这股移民潮中,一反百多年前华人出国做苦力的形象,取而代之为以有资金、有技术、有学识的精英分子为主流,造成的影  相似文献   

11.
1949年10月24日,我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在司令员叶飞的率领下,从北、西、南三面对金门岛虎视眈眈,大有想一口吞下之势。这第十兵团解放济南,横渡长江,战上海,克福州,一鼓作气拿下了厦门,真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全军上下跃跃欲试,这弹丸小岛岂放在眼里。他们  相似文献   

12.
1941年12月8日清晨,还在熟睡中的香港遭到日军轰炸。日军的轰炸,打破了对英日和谈抱有幻想的港英政府的美梦,也惊醒了那些在港的中共党员和各界精英人士。随着轰炸的不断进行,日军侵入,12月25日,香港沦陷。为了加强对沦陷后香港的控制,搜捕活动于香港的中共党员以及在港的爱国人士,日方封锁了香港到九龙的交通,割断香港到九龙的水上交通航线。  相似文献   

13.
《世界》2007,(8):110-113
“大家都去生活吧!” 北京某国际4A广告公司,总监在一次精彩的创意培训后对大家这样呼吁。听者拍手叫好,然后一个个回到办公桌前埋头苦干。 现在时间是,周五晚上9点整。 他们并不孤单。 CBD的知名写字楼,个个灯火通明,在加班的无一例外是传说中的精英。 再过一、两个小时,他们会西装革履的出现在某个夜场,干几杯掺饮料的洋酒,晕晕乎乎地回家睡觉。一天结束。 生活?别开玩笑了! 精英们坚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是因为他们的推动。如果他们去度假,天哪,别说老板会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所有的办公区都将在顷刻间坍塌,整个世界都会发疯的!  相似文献   

14.
提起抗战时期香港文坛,尤其是叙述中国共产党和战时香港文坛的关系时,研究者大多着眼于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为保护中国文化精英和发展抗战文化事业,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审时度势,部署一批又一批文化人从内地转移到香港,并指导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等机构占领一系列文化阵地,充分发挥文化人的作用;第二,当太平洋战争突然爆发,旅港文化人陷于日军包围、逮捕、杀害的险恶环境时,中共成功地进行了“秘密大营救”,并在文化人进入内地和大后方途中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可是还有一个重要问题被忽略了,即当战时香港文坛发生矛盾和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公元4—5世纪罗马帝国的多神教知识精英,朱利安、里巴尼乌斯、阿米安、攸纳皮乌斯、克劳迪安、奥林匹奥多鲁斯等六位作家在表达各自历史观念的作品中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高度相似的叙述模式。他们以罗马城为帝国的文化象征,赞美罗马往昔的文治武功,谴责当前的道德没落,坚信某位杰出的精英人物能够带领罗马再造辉煌。这种再造罗马的模式继承了帝国早期的意识形态传统,并在基督教势力相对忽视世俗历史的背景下得以生存。这些多神教知识精英的历史撰述为后世留下了重要遗产,它们反映了古典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并与同时代的基督教文化产生了互动,对中世纪基督教政治理论和历史观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向上 《文史博览》2006,(11):54-55
1947年7月29日,在鲁西南重镇菏泽城北一栋简陋民房的院内,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正在散步,他们刚刚指挥完著名的鲁西南战役,难得这么轻松一下。  相似文献   

17.
陈锡联,1915年1月4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高桥区陡山彭家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革命,在多年战火的考验中,成长为“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一代名将”。建国后,陈锡联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炮兵学院院长、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  相似文献   

18.
毅军 《环球人物》2012,(29):32-34
张仕波驻过香港,刘粤军驻过澳门,王教成曾抓预备役建设,蔡英挺熟悉台海军情中国有七大军区,分别是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兰州军区和成都军区。此次中国军方对高级将领进行的调整涉及了北京、兰州、沈阳和南京四大军区,原驻港部队司令员张仕波中将出任北京军区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八一建军节,驻港部队在香港举行了降重的庆祝活动,新任驻港部队司令员熊自仁,是怎样由一位普通农民的儿子逐步成长为威风凛凛的将军,逐步揭开神秘的面纱.最近,记者专程前往将军的老家采访,老乡们向我们讲述了将军的传奇身世.以“仁”“情”为本辍学谋生1943年12月的一个黄道吉日,监利县程集镇新官村名为宋街的小集镇上,有一个做小生意的青年汉子熊福德的店铺前爆竹声声,原来是熊家欢庆添人进口.这个新生婴儿虽然生不逢时,但他却是如今八面威风的新任驻港部队司令员熊自仁少将.  相似文献   

20.
魏白 《神州》2007,(10)
1950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带领下,渡过鸭绿江,入朝参战。抗美援朝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帝国主义的一次直接的军事较量。它揭穿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维护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利益,巩固和增强了新中国的独立、安全和国防力量,显示和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和世界声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