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爱情和婚姻上,文革期间是一个悲情的年代。政治决定一切。人们的婚姻中的感情成分完全被阶级斗争所淹没,使得婚姻表现为绝对的国家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烯水县位于鄂东中部、长江北岸,北倚大别山。因长江的一支流稀水从境内横贯而得名。闻一多纪念馆即坐落在浠水县城东面、稀水之畔的清泉寺遗址上。清泉寺是始建于唐朝(公元790年)的一座著名佛寺。寺前有井,其泉水清澈甘甜,水位高于井旁的池塘水位,寺由此得名。历史上这里曾是旅游胜地,著名文人墨客苏东坡、王赛之、陆羽等都曾来此游历过。留下了许多诗词名篇。尤以苏东坡的《浣溪沙·游清泉寺》最为胜炙人口。其词曰:“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确廉暮雨子规啼。莫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作将白发唱黄鸡。”元…  相似文献   

3.
史宗义 《文史精华》2008,(12):50-53
林彪的是非功过,历史早已作了公正的结论.作为我军历史上的十大元帅之一,林彪的军事才能和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毛主席在"九一三事件"后指出,1949年以前,林彪对于中国革命是功大于过.……  相似文献   

4.
明红 《炎黄春秋》2002,(6):62-63
巴金是四川成都人。他于1904年出生于一个封建家庭。1936年,巴金在大上海已是声誉卓著,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家》,深深唤醒了年轻一代。此时巴金收到了许多的书信,追求他的人很多,来信中,有一女生写的信最多,言词却不多,落款总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  相似文献   

5.
林彪的是非功过,历史早已作了公正的评价。作为我军历史上的十大元帅之一,林彪的军事才能以及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对林彪的了解,更多的是他的军事,对他的婚姻和爱情,知道的并不多。其实,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林彪的感情世界是十分丰富而复杂的,他的婚姻和爱情也是曲折而坎坷的……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爱情的源泉,婚姻是爱情的果实。古往今来,无论仁人志士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对爱情婚姻的伦理道德问题存在不同程度困惑。在解决这些困惑时不免存着个人标准与社会标准的一致与不一致的现象。本文试图通过爱情本质与婚姻道德的分析,指出有爱情的一夫一妻制是人类文明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父亲当年的好友,百岁老人顾毓琇先生仙逝,我深感哀痛、惋惜。顾老是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著述、创作等身,在教育、科研、文艺等方面贡献巨大。他的名字将永垂青史。  相似文献   

8.
从《牵手》到《中国式离婚》,再到《新结婚时代》,王海鸰的作品接连火爆银屏,她也因此得到了"中国第一婚姻写手"的美名。王海鸰的新作《大校的女儿》正在热播,而她自己就是剧中人的原型,命运跌宕,总是徘徊在婚姻之外……  相似文献   

9.
徐书奇 《黑龙江史志》2008,(16):117-118
池莉是一个看重读者的作家,由于看重读者,她比较注重故事情节的设置。在她的婚姻爱情小说中,大致有三种情节模式,即"△"型模式、"婚外情"模式和"一夜情"模式,而这三种故事情节模式大都以悲剧告终,池莉正是以此表现了现代人在婚姻爱情生活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父亲当年的好友,百岁老人顾毓璓先生仙逝,我深感哀痛、惋惜。顾老是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著述、创作等身,在教育、科研、文艺等方面贡献巨大。他的名字将永垂青史。两个“犯人”成了好朋友 1922年5月21日,清华文学社为即将赴美留学的父亲等同学举行送旧迎新会,父亲发言时颇有些动情,谈到母校,尤其是文学社时,甚感“依依不舍”,大家听了,情感上都颇受触动。  相似文献   

11.
王美花 《沧桑》2008,(1):220-221
元杂剧中的婚姻爱情剧根据女性身份的不同又可分为才子佳人剧和书生妓女剧,尽管二者有很多相异之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不管是才子佳人剧中的贵族小姐,还是书生妓女剧中的青楼女子,她们在追求爱情自由婚姻理想的过程中都十分主动,其见识和勇略是那些书生才子所望尘莫及的。本文探讨元杂剧中的女性在追求爱情自由婚姻理想中如此主动的成因,归纳为两点:第一点是元代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妇女地位较高,思想较为解放,有所谓的"女尊男卑"思想;第二点是元杂剧作家的男性视角及其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为了追求民主和真理,于1946年牺牲在国民党的枪口下。毛泽东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评价了闻一多为民主而献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颂     
闻一多的骨头和鲁迅一样是最硬最硬的,是中华民族传下来的骨头,毫无奴颜媚气,一生坦率真诚,严以律己,热爱人民,勇担历史责任,不顾个人安危,面对权贵,猛斥邪恶,心存烈火,从容赴难。这种骨头、风格、志趣,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动力,万万少不得的!从...  相似文献   

14.
闻一多轶事     
民国文林中,闻一多的烟瘾是很出名的。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闻一多上课时,手执一缕绵绵不绝。进教室先不讲课,而是掏出烟盒问学生:那位吸烟?学生们自然不敢受用,笑而不接,他就自己点上一支。慢慢打开那一尺半大小的笔记本,缓缓抽上一口烟,灯  相似文献   

15.
电影和爱情     
王全安和张雨绮恋爱了。最初人们以为这只是他们合作的电影《白鹿原》的宣传噱头,并来投注比一般的娱乐八卦更多的好奇心,可是随着电影拍摄完成、进入宣传、等待上映,这段恋情竟也随之消息不断——约会、结婚、共赴蜜月,  相似文献   

16.
首先,闻一多在《廖季平论离骚》中肯定了屈原的存在及其学史地位。其次,他在《读骚杂记》中,指出屈原自杀不是爱国,不是尸谏,而是洁身而死。这一论点折射出闻一多作为一个大学教授自命清流的思想。再次,他的《屈原问题——敬质孙次舟先生》一,阐明屈原是一个化奴隶式的“弄臣”,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和赋予诗歌教育功能及健康艺术形式的学家。他强调屈原双重人格中的作为反抗的奴隶、人的尊严、“火气”的、孤高激烈、“人的导师”的一面。,这是在新的时局面前,闻一多自己思想的发展和提高的反映。最后,他的《人民的诗人一屈原》从人民性的高度,对屈原人格精神高度礼赞。这一结论代表了闻一多的人民民主这一基本社会政治理想。闻一多对屈原的解读及这一解读的发展、提高和深化的过程,正是他自己思想发展、提高和最后定型的过程,前是后的一种表现形态。闻一多对屈原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先生原名家骅,1899年生于湖北浠水一个书香门第,幼读诗书,常“忘寝食”。后入清华学堂,“五四”运动时曾作为清华学生代表到上海去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清华毕业后赴美学习美术。归国后,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后回母校清华大学任教,抗战开始后转入西南联大。他既是著名的新月派诗人,出版有《红烛》、《死水》等诗集,又精研中国古代文学,旁及历史学、民俗学、文字学、训诂学,无所不通,而且功力很深。他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都是中国文学系教授,当过系主任,主要讲授《易经》、《诗经》…  相似文献   

18.
刚到南京不几天,一颗被惊涛怒浪所震骇的心还没有完全平定下来,李公朴先生被暗杀的消息,又把它耸动了起来。不知为什么,李公朴先生捻着长须的含笑面影在心上一闪过后,马上便想到闻一多先生,我害怕自己的这个念头,但又笑这个念头。每天看报纸,眼光总是先在上面迅速地扫一遍,怕蚀着什么似的。一个晚上,逛玄武湖回来,夜已经很深了。洋车要价有点令人吃惊,就先让我的爱人一个人坐车子走了,我有点负气地拖着疲乏的身于走在一眼望不到头的漫长的大街上,已经走了一多半路了,才雇了车于。走了许久许久,还不到,最后他把我拉到了一片…  相似文献   

19.
高真 《文史精华》2001,(5):21-28
1946年夏天,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昆明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这个暑假里,西南联大正在复员迁校,教职员和学生在陆续分批北上。外面早就传说,联大学生一走,反动派就要下手了。前些时候,国民党已把宪兵十三团调到昆明。作为妻子,我忧心忡忡,好几次催一多早点走,他总是说:“事情没有完,怎么好走?得把工作安排好,现在还没有人来接手。”我焦急地说:“人都走了,特务要下毒手,怎么办?”他笑了一下:“他要杀你,到了别处也一样杀。”那时,一些同人趁联大搬迁动乱之际,到国外讲学去了。一多也…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抨击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被毛泽东称颂为“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闻一多教授,早年受过美国化很深的学校教育,后又留学美国。难能可贵的是,他对美国有比较正确、比较全面的认识。他的美国观,至今仍然对我们有着积极的意义。1912年冬,13岁的闻一多,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校是用美国返还的庚子赔款办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毕业后,学生可以公费留美5年。教员中很多美国人,课程多是按美国标准设置的,教材也多是英文课本,甚至课外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