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兼河南考古调查发掘团团长夏鼐博士,于四月十一日由京到汴,河南省人民政府文物保管委员会、河大史地系教授,及本会代表等数十人于十三日下午在文管会举行欢迎座谈会。本文系夏鼐团长在座谈会的谈话。  相似文献   

2.
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陈吉余教授,1921年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年轻时就读于江苏省立东海师范。1945年入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地貌专业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工作至今。 陈吉余是著名的河口海岸学家,是我国河  相似文献   

3.
肖璋先生,字仲珪,1909年3月26日生于山东济南府,原籍四川省三台县.父亲肖龙友(名方骏),光绪丁酉科拔贡,早年从政,晚年行医.肖先生幼读四书五经,13岁考入中学,17岁进北京大学,读国文系,23岁毕业.解放前曾任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专任讲师,国立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辅仁大学国文系教授;解放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59年至1980年兼该系主任.曾任第一届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社会兼职有: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中国训诂研究学会顾问,北京市语言学会学术顾问等.  相似文献   

4.
曾昭璇,字坚白,1922年12月25日生于广州。194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并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师从中国著名地理学家吴尚时。1947年获中山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1947年任福建泉州海疆师范专科学校史地科讲师,1948年受聘为湖北师范学院史地系副教授,1949年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地理系副教授。1952年后在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改称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任副教、教授。  相似文献   

5.
1914年2月,古物陈列所正式宣告成立,它是我国第一座国立博物馆,建成之后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一直发挥着国家博物馆的作用。古物陈列所归并故宫博物院的接交工作是1941年9月l日正式开始进行的,并成立了交接委员会,于1949年3月完成。本组史料即是行政院、内政部、古物陈列所及故宫博物院关于古物陈列所归并故宫博物院并改隶行政院领导的来往文书。  相似文献   

6.
张清江     
张清江,新加坡新闻工作者、东南亚史研究者。祖籍中国广东潮安。1930年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1948年新加坡华侨中学初中毕业后转读英校,1951年英校毕业后曾执教数年。1956年进新加坡南洋大学史地系。1959年毕业后留校任南洋研究室助理员一年。其后到《星洲日报》工作。现任《南洋·星洲联合早报》执行编辑。业余从事东南亚史地的译著工作,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教授、民盟盟员、著名历史地理学专家徐兆奎先生 ,因病医治无效 ,2 0 0 3年 8月1 6日上午 5时 30分于北京逝世 ,享年 86岁。徐兆奎先生 1 91 7年 3月 3日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 1 94 3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史地系。1 951年至 1 957年在东北人民大学经济系任教。 1 957年由东北人民大学经济系调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工作 ,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直到 1 986年退休。徐兆奎先生曾担任过中国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编委、《科技史集刊》编委等八个重要学术机构的职务 ,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做出了重…  相似文献   

8.
杨大恩(1894—1960年)字乾珍,石阡县汤山镇杨家巷人。早年就读私垫,1913年入镇远师范学习,接受新知识,“尤醉心于史地两科”。1918年在县立高等小学任史地教员。1921年在省国语讲习所进修,回乡后在县城高、初两级小学及女子小学讲国音,注重拼音教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律中地下文物国有的原则,可以追溯到1930年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但该原则在最终写入《古物保存法》前,却经历了重大修改。在最初的《采掘古物暂行条例》草案中,采掘所得的古物由发掘者和国家平分,后因古物保管委员会的力争,才最终确立了"概归国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为保护故宫古物安全,故宫博物院决议将古物南迁。此组史料系1933年1-3月间国民政府行政院、财政部、铁道部等与故宫博物院之间关于古物南迁运输及保护情形的来往函电。  相似文献   

11.
学者风采     
《文史博览》2013,(4):2
万俊人万俊人,1958年生,湖南岳阳人。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教授提名委员会委员兼基础文科组组长。兼任中国伦理学会会长,国家"马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兼召集人。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自传》中说:他在北京教育部工作时,曾经“兼作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任教授是在到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以后的事情。以鲁迅的学术造诣、教学能力和社会声望而论,是远远超过了当时众多所谓教授的专家学者的,为什么鲁迅在北京的高等院校里任教却只是讲师呢?  相似文献   

13.
我是1954年到河南大学(时称河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工作的。工作后就与《史学月刊》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曾担任过《史学月刊》的编辑、编委,直到现在仍是《史学月刊》的顾问。今年是《史学月刊》创刊60年华诞,仅以此短文向《史学月刊》表示祝贺。《史学月刊》的前身叫《新史学通讯》,是由河南大学老校长、著名历史学家嵇文甫教授倡议,于1951年元月创办的。它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创办的史学刊物之一,由当时的河南大学史地系  相似文献   

14.
柴德赓先生(1908-1970),字青峰,浙江诸暨人。1934年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解放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1955年调江苏师范学院,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曾担任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江苏省付主任委员、苏州市主任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苏州市政协常委、苏州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柴德赓先生几十年来,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中国历史要籍、五代史、宋史、清史、辛亥革命史等,有较深研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迫害,1970年逝世。1979年5月23日,江苏师院为柴德赓先生召开了追悼会,为他昭雪平反。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自传》(共两篇,分别作于1930年5月和1934年4月,编入《集外集拾遗补编》)中说:他在北京教育部工作时,曾经“兼作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任教授是在到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以后的事情.以鲁迅的学术造诣、教学能力和社会声望而论,是超过了当时很多有着教授头衔的专家学者的,为什么鲁迅在北京的高等院校里任教却只是讲师呢?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05,(8):86-86
启功,字元白,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1912年生于北京,满族。幼年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后从名师习书法丹青、修古典文学。上世纪30年代后,历任辅仁中学国文教员、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兼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1949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导。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冷印社社长。  相似文献   

17.
南京大学的西北边疆史地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中央大学时即设有边政系,在韩儒林教授的领导下,专门从事边疆政治的教学与科研。建国后,中央大学改称南京大学,边政系与历史系合并,在韩儒林教授的领导下,部分人员继续从事蒙元史、西北民族史的研究。50年代,高教部为韩儒林教授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元史研究室。以后,该室成为我国首批博士点。进入80年代后,在陈得芝教授的领导下,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室除从事蒙元史外,并积  相似文献   

18.
<正>吕凤子(1886—1959年),原名浚,字凤痴,号凤子。早年署名江南凤,中年凤先生,晚年称老凤。江苏丹阳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曾创办上海神州美术院和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历任上海美专教授兼教务主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兼艺术科主任、国立南京中央大学  相似文献   

19.
程俊英教授(1901—),女,福建福州人.中国第一代女教授.出生于书香门第,父程树德系前清翰林,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任京师大学堂教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程先生自幼受到母亲的教育,励志读书.1917年,以同等学历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该校后改  相似文献   

20.
傅以新 1943年生,山西寿阳人;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导师李可染、李苦禅、李斛、宗其香;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94年前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天津画家书法学会会长;1994年后为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民革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