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如 《丝绸之路》2012,(14):89-90
锣铰类乐器是西安鼓乐节奏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吸收与融合我国各民族与外来乐器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组合乐器。这些乐器为西安鼓乐传承中华音乐文化、保护与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冀宇超 《神州》2013,(16):230-230
打击乐有一个庞大乐器家族,它们在戏曲音乐、民族管弦乐、西洋交响乐和流行音乐中凭借其节奏效果强烈、节奏变化多样的特点烘托出极具震撼力的舞台艺术效果,得到业界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三国西晋时期浙江地区出土的大量堆塑罐及其上的乐器、胡人,初步分析了这些堆塑罐上的乐器、胡人与佛教音乐的关系。认为堆塑罐上的乐器、胡人与当时佛教和佛教音乐的传播有密切的关系,并认为这一研究对了解三国西晋时期浙江地区的佛教传播、佛教音乐、乐器发展、民族融合、民间风俗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静 《神州》2013,(16):237-237
音乐的起源已不可考,但已知我国最早的乐器可追溯至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21支骨头制成的笛子,它们全部是用鹤类尺骨制成,大多钻有7个孔,距今有8000—9000年之久。这足以证明我国音乐发展的悠久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项发明都不是孤立的,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必然会产生相关的影响,音乐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将集中在中国音乐对中国历史发展起的作用上,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各时期音乐的发展及对当时的影响,二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下音乐的发展及对当今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而在不同背景下形成了不同舞蹈音乐文化,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多样体裁和音乐特点.本文即对满族的民间舞蹈音乐进行系统的梳理,对其音乐的调式、装饰音、节奏、调式、伴奏乐器等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满族舞蹈音乐的常见特点.  相似文献   

6.
曹静 《神州》2013,(32):63-63
德国著名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奥尔夫强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在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实践中,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节奏练习的方法,提高节奏训练有效性,提升舞蹈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刘洋 《神州》2013,(8):213-213
手风琴是世界上最广泛普及的乐器之一,作为外来乐器它的发展和传入必然会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与融合。在发展过程中作曲家用属于自己的音乐语言来为这件乐器创作,找寻属于自己的中国式手风琴音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中国的民族乐器,民间素材进行创作,通过模仿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响,来表达深厚的东方文化气息。在现有的手风琴作品中,有大量模仿中国民族民间乐器的音响,这些音响进入到手风琴音乐,对世界手风琴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贡献。本文对手风琴在中国民族风格的表现力上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族的乐器以羊皮鼓--达甫(维吾尔语)为主,又名手鼓,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打击乐器。达甫鼓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敦煌北魏的壁画中也出现过,到了清朝前期,它已发展成为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鼓,如:答腊鼓、毛圆鼓、都昙鼓、候提鼓、鸡娄鼓、腰鼓、揭鼓等众多的形式,成为清朝维吾尔民间音乐不可缺少的乐器。据史籍记载:"回乐以鼓为主,鼓大小数百,......随鼓起落,有歌舞之节奏盘旋,亦以鼓为则"。说明这一时期,虽然有各种乐器,但是鼓起着调节音拍的作用。"乐中以鼓为主,大小不一制,又有提琴、详琴之类,歌舞盘旋,…  相似文献   

9.
<正>又到一年的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古代"午"与"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观点;二是认为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闻一多先生持此种观点;三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信仰;四是说端午节源于夏至。其实,端午节可能不是单一起源,其风俗形成是南北风  相似文献   

10.
李晓峰 《民俗研究》2002,(3):138-142
胡琴是我国弓弦乐器的总称。在中国吹、打、弹、拉诸类传统乐器中,弓弦乐器形成得最晚。土鼓、石磬之类的原始敲击乐器是中国音乐文化史上最早的乐器,随后出现的是骨哨、陶埙等可以发出简单音高的吹奏乐器;琴、瑟、筝等类弹弦乐器也较早地跻身于上占音乐的行列中。在周代,“八音”这一乐器分类法名称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古代乐器艺术的发展已进入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幼儿音乐感觉的培养,对幼儿的成长十分有益。而节奏感的训练是帮助幼儿欣赏音乐的一个重要环节。幼儿节奏感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认为,培养幼儿听音乐的节奏、借助语言来表现节奏、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节奏、用图谱帮助幼儿记忆节奏等等,对提高幼儿的节奏感方面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冠饰,是图腾的产物,古代阐释美感起源时说“美”字是“羊人为美”,意为古人巫舞中以羊头为顶饰的会意表述。这种观点颇为深刻。因为就人类历史而言,动植物头饰恰是帽子的起源及冠饰的最初形态,且赋予它以图腾的外形和内蕴。如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所说的:“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都源于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物,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类起源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类起源的几个问题龚缨晏人类起源是原始社会史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一直努力探索的重大问题。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加深了我们对人类起源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对此问题的某些基本看法。一、人类的近亲上个世纪,进化论的创立者们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七月,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专业首届本科毕业生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学士学位。由此,音乐考古学研究在我省再上台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音乐考古学是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起源较早。随着田野考古学理论的传入和在我国的具体运用,音乐文物不断地出土,学术界对它们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1978年随州曾侯乙编钟等大批音乐文物出土,促进了音乐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曾侯乙编钟研究,编钟古乐器艺术实践成  相似文献   

15.
宫恺 《神州》2013,(31):234-234
钢琴艺术是来自西方的音乐艺术,自从100多年前传入中国,在接受、学习、借鉴这一人类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中国钢琴音乐在声韵、旋律、节奏等多方面都通过吸取中国民族音乐的精华,呈现出浓郁的民族化特色。要对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有更明确的认识,我们应该了解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历程,探究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路径,进而领悟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方志源远流长,仅从周朝算起,至今也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方志起源有多种说法:一是源于史。方志之名,最早见于《周礼》,据记载:“外史,掌四方之志。”所谓“四方之志”,就是周天子的外史官所掌管的国别史。古代学者郑樵说:“古者,记事之史谓之志”;近代学者梁启超说:“最古之史,实为方志”。二是源于地理书。“地理”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春秋战国时期,记载全国地理情况的名著《山海经》,被认为具有原始“地志”性质,《禹贡》被称为“最早的全国性区域志”。三是源于古地图。有人认为,原始社会…  相似文献   

17.
陈珊珊 《沧桑》2010,(6):233-234
宋代音乐在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长期以来,研究者认为宋代音乐转型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和工商业进一步的发展,宫廷音乐表演的形式随之呈现出多样化与小型化,乐器独奏和小合奏的纯乐器形式也开始盛行于宫廷。笔者不揣愚陋,就这两点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洛庄汉墓出土乐器述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洛庄汉墓第14号祭祀陪葬坑是一个乐器坑。经发掘者初步统计,出土的乐器达149件之多,超过了曾侯乙墓。乐器的品种十分丰富,有编钟、编磐、(钅享)于、钲、铃、串铃、瑟、建鼓、小扁鼓、悬鼓和笙(未确定)等十余种,与曾侯乙墓相近。它不仅是出土汉代乐器最多的一次,也是迄今中国音乐考古史上发现乐器数量最多的一次。填补了汉代音乐考古发掘史上的一项空白。其所隐含的汉初音乐制度和礼仪制度,两汉的有关文献资料均未有较多的记载。故这一考古发现,将会对汉代音乐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长明 《史学月刊》2008,(10):133-135
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音乐始终与人类相伴,乐器的产生与发展始终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政治制度对乐器的演变都起到了重要的推进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而经验的不断改造即经验的组织。幼儿园艺术课活动的目标就是在于有效组织幼儿经验,让孩子充分地畅游在艺术的海洋。实践告诉我们,艺术是启迪幼儿智慧最有效的方法。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节奏乐教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舞蹈、诗歌的"呼吸"和生命线。节奏的探索既能便于研究者实施活动,让受教育者快乐、理解与接受,运用各种经验的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