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项英与皖南事变的几个问题——答金冶同志王辅一关于项英与皖南事变,史学界一直有争论。金冶所写《评〈项英传〉有关皖南事变的论述》(见《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4期)片面引述材料,可能会使读者产生误解,因此,笔者仅就金冶的文章谈点看法,并客观地提供一...  相似文献   

2.
黎汝清同志在其小说《皖南事变》的“代后记”中认为,项英运用“欺上”、“瞒下”的阴谋手段决定了南下茂林的北移路线,这条路线导致了皖南新四军全军覆没,因此,项英应该对皖南事变、对皖南新四军全军覆没“承担全部责任”。这就是说,项英是皖南事变的千古罪人。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国民党当局虽然接受了中共中央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但仍拒不承认湘、鄂、赣、粤,闽、浙、豫、皖八省游击区和红军游击队的合法  相似文献   

3.
评《项英传》有关皖南事变的论述金冶王辅一著《项英传》(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出版),对项英的一生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便于读者能对项英为革命奋斗的一生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但是,它的《战斗在新四军》和《在皖南事变中》这两章,除了对项英不适当的溢美之外,粉...  相似文献   

4.
一、项英在新四军工作中的功与过如何评价项英在新四军中的工作,如何看待项英在皖南事变中错误的性质和严重的程度,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在小说《皖南事变》中,黎汝清同志不仅把项英的错误描写成为造成皖南事变的错误,而且对项英在新四军三年多的工作,也是完全否定的。他在《代后记》中说:“中央在决定中批评项袁三年来对中央指示一贯阳奉阴违,并没有冤枉他”。我个人认为,这种看法不够恰当。项英从1937年冬开始筹建新四军起,到1941年3月遇害的三年多时间里,是主持新  相似文献   

5.
杜蒸民 《安徽史学》2001,(2):95-96,56
简评通过与以往有关皖南事变研究论著比较,认为房列曙著<皖南一九四一>对皖南事变的研究有三点新的进展:(一)对皖南事变中一些有争议的重大史实及许多具体史实,作了考证、辨证,使事变的叙述更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二)在此基础上,对新四军主要负责人项英在事变前及事变中的功过,作出了更加客观公正的评论;(三)对皖南事变经过的叙述也比以往完整等等.微感不足的是,该书在对事变的宏观把握及交待上,似嫌不够.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对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事行动中的指挥错误作一检讨,兼论皖南新四军主要负责人项英在皖南事变中的错误,以求正于读者。国民党早就有围歼皖南新四军的军事阴谋首先必须说明: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为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而蓄意制造的反共军事行动;在皖南事变爆发之前,国民党当局早就开始筹划围歼皖南新四军的军事阴谋。当一九四○年反共磨擦从华北移到华中以后,蒋介石“原来想先从苏北下手,后打皖南。因为苏北我们的力量小,而他有韩德勤、李守维两个军在那里”。孰料韩德勤  相似文献   

7.
1941年年初,抗日前方,战事正急。而国共两党突如其来的一场纷争,却让人们在震惊之余,嗟叹不已。这就是皖南事变。十天之内,国共双方兄弟阋墙,新四军9000余人的部队一战殆尽,军长叶挺被俘。至今留下的是周恩来“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慨叹。而从此之后,人们关于皖南事变的回顾和反思里,再也少不了他的名字,时任新四军副军长的项英。尽管在皖南事变中,他死于国事,是死难者中新四军方面最高级别的将领。但关于他,关于皖南事变,留给今人的仍是种种疑云。  相似文献   

8.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的战略发展方向是向北发展,向东作战:但在大力向北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个向南发展的战略计划。由于南进计划在皖南事变前未能实行,始终只是个计划设想,加上这方面的材料很少,所以南进计划长期以来一直为人忽视。也有人根本否认有过南进计划。南进计划甚至成了项英右倾错误的重要内容,认为“很早以前,项英同志就坚持南进,与中央的北上指示相对立”,以致在行动上对东进、北上消极等待,观望动摇,使我军在江南一再丧失大发展的良好时机。国民党顽固派在发动皖南事变时,曾诬蔑新四军北撤是假;“搞‘三山计划’”是真,并以此为反共的烟幕和  相似文献   

9.
王辅一 《纵横》2012,(6):27-29
最近,笔者接到项英女儿项苏云、侄女项玉兰打来电话,得知黄维华、易宜龙在2012年第3期《纵横》杂志上发表《皖南事变中的周子昆》(以下简称《皖变文》)一文中若干史实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到对项英、袁国平、周子昆三烈士情况的准确表述,他们要我对皖南事变那段历史作一客观评述。笔者根据30年来研究新四军和项英、袁国平、周子昆三烈士接触到的史料,以及《纵横》杂志编辑部的要求,就《皖变文》和相关睛况讲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为项英正名———访军史专家王辅一少将文/平涛图/王辅一在风景秀丽的雨花台烈士陵园以南15公里处,静静地长眠着中共党史、军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风云人物———项英烈士,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以及皖南事变和项英烈士遇难55周年之际,有必要对...  相似文献   

11.
正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和直属部队九千余人奉命北调。6日行经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然遭到国民党军队七个师八万多人的包围袭击。经过七昼夜血战,除两千人突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扣,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等遇难。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一、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皖南事变发生后,皖南新华社13日向总社  相似文献   

12.
皖南事变后,项英在转辗隐蔽的日子里,被睡在身边的副官刘厚总开枪打死。像这样的反革命暗害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军队的历史上是未曾有过的。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000余人,在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率领下开始向北转移.6日,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0000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经过7昼夜激战,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遇难.这既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也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相似文献   

14.
提到皖南事变,项英被叛徒杀害一事,人们十分关心。他究竟是被谁杀害的?他的贴身警卫人员,为什么要向他开枪?他的遗体在哪里?那个叛徒的结局如何?谁能有根有据地讲清这些问题?这好象是一个谜。项英遇害的地点,是在安徽泾县濂长坑的一个靠近山顶端的山洞里,这个洞就叫蜜蜂洞。1981年前后,我在皖南已经花了6年时间,沿着当年皖南事变的作战路线跑了几趟,许多地方都到过了,就是没到过蜜蜂洞。那时候,越爬山访问,越感到激动心弦。现在已经进入70高龄的我,回忆起那段生活,仍历历在目。在分散突围的时候,一群年轻的新四军女战士…  相似文献   

15.
张秀玉 《江淮文史》2011,(1):114-122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之时,叶挺是新四军军长,但他成为新四军真正的军事首领,是在1月8日晚项英从大部队离开后.随后,叶挺指挥了惨烈的突围战.1月14日,突围失败,叶挺被俘.  相似文献   

16.
徐则浩 《安徽史学》2003,(5):104-106,103
本书把新四军军部在皖南三年的历史,从当时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寓评论于客观历史的记述之中。军部在皖南,而新四军的活动不只是在皖南,军部指挥下的各个支队主要是在大江南北敌后地区作战,这是本书的记述范围。本书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坚持对新四军的绝对领导,新四军军部如何加强各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全军的战斗力、促进全军的建设和发展,着重反映军部在皖南三年的特色和优势。强调指出,不能因为项英应对皖南事变有过错而抹煞他在新四军组建和发展中的贡献,更不能因为皖南事变的失败而淡化甚至抹煞新四军军部在皖南三年的伟大建树和光辉业绩。新四军的历史(军部在皖南是前期,军部在苏北是后期)是一个发展过程。没有前期的工作基础,也就不可能有后期的更加辉煌。  相似文献   

17.
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至十四日,在安徽泾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的结果是: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九千人除千余人突围外,其余悉数被国民党军队围歼;军长叶挺被扣,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军分委书记、副军长项英和副参谋  相似文献   

18.
叶跃 《江淮文史》2014,(3):129-136
正项英中途离队问题是很多人听说过但又不十分清楚的问题,它是指皖南事变期间(1941年1月6日至14日),新四军最高负责人项英,抛下军长叶挺和身陷重围的部队,带着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军副参谋长周子昆以及少数随行人员,于1月8日深夜悄悄出走,试图钻出敌人包围圈未果,又于1月10日下午回到新四军军部一事。项英归队后给中共中央发电,承认"临时动  相似文献   

19.
一、项英在1940年11月3目前有向南发展的思想有的同志认为项英之所以率部滞留皖南,是由于他有个南进计划,徐君华同志《评项英南进战略》一文中,就引用了一些材料以证明项英有南进计划。徐文认为项英有“南进战略”的根据是:1939年12月23日,项英报中央军委《江南扩大力量受限制甚大,如发生事变难以应付》的电报中提到:在将来任何情况下,“独立开展南方局面以与北方配合,这在政治、战略上均应如此”。但此电的主要精神是要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去战胜敌人,来配合江北的抗日游击战争。徐文在此电  相似文献   

20.
1941年1月,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经七昼夜浴血奋战,终因众寡悬殊,措施失当,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分被俘,大部分壮烈牺牲。副军长项英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叶挺下山与蒋谈判时被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