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永恒 《神州》2012,(10):5-5
一、新课标与高师音乐教育 2002年,中国音乐教育史上第一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正式出台,标志着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所引发的不仅是广大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思考,还必将带来学校音乐教育这个链条上每一个环节的深层变革,其中首当其冲的是高师音乐院校,因为它培养出来的学生关系到基层音乐教育的成败。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实行重大举措的时候,高师音乐教育必须根据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对其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杜阳 《神州》2012,(21):138-139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更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培养,以培养出“完善的人”。本文从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情感教育的现状出发,浅谈对于加强学生情感教育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张聪转 《神州》2012,(15):301-301
创新能力是人类迎接未来社会挑战的新能力,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人才的突出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整个教育的共同责任。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手段的音乐课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从下几个方面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陈红桂  刘林娟 《沧桑》2014,(2):82-84
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被定为"现实的个人"而非物质生产的原因在于:这一词汇包含了对"现实"(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现实进程)的关注和对"人类社会"的关注,较之物质生产概念更全面。同时,这一概念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紧密相关,马克思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理解历史矛盾,形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桥梁。总之,理解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特殊内涵及其在"唯物史观前提"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鹏 《神州》2012,(22):289-289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历史课作为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承文明、人文教化的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驿站。”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6.
张兴跃 《神州》2012,(1):28-28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是与学习相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能否调动少年儿童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抓住学习主体的心理需求,兴趣爱好和审美情感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喜爱和感悟,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致关重要的,也是小学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能否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理论上的深化更是其在实践中的提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必然归宿。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力量,又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终从必然走向自由。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理论上的深化更是其在实践中的提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必然归宿。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力量,又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终从必然走向自由。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理论上的深化更是其在实践中的提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必然归宿。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力量,又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终从必然走向自由。  相似文献   

10.
孙元风 《神州》2011,(1X):138-138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相似文献   

11.
王兴友 《神州》2012,(19):117-117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实践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内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独立自主。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倡主体性教育,着眼于现代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具有独立和自主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12.
吴亚莉 《神州》2011,(7X):59-59
“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每一个“创造之人”。  相似文献   

13.
黄淑荣 《神州》2012,(15):139-139
进行创新教育,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心理学家斯坦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在接受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挥。  相似文献   

14.
张洋 《沧桑》2010,(3):15-16,33
文章主要通过对马克思有关著作的研读,结合对相关文章的借鉴,初步得出了从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对我们了解未来社会的本质,以及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判断和社会个体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等等问题都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军锋 《神州》2012,(9):287-288
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单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要下功夫造就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武海彦 《神州》2013,(20):132-13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随着创新教育的推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教师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7.
郝双然 《神州》2012,(21):220-220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焦利永 《神州》2012,(21):265-265
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解放了人们沉重繁琐的劳动,提高劳动的效率,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开发和研究工作。它出现的短短的五、六十年间,人类社会的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涉及到了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顿域。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成为了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要求的需要,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与发展,将对21世纪的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余凤薇 《神州》2011,(6S):9-10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学生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学生。由于我国社会转型及经济建设的发展,农村及中小城镇外出务工人员的激增,广大的城乡家庭“留守学生”的管教问题已成为学校尤其是班主任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罗秋芬 《神州》2014,(8):103-103
<正>音乐属于听觉艺术,音乐欣赏常以听为主。但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一味地让学生听,则易使教学显得单调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针对中学生朝气蓬勃、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在音乐欣赏教育中注意了“动”的运用,以“动”促静。同时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设置了教师“动”与学生“动”。实践证明,这些“动”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促进其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