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培养美食家,饭店是重要平台。所以,美食家与饭店有缘。可多数美食家写文章,谈美食的多,谈饭店的少。陆文夫相反,他的小说《美食家》,便写了一个饭店的变迁史;他的散文,也常常以饭店为议题。不过阅读后发现,陆文夫对饭店,表扬的少,批评的多。数十年来镌刻在心中的那些美食殿堂,正逐渐离他远去。这对于一个资深美食家来说,是不合常规的。这一  相似文献   

2.
<正>《美食家》弘扬美食文化,使陆文夫扬名世界。他应邀访问法国,却吃不惯西餐。法兰西没有留住陆文夫的心,而他却让法国人迷恋上中国,人们纷纷来到苏州要品尝地道的江南美食。陆文夫成为"美食家"后,扬名国际。从1987年到1990年,法国三次邀请陆文夫访问,授予他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邀请他参加法国美食节。这一切,皆因他写了美食小说《美食家》,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话:"如果成立世界美食家协会的话,朱自冶  相似文献   

3.
在香港,说起梁文韬这个名字,人们可能还稍感陌生,但只要一提起"韬哥",大家马上会亲切地说:"他就是我们的肥佬食神啊!"除了这个民间版本的尊称,富态十足的梁文韬作为香港妇孺皆知的美食家,还有许多颇具权威的头衔:香港TVB当红节目《日日有食神》的主持人,食谱、食经专栏作家,香港大荣华酒楼董事总经理,法国厨皇会优异之星奖获得者……今年,梁文韬又当选为2007至2008年度马来西亚旅游美食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食神"。  相似文献   

4.
<正>自从发表小说《美食家》,陆文夫由作家变成了"美食家"。历史悠久的苏帮菜,在小说中构成了炫丽多姿的美食画卷,苏州美食文化再次焕发璀璨夺目的光彩。就连《舌尖上的中国》,也融入了陆文夫的美食理念。陆文夫是作家,也是美食家。但学者只研究他的作品,不研究他的美食人生,所以读者只能看到他的一面。近两年,有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轰动全国,海外也产生了影响。这部片子展现美食,总是融入情感故事,由此感动了观众,也引起一些争鸣。  相似文献   

5.
正培根说,愤怒能使傻瓜变得机智,也能使聪明人变成一个傻瓜。有时候,这句话会让我想起"身份",它不就是爆发火气的根源吗?问世间"怒"为何物,直教人变颜变色。你愤怒什么?别人有的是理由跟你愤怒瞪眼,但那些没愤怒的人,就因为他没有你那样的身份。一旦有了居高临下的身份,他也就会时不时整出点儿歪气来。所以,愤怒是用自己高贵的身份当作枪膛制作的一种武器,可惜我们的手无法支配它,它却可以支配我们的手。  相似文献   

6.
人是生物界最会吃的动物,这年头,"文化"这个概念的包容量也大了,门槛降低了,于是有了"吃文化".吃到一定层次的人,叫做"美食家",饱了口福,还有了文化的厚重,比起埋头憨撑饱胀雅多了.只需多看一眼餐牌,侃一点烹调手艺,东拉西扯些历史典故,即有人抬举:别小看那位满嘴油光的胖子,人家乃美食家,文化人是也.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竭力主张中西文化"融和"的蔡元培(1868—1940),以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身份,邀请和接待罗素、杜威、泰戈尔、萧伯纳等世界文化大师访问中国,也曾当面邀约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来华访问。在蔡元培交往的世界名流中,还有一位著名人物却鲜为人知,他就是法国前总理、著名学者班乐卫。  相似文献   

8.
味觉旅人     
美食家的双重身份 何伟生,笔名鲍汁色,人称飞哥,这个人,大家一说起来总和吃有关:他做美食、他尝美食、他写美食,他为人熟知的总是:资深餐饮顾问、独立食评人、专栏作家这样的身份。  相似文献   

9.
正小说《美食家》问世后,"美食家"一词,开始在中国流行;"朱自冶"这个人物形象,从此出名。朱自冶是苏州人。为什么在苏州,能诞生美食家?因为,苏州的美食文化,自古积淀深厚,是美食家成长的温室和摇篮。富足,是这座城市的特色,也是人们尽享美食的基础。"毗邻大海,襟带江湖",是苏州的交通优势;"鱼米之乡,经济富庶",是苏州的物质资源。谚语说,"苏湖熟,天下足。"范成大《吴郡志》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0.
<正>陆文夫有"美食家"的雅号。所谓"美食家",就是爱吃爱喝的专家,爱喝茶和酒,爱吃美味佳肴。因为爱酒,陆文夫留下许多生动的饮酒传说,也写出了许多与酒有关的文章。乡情篇陆文夫酒量很大,为什么爱喝酒,源头在他的故乡。出身泰兴,这里是著名酒乡,酒坊很多,饮酒方便。至于泰兴缘何产酒,陆文夫《壶中日月》说,因为乡亲们要养猪,它是财富来源。养猪需要饲料,便想到了酿酒的酒糟。"酒糟是上好发酵饲料,可以养猪,  相似文献   

11.
<正>陆文夫对美食文化既有理论创新,也有实践成果,更有艺术表达。小说《美食家》将"吃"上升到艺术高度,也把苏州的美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陆文夫还有一个功劳,就是通过《苏州杂志》传播美食文化。人们阅读《苏州杂志》受到感染,有人因此提笔,为《苏州杂志》撰写美食文章。陆文夫爱才惜才,来稿必看,甚至写上评语。对身边的年轻作者,也耳提面命,鼓励多于批评,调动  相似文献   

12.
正近读1999年6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作家书信集珍》,见内有著名作家陆文夫1984年3月10日复《收获》杂志、他的中篇佳作《美食家》的责任编辑郭卓的一封短信。读毕,不由使我对我的这位私淑老师愈发钦佩。短信中,吾师对《中篇小说选刊》向他约稿时的态度,动了肝火。信曰:"还有一个凑热闹的《中篇小说选刊》,要转载《美食家》。你转载好了。可是一定要我写一篇创作体会的文章附在小说的后面。这种体会我怎么写?我自己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身上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他不仅是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而且是书法家、绘画家、美食家。汪曾祺素有美食家之称,每到一处,他都要去那些小街偏巷,品尝地方风味和民间小吃,每每陶醉其间,自得其乐。不仅如此,他还有一手精湛的烹饪手艺。拌荠菜、拌菠菜、干丝、烧小萝卜、塞肉(馅)回锅油条,这都是他的拿手菜。他说:"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场,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  相似文献   

14.
正美食家有两种,一种是"美食"者,核心是"美",重感觉,重心情;一种是"食美"者,核心是"食",重实践,重味觉。前者是人文思维,他们写到美食,能联想人与社会;后者是技术思维,他们涉笔美食,能说清美食的源流与特色。陆文夫属于前者,所以他的文章,很少直接描述或评判食物。但他会用美食思维,去思考人类的生存与活动。比如文学创作。作为名作家,陆文夫写过不少文章,作过不少演讲,以此传达创作经验和文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正>什么是成功人生?你在世时,有人说好;你谢世后,能载入史册。陆文夫就是这种人。从20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在各种当代文学史里,总能找到"陆文夫"或"《美食家》"内容。《美食家》精彩呈现的美食文化,既受到高度评价,也写进了文学历史。那么,这样的文学史有几本?史书又是怎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杜甫对绘画有着敏锐的感悟能力。他用"动"字对画进行品评,这与历代画论有神合之处,因此论画者往往把杜甫的题画诗当作画论看待,将杜甫题画诗中的"骨"与谢赫六法的"骨法用笔"等同起来了,在"干惟画肉不画骨"上产生了误解。其实,杜甫的"骨"是他心目中英雄的象征。杜甫评画在意的是人事而非单纯的绘画。因此,杜甫欣赏韩干的画技,但不欣赏韩干画的肥马。  相似文献   

17.
严铭 《巴蜀史志》2013,(4):40-44
在中国文学史上,杨慎与杜甫有着独特的因缘关系。这不仅体现在他对六朝诗学的审美评判,与杜甫有某些契合之处,就是在诗歌创作上其学杜时间之久,可谓矢志不渝。特别是谪戍云南和生命的后期,其对杜甫晚年的人生况味和杜甫“蜀中诗”的体悟尤深。其诗更得杜诗风韵。  相似文献   

18.
正《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通常印象,古代的诗人都挺能喝酒,特别是李白,他在《将进酒》中说"将进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可见李白是很爱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够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这得先从"斗"说起。古时量酒用的斗,跟现代称粮食的斗并不是一回事。这种称为斗的酒器,北斗七星,排列出来的形状就是这种斗的样子,这种斗有长长的柄,实际是盛酒的勺子。  相似文献   

19.
正加多也有人私下里叫他"汉族人加多""张加多",先说说这个特别的名字。我问他,这个名字是谁给您起的?加多心不在焉地说,名字是他自己"随便起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涵义。这主要是因为"加多"这两个字,单纯从藏文字面理解起码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辽远高阔"之意,仿佛说的是加多常年生活的这片区域,也就是世界屋脊、藏北的羌塘高原;还有一个含义可理解为"生活在高地上的汉族人"或"汉族人在高原",那指向就更明  相似文献   

20.
包拯长得其实并不黑。1037年春天,安徽天长县官道上,出现了一个风尘仆仆的白面书生。他一袭长衫、几件行李,谁也想不到,这就是新上任的县令包拯。此时,包拯39岁。老大不小的年纪,却是第一次入仕。距离他本人即将获得的著名"青天"称号并不遥远,但距离他当上开封市长、名副其实的"开封有个包青天",却还有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