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渚文化玉琮纹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琮是中国古代具有神秘色彩的一种器物。历代学者都根据《周礼》上“黄琮礼地”的记载,视玉琮为周代礼地之器。清末以后,随着出土玉器流传到国外,形制和纹饰奇特的玉琮为欧美日本的古玉研究者所注目,遂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研究课题。1972年以来,考古学的实践证明:玉琮是分布在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在新的基础上,学术界正对玉琮等玉器重新进行全面的探讨。本文立足于对玉琮纹饰进行考察,探析其宗教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因其具有精美绝伦的纹饰、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及巨大的艺术魅力,历来被嗜玉者所追捧。当前市场上仿品、赝品玉琮泛滥,藏家在收藏玉琮时需要对玉琮的真假作出判断,需要掌握鉴定玉琮的方法。本刊上期从玉琮的各部位名称、基本器形等方面介绍如何判断玉琮的真假,本期将继续介绍从玉琮加工工艺来鉴定玉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古方 《丝绸之路》2013,(11):74-78
玉璧和玉琮是齐家文化(距今4100~3600年)的主要玉器品种。齐家文化玉璧和玉琮最早见于清宫旧藏,清末吴大澂的《古玉图考》中也有著录,可见这类玉器很早就有发现、收藏和著录。但是,由于限于当时认识水平和考古知识的缺乏,它们笼统被归入商周玉器。实际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玉器学术界和收藏界对家文化玉器的认识还是很肤浅的,这主要是由于考古发掘出土和采集的齐家文化玉器甚少,而且资料基本没有公布。  相似文献   

4.
<正>玉琮是我国古代玉器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玉器。关于玉琮的认定却有着一个不断变化和深化的过程,从纯文字资料到绘图的出现,再从绘图到实物的出现,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符合实际的认知历程。《周礼·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春秋时期的齐国官书《考工记·玉人》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是谓内镇,宗后守之。"这也许是史书中关于玉琮最早的记载,此后,关于琮的记载不绝于世,但往  相似文献   

5.
《文物》2017,(9)
殷墟妇好墓出土有14件玉琮与玉琮形器,它们形制无一相同,纹饰也有明显的区别。本文对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琮与玉琮形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与相关考古学文化玉琮的比较,指出了它们的文化性质与制作和改制的年代,并从形制上考察了它们的使用功能。作为商代晚期的王室墓葬,妇好墓出土的玉琮与玉琮形器,对于认识商王朝制作、使用玉琮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天明 《丝绸之路》2013,(11):58-60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即以崇尚玉器并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玉器文化而遐迩闻名。中国最早的玉器可以追溯到8200年前,如出土于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玉玦和辽西查海文化遗址所发现的管状玉玦和匕形饰等。中国西北地区的黄河流域和渭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远古三大玉文化之一——齐家玉器的重要发现地。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分布范围东起泾、渭流域,西抵河西走廊东部及青海湖畔。玉琮一玉琮二玉琮三玉琮四  相似文献   

7.
齐家文化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的代表之一。齐家文化时期,原始宗教已发展到较高阶段,掌握酋邦特权的贵族往往用玉礼器祭祀天、地、神灵及祖先。玉礼器主要以琮、璧组合较为普遍,且数量较多。本文就甘、青、宁三省区博物馆馆藏中部分有代表性的玉琮和玉璧的形制、工艺、功能等方面做一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先探讨约于战国时代《周礼》成书时,为何选择了璧、琮、圭、璋、琥、璜,这六种玉器成为祭祀天地及四方神明的玉礼器,即所谓"六器"。经研究可知,是约战国时代博学的儒者,广纳了周文化里的璧、圭、璋;楚文化里的琥、璜;以及春秋晚期以后三晋地区复古风潮下的玉琮;组装了"六器"的架构。从庙底沟文化、先齐家系、齐家文化、春秋战国、汉代至明代,一以贯之的玉琮文化确知,玉琮的必要条件是方形、主要功能是祭地。黄河上中游史前玉琮是原生性玉琮。反观考古学界近30年来,一直被清末金石学家误导,将良渚文化早期弧形器壁的玉方镯误命名为"琮"。事实上良渚晚期突变出来外壁平直方正厚实的才是玉琮。此类次生性玉琮的发生成因值得探索。晋南清凉寺墓地出土的玉琮,有光素的齐家文化玉琮。1件器壁刻有垂直阴线者,是受到华东风格影响的"晋陕式齐家文化玉琮"。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文献中,玉琮是先秦时期重要的礼仪用玉,但文献和出土玉琮的年代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研究者对玉琮形制及功能的认知有较大分歧。本文从出土实物出发,梳理了西周-汉代有明确出土位置的玉琮材料,再与东周时期礼书记载的玉琮功能一一对比分析,探索其功能的演变。通过本文研究可知:西汉时期出土的玉琮,符合文献中"礼玉"、"瑞玉"的功能。两周时期出土的玉琮,更多地体现出敛葬的用途,其宗教、礼仪的性质并不明显,不宜称之为"礼器"。  相似文献   

10.
论良渚文化琮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琮和玉璧虽多见于中国古代典籍,但长期以来对其却缺乏科学的研究.对传世琮、璧的时代、作用和意义也多认识不清.在一些论著中,一般都笼统地把它们看作是三代之物.囿于这种传统的看法,1936年施昕更先生第一次发掘良渚文化遗址时,也谨慎地把“大批排列整齐而又有规则”的琮、璧为主的玉器推定为“周汉之间”的遗物.同年在嘉兴双桥一带又发现了大量的玉璧,同样也未能断定其具体的年代.1973年江苏省吴县草鞋山良渚文化遗址的发掘,才证实了玉琮和玉璧原是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的遗物.1976年妇好墓的发掘,出土了商代的玉琮,其器形与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才使人们认识到,良渚文化的琮璧可能是中原三代文化琮、璧的源头.良渚文化时期的琮、璧与商代琮、璧当然不能等同地看待.但两者相似之处所反映的文  相似文献   

11.
夏寒 《南方文物》2001,(2):42-46
长江下游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的玉器种类繁多,制作精良,一直为学术界所重视。特别是玉琮、玉璧被公认为良渚重器,也是学术界争论最为激烈的焦点。与对玉琮的研究相比,良渚玉璧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专门探讨玉璧的文章并不多。本文试就以往关于良诸玉璧功能所提出之观点做一检讨,并提出自己的浅见,以就教于方家。对于研究早期玉璧的学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探讨玉璧原初的功能是什么。从古代文献资料来看,璧的功能甚多,有礼天,礼河、海、山,祀神,君享用,五等诸侯享天子,束帛,积(财富积蓄),辟邪,法天,佩系,敛尸,区别等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花厅墓地出土玉器主要有大汶口文化自身因素和良渚文化因素两部分。长方形钺、环璧类玉器和各种耳饰,应是大汶口文化的自身因素。刻有神徽的玉琮、琮形管、玉璜、玉梳背、刻有神徽纹样的玉锥形器和有段玉锛以及多数串饰,则来自南方的良渚文化。花厅墓地之前的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海岱地区玉器数量和种类均较少,尚未形成独立的玉器文化体系。到花厅墓地时期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在良渚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形成以玉钺、大型玉刀、各种环璧、牙璧及梯形绿松石耳饰等为基本内容的海岱系玉器文化。这一玉器文化体系的形成对中原地区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玉器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要讨论玉琮,首先要给玉琮下一个定义。玉琮分为大玉琮和小玉琮两种。其中小玉琮的尺寸与玉管相似,所以,《反山》一书的作者称其为“琮式管”。这种与管功能类似的小玉琮,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佛里尔艺术馆收藏着一批中国古代玉器,有琮、璧、环、手镯、璜、斧等器种。其中四件玉璧上刻有乌坟、水波纹、雷纹等,玉琮和玉环上则刻着兽面纹。过去,认为这批玉器至早是夏商时代的遗物,甚至有人说它们的时代相当晚近。但近年中国江浙  相似文献   

15.
中国以玉制器,始于何时,据《史记》记载,黄帝有厘订玉制之举。我们从浙江余姚河姆渡,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是他拉村,山东泰安大汶口,日照两城,江苏吴县张陵山,南京北阴阳营及陕西神木石峁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玉龙、玉铲、饕餐纹玉斧、玉琮、玉■、玉璇玑及玉人头雕像等玉器中可以看到,中国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已出现雕琢精美的玉器及玉制的生产工具。到商代,甲骨文中已有了玉字。从而可以断定,在中国,最晚在新石器时代就以玉制器,而且人们已把美石与玉料区别开。这时期有些玉器雕琢精细,打磨光洁,说明已有一批制玉工匠和专户…  相似文献   

16.
河南平顶山应国玉器的分析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3件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的玉器残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透闪石玉是应国玉器的主要玉种,不同材质的玉器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风化,其中,蛇纹石玉器普遍受沁严重,较透闪石玉器受沁为深,且受沁严重的透闪石玉器与蛇纹石玉器在外观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所有玉器表面均附着朱砂,可能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朱砂的防虫防腐功能.  相似文献   

17.
赵雁平 《收藏家》2006,(8):10-16
中国玉器的发展历程,萌芽于距今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经历了孕育、成长、嬗变、发展、繁荣、兴盛六个历史时期,为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玉器,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历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在商代,有属于生产工具、礼器和装饰玉器,如玉刀、玉斧、玉铲、玉璧、玉璜、玉琮、玉圭、玉璋、玉瑗以及单体动物的玉鱼、玉鸟、玉兽。商代礼玉是新石器时代玉礼器的传承和延续,它具有代表神灵的功用。工具类玉器大多并非实用,仅作象征之物。常见纹饰有饕餮纹、斜方格纹、弦纹、云雷纹。到了西周,大…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文物价值的广泛传播,促进文物活化利用,博物馆需对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进行仿制。文章以南京博物院馆藏草鞋山遗址出土玉琮的仿制为例,对三维扫描打印技术在玉器文物仿制中的应用进行相关讨论,实践证明,三维扫描打印技术结合瓷器类文物修复技术应用于玉器文物的仿制工作是切实可行的。三维扫描打印技术极大地简化了传统用相近玉料直接雕刻加工或是用有机合成法、人工合成法仿造古玉的流程,打印好的文物模型纹饰清晰、精准度高,经随色仿古后可达较好的展陈效果,为文物的仿制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曲石 《文博》2000,(3):61-63
中国人自古有爱玉的传统,尤其是当代佩玉藏玉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中国民间收藏的古玉,尽管比不上考古文博单位的高品位,但不乏精美上乘之器。如今年中国民间收藏玉器展上所见的红山文化玉兽块、玉笛、商代玉柄形器、西周玉鸟、玉琮、春秋玉虎璜、战国云纹玉琮、东汉玉圭等,都可视为杰出的代表。这些古玉器虽辗转流传,但多数出处较为明确或传承有序。它们既是庋藏的珍品,又是古玉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这里将本人对其认定简作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玉琮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沙遗址现已出土玉琮24件 ,均出土于Ⅰ区的“梅苑”东北部地点 ,该区域是一处宗教祭祀区 ,时代约当商晚至春秋早期。24件玉琮中既有良渚文化玉琮 ,又有仿良渚文化玉琮 ,还有商周时期玉琮。这批样式各异的玉琮在金沙遗址祭祀区域内的大量出土 ,一方面反映出良渚文化及其宗教思想对金沙遗址礼制系统的影响 ;另一方面反映出玉琮的发展演变过程 ,为研究古代用玉制度等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