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满族的部落与国家》李鸿彬满族肇兴于白山黑水,进而统一中国,建立起强大的清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近10多年来,清史、满族史的研究空前活跃,刘小萌著《满族的部落与国家》就是这方面的最新成果。此书有以下特色:一、系统深化,填补不足自20...  相似文献   

2.
满族国家的形成,传统的说法是根据极其有限的范例,认为是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发展而来。西方学者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了被一些国内学者所接受的“酋邦”说,似乎看到并论述了宗族部族政权的存在,但“酋邦”说概括不了宗族部族政权的性质和形成的原因。笔者从历史史实和逻辑推理两个方面,论证了满族是在氏族部落解体后出现的重新分化、辗转迁徒和重新整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众多宗族部族的社会政治组织。在这些宗族部族政权的对抗与兼并的过程中,正是始终重视组成分权共治领导核心的努尔哈赤,通过统一战争和创建八旗组织的形式,完成了民族的统一和国家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苑杰 《满族研究》2007,(2):53-60
满族的穆昆组织一直是满族史和清前史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对象,然而针对这种社会组织的社会学或民族学研究并不多见。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前人对满族穆昆组织的考证的基础之上,主要对进入部落国家时代的明末女真人社会以及在此过程中正在形成的满族社会中的穆昆组织进行考察,认为满族的穆昆组织是满族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之一和最典型的血缘组织,并试图分析满族血缘组织变化的轨迹和规律,由此阐释满族社会组织变迁和社会形态演变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满族崛起时的积极进取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满族从一个弱小分散的女真部落,最终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三百年的王朝,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满族崛起时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成为满族发展和中国现代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胡世杰 《满族研究》2002,1(2):54-61
满族自古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之间,他们以渔猎为生。由于满族人受社会环境、生存条件、政治、军事、民俗等多方面的影响,低龄早熟现象比较普遍,满族的孩子很早就结束了童年和少年时代进入了成年人的先烈,承担起家庭、部落和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部落构成了中东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层面,是理解中东国家必不可少的视角。1953年,法国在摩洛哥发动政变,废黜了支持民族主义力量的苏丹穆罕默德五世。格拉维部落在此期间经历了兴衰起落。此次政变集中反映了摩洛哥国内部落和民族主义力量对国家政权的竞逐,是观察中东地区部落和国家间复杂逻辑关系的典型个案。摩洛哥传统势力的代表格拉维部落与国家间关系表现出复杂形态:部落利用国家力量实现崛起,部落对抗民族主义力量发动政变企图控制国家,最后部落被国家抛弃而衰落。在部落和民族主义竞逐国家政权的过程中,法国殖民者成为二者沉浮的决定性因素和制衡力量。由于部落对国家认同的脆弱性,殖民主义政权得以通过玩弄部落认同对殖民地进行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7.
张学海 《华夏考古》2006,(2):102-112
本文分析了聚落群的产生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和性质。指出其早期阶段是部落,晚期阶段大都是古国,聚落辟经历了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过程。论述了国家的起源。认为酋邦和消亡阶段的部落无大区别,中国不必划分酋邦时期。  相似文献   

8.
"被歧视部落"源自日本古代的贱民。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建立了近代天皇制下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一君万民论"原则下,将部落民编制为一般国民,利用神道教化等方式,规范部落民的共同体意识,将其技术、劳动和土地资源吸纳到工业生产乃至战时体制中。在"文明开化"旗帜下,知识界围绕部落民"人种"问题的争论影响了民众在人种观、卫生观、地域观与良贱观等方面针对部落民的歧视态度。普通民众与部落民之间的激烈冲突直接推动了部落民走上寻找身份重构之路:试图融入新兴民族国家的"同和"之路,或作为"特殊"的"他者"而追求解放。部落民的职业、社会地位与自我认同意识的转型,伴随着日本近代国家的建构过程。部落歧视持续至今,反映出日本社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一般认为,满族是在十七世纪初叶以明末女真各部为主体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最早记录满族历史的本民族史籍《满文老档》也在同一时期产生。它比较详尽地载述了当时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部逐渐统一女真各部的历史,以及以后皇太极时代的史实。那么这以前的满族各部落的历史,在满族史籍上,在其他民族史书上的记载是不充分的。满族民间故事这方面的表现,同史料记载相比之下,显得充实可观。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有珍贵的科学价值。同时这些故事也可以视作满族比较早的艺术创作,它对于部落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也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玉衡,名瑞玑,号玉衡,化名国尔家,郭尔佳。满族,祖先为长白山麓叶赫部落瓜尔加氏,正黄旗。1898年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宁古塔城。 张作霖称他为“福将”  相似文献   

11.
新中原中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仰韶文化聚落、大聚落、聚落群的数量之多 ,聚落群产生之早 ,均为同期文化望尘莫及。史前聚落群先是高级阶段的部落 ,后是古国 ,经历了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过程。仰韶文化占有全国新石器文化的“花心”地位  相似文献   

12.
张迪 《满族研究》2008,(2):25-28
新中国成立后,满族被国家认定为中华民族56个民族之一.但在全国尚没能及时成立满族自治区域.特别是满族聚居的辽宁也没有成立满族自治地方.辽宁省民委蒙古族干部阿英嘎同志在党中央、国家民委党组、辽宁省委、省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和各族人民一道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建立了新宾、岫岩、凤城等8个满族自治县,成立了专门研究满族的辽宁省民族研究所,为满族的全面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清代特有的部族政权统治下,满族统治者通过其内部精英的凝聚力和满汉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强化了封建中央集权,发挥了国家政治行动的力量,维护了满族统治者的特权和利益。在这一系列的政治行为背后,满汉全席这一筵席形式应时出现,并在满族统治者的政治运行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主观构建的筵席仪式,其变化过程表达着满、汉精英之间的权力争夺,体现着清代权力精英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王诗琪 《旅游纵览》2022,(24):182-184
满族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满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汉族文化渐渐融合,现如今满族特色民俗文化只在少数的自治县、自治村有所保留。为了更好地传承满族民俗文化,利用民俗文化拉动河北满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有必要发展河北满族自治县民俗特色旅游。本文从河北省满族自治县旅游资源发展概况出发,探究河北省满族自治县民俗旅游资源发展优势,并提出河北省满族自治县民俗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当原始社会第一个氏族出现以后,在不断的增殖与裂变的过程中,由几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几个胞族组成一个部落,这仅仅是在典型的氏族制度形式之下的情况;而一个弱小的部落往往缺乏胞族这个中间环节。所以我们常称原始社会的基本结构为氏族部落制度。恩格斯深刻地融会贯通人类社会历史,在他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中阐释了原始社会的基本细胞——氏族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整个过程,具体地用易洛魁人、希腊人、罗马人、克勒特人及德意志人的氏族构成情况及其特点加以论证,并用雅典和德意志人国家形成的历史论述氏族制度的旧的机器的解体过程,  相似文献   

16.
满族[1]的姓氏在历朝的都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受其自身社会发展、民族融合和音译不同等多因素影响造成的。自清代起,满族又逐步使用汉姓。满族八大姓恰恰代表了满族姓氏的演变过程。至辛亥革命后,满族老姓逐步汉化。满族老姓汉化既有规律可循,又有多种变化,作为满族姓氏研究的一个方面,它不仅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又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活动深入东北沈阳地区。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价上涨。沈阳满族正身旗人,官庄的壮丁和佃户一向以制钱折纳银租,银价上涨加重了沈阳满族人民的封建负担,清政府的横征暴敛,使许多沈阳满族自耕农被迫出卖土地,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过程。清统治者为增加收入,在盛京沈阳进行了所谓“清赋”和“清查旗地”的活动。结果有势力的大户人家仍然隐匿私占,把负担加在满族贫苦农民身上。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 ,在摩尔根和恩格斯的著作中 ,部落联盟是原始社会所达到的最高组织形式 ,平等的原始社会通过部落联盟过渡到以阶级为基础的国家社会 ;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制是一回事。本文的研究表明 ,这种已经形成为传统或者说经典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在摩尔根和恩格斯的理论中 ,原始社会的最高组织形式是民族而不是部落联盟 ,故而 ,人类社会是通过民族而不是通过部落联盟最后形成为国家的 ;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制也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此外 ,国内外学术界广泛使用军事民主制或者部落联盟概念 ,来仅仅指称摩尔根和恩格斯的原始社会末期以及 (或者 )从这个时期向国家转变的过渡阶段 ,也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9.
满族研究是中国民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深化满族研究,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学科特色优势、研究方向与专业特长、分工与合作、搭建平台与提高研究质量诸关系,可以进一步提高满族研究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满族研究才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优势的强势学科与学术品牌。  相似文献   

20.
明代女真社会的酋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女真社会的酋长刘小萌满族的先民在明代被泛称为女真。按照其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地理分布,又分称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自明初以迄明中叶(约至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比较先进的海西女真、建州女真正处在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中。部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