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满族是清王朝的统治者,1644年随着清军入关,大批的满族人也随之越过山海关,进入到关内。由于河北省的特殊地理位置,并鉴于安全、经济等多方面考虑,大批的八旗子弟被安置在北京周围的地区,本文就河北满族人口最多的县——青龙满族自治县满族的来源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2.
试析满族习俗文化在满族社会中的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习俗作为满族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传承流变的过程中体现了自身独特的价值和功用.主要表现在宣泄和平衡、娱乐和审美、教化和标示、规范和维系以及文艺和体育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穿在身上的文化,是人们穿在身上的历史,是人们穿在身上的艺术,是人们穿在身上的体验,是人们穿在身上的智慧,是穿在身上的标识。满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满足生产生活需要,逐步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服饰文化。长期以来,在服饰方面不同民族的服饰文化共存、共荣、共享的特点非常突出,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政治认同的符号。满族的服饰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促进了各民族服饰文化的共存、共享与共荣,影响和带动其他民族服饰的流变,促进中华民族服饰发展史的大转变,也促进了中华民族服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满族移民旗屯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群居形式,其与一般自然形成的少数民族分布不同,其是在一定的计划下进行大规模移民所形成的。现本文就主要从形成背景、发展以及特点等三部分来对黑龙江省满族移民旗屯建置进行简单分析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的特点和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其顺应历史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并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各姓的独特之处,从而对当今社会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满族民间传说故事是满族民间故事的一种,其创作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有历史依据的传说内容,有传奇性色彩的传说情节,灵活丰富的创作技巧,相对固定的流传范围,其内容总体上是关于满族历史人物和渔猎文化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到隐含的历史遗迹以及满族人们的审美情感的取舍和审美价值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满族抗日共产党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同志于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从此在战火考验中的陈翰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迅速成长为抗联将领。他率部转战于东北密林雪原中,智勇双全,屡出奇兵,打得敌人闻风丧胆,歼灭了数不清的日伪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1940年,陈翰章在战斗中献出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他不仅是满族同胞的杰出代表,更是共产党员中的楷模。 相似文献
9.
喀左蒙古族的来源及喀喇沁左翼旗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蒙古族人的来源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明初从北方南下的兀良哈部的蒙古人,一部分是明末从鄂尔多斯东迁过来的喀喇沁部的蒙古人。他们主要通过联姻的形式融合到一起,沿用喀喇沁之名,后金天聪三年,喀喇沁部归附后金。天聪九年后金将喀喇沁分为左翼和右翼旗,色棱为喀喇沁左翼旗第一任札萨克。从此这里的蒙古人结束了狩猎、游牧和战争、抢掠的生活,开始在喀左地区定居农耕至今。 相似文献
10.
满族文化历经沧桑,在三次大的社会动荡中,损失严重.上世纪70年代末,满族文化开始复苏与发展.时至今日,由于满族文化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有的满族文化已是渐行渐远,有的则是悄然无息,对此现状应深刻反思.本文认为应破除因循守旧的思维,以创新的思维面对满族文化保护的的新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及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面向未来,提出对策.《中国满族图录》(以下简称《图录》)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在辽宁省民委和少数民族古籍办支持下的一次实践.该《图录》是全面、系统、科学地存储和展示满族历史文化的多卷本图片总汇.同时,又为抢救保护满族文化提供及时、真实、准确的信息.该《图录》是满族文化保护的探索者、先行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11.
青州驻防满洲旗兵是清政府在山东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它从创建到灭亡共存了200余年。于期间,它从事了一系列的军事活动。本文拟通过青州驻防满洲旗兵的重要军事活动进行探索,以期对它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实质上就是从一个侧面论述了清朝驻防八旗的成败兴衰。 相似文献
12.
为树立从谏如流的圣明君主形象,在灾异频仍等情境下,清代君主常下诏求言.由于满汉文化的共同熏陶,清代诸帝虽对汉族言谏文化运用自如,但并不盲从,且加以熔融与改造,他们既肯定纳谏的重要性,又认为不能博纳谏虚名,而应受纳谏之实,进而严格操控言路.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擅长贸易.努尔哈赤极其重视发展商业贸易,积累财富,为建立满族政权奠定了物质基础.满族政权建立之后,努尔哈赤发展国内商业贸易,满族经济初步形成.并得到发展.但努尔哈赤用极端的手段干预商业贸易,对广大汉族来说,这一时期的商业贸易是历史的倒退.皇太极继承皇位后,重视国内贸易同时,积极发展与周边朝鲜、野人女真、汉族、蒙古贸易往来.通过与朝鲜贸易,转嫁了国内经济危机;与明张家口贸易.不仅换回大量的物资,而且打开进入中原的通道;与蒙古贸易,间接换回中原的物质;与皮岛和野人女真贸易,增强了后金有生力量,并为后金进攻明朝剪除后患.皇太极从贸易中换回大量物资,拉拢了满、蒙、汉上层贵族,通过贸易达到他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目的,为满族政权的巩固、进军中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清代皇帝对长白山神化内容的延伸与扩大,及与此有关的祭祀制度和内容.具体论述:清代皇帝不仅把长白山列同中原五岳,而且论证长白山为中原泰山龙脉之根源,为本朝入主中原的合理性张本,构建其神化性根据,从而把长白山的神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另外,所制定的祭祀制度,则内容增加,而且祭祀频繁,成为清代长白山祭祀的重要特点.长白山的神圣性及其地位、在民间尤其是满族中的影响.也因此而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5.
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民族政策是清代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民族政策发展水平和民族事务管理成就的最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经历了十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和各民族的共同创造,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多民族国家中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丰富经验的全面总结,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和科学地研究清代民族政策。清代民族政策是清朝统治阶级意志、利益和认识事物水平在管理民族事务、处理民族问题方面的集中体现,是清朝统治阶级对多民族国家的民族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是清朝统治阶级适应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主要方式之一,清代民族政策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从整体上看清朝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切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族问题实际,有力地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在民族事务管理和民族问题处理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代、令人惊叹的成就,并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满蒙联姻不仅是清朝满蒙同盟、清朝统治蒙古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清代满蒙关系的重要体现。清代皇女下嫁蒙古,给蒙古社会带来了深远的政治、经济、人口、民族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清代满蒙联姻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有诸多学术论著。本文通过对清代下嫁蒙古的公主、格格的封号以及因封号而获得的陪嫁待遇的考察,从而对其随行人员的性质和"陪嫁人户"总体规模做出估算,进而探析这一人群对当时蒙古社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599年努尔哈赤命臣子根据蒙古文字的构造方式创制了老满文。17世纪,达海受命改进老满文,改进后的新满文较之老满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满文不但书写形式楷化,最重要的是它在音位标音时运用了增点加圈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满语辨认、读音混乱问题。新满文运用的是一母一音的标音原则,所以它的音韵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它严格遵守元音和谐律和元辅音的发音协同规律,二是它能将满语当时的实际语音真实地转写出来。满文的音变表现出三种鲜明特点:一是元音和谐律的松式化音变;二是切韵清字的连续省略式音变;三是入关定鼎后重音前移的弱化、脱落式音变。清代满文作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字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曾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政治文化作用,因此研究它的创制历程及其独特的文字音韵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八旗汉军和汉军旗下人的家谱中,大多记其祖籍为山东小云南.有人研究认为小云南是乌撒卫或祥云县云南驿村,也有认为是山西的中部地区.本文通过考察研究认为,小云南是山西雁云十六州之地. 相似文献
19.
20.
子弟书是清代中期八旗子弟创造的特殊艺术.它的诞生同八旗子弟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以及汉语水平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八旗子弟作为清代的统治阶级,他们有保护国家安全的使命,除了做官当兵之外不能从事其他行业.他们在享受国家钱粮的同时也受到许多人为的束缚.许多人在无所事事之余将自己的时间都花在艺术和享乐上,子弟书就是其中之一.在清军入关之前,清代统治者就极为重视八旗子弟的文化教育,旗人学习汉文化的热情经久不衰.至康熙未年,八旗子弟已经完全掌握汉语.旗人中出现了大批诗人才子,子弟书诞生的文化土壤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