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对唐三彩制品的认识和研究,大约始于清末民初,并开始称之为“唐三彩”,以有别于其它单色釉彩陶瓷。关于唐三彩制品的录以及为各地博物馆收藏、展出则可能时间更晚些。建国后,随着新中国物考古事业的飞速发展,发现的唐三彩制晶逐渐增多。主要出自豫、陕两省唐代墓葬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邢窑遗址发现的唐三彩标本和邢台墓葬出土的唐三彩器物,就邢窑唐三彩的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邢窑唐三彩、河南唐三彩和陕西唐三彩的同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巩县黄冶窑唐三彩器的造型与装饰刘建洲ThroughthecarefulinvestigationandexcavationattheHuangyekiln,Gongxi-anCounty,HenanProvince,theauthormakesapr...  相似文献   

4.
中国陶器通过数千年的发展,到唐朝出现了划时代的一笔——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品,也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唐三彩釉色五彩斑斓、造型丰富多样、形体饱满圆润,艺术风格独特而极具魅力。而唐三彩独特而极富魅力的艺术风格折射着唐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来看,唐三彩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唐代陶器制造工艺的成熟、频繁的中外文化交流与自由开放的社会风气、华丽壮美的审美风尚以及唐代独有的盛世气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林尚斌 《收藏家》2006,(7):45-49
唐三彩是以黄、绿、蓝、白等多种釉色烧制而成的质地坚实、色彩缤纷的釉陶器,是唐代陶器生产中异军突起、一枝独秀的釉陶艺术品,也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唐三彩主要出土于西安、洛阳唐墓,除此,北方的山西、甘肃,南方的江苏扬州也有一定数量的发现。唐三彩是釉陶,其胎体以黏土制成,胎质坚实致密,强度高,釉色以铅和石英配料为熔剂,数种金属氧化物釉料为着色剂,其中主要是以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钴等呈色为绿、黄褐、蓝色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烧制而成。三彩呈色即是利用熔剂在器物烧制过程中的流动性,使着色剂在熔剂中流动、交融、浸…  相似文献   

6.
刘呆运 《收藏家》2000,(3):48-53
唐节愍太子李重俊,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三个儿子,武则天的孙子,后宫所生。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698年),被封为义兴郡王。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封为卫王。唐中宗的大儿子名李重润,即懿德太子,韦皇后所生。因与其妹永泰公主议论武则天,被武则天杖杀。二儿子名重福,也是后宫所生。韦皇后怀疑其与懿德太了之死有关,即唆使中宗,将其贬于外地,永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测定四个主要的唐三彩窑遗址(河南黄冶窑、陕西铜川黄堡窑、长安礼泉坊窑、河北邢窑)以及墓葬、建筑遗址出土唐三彩胎的元素组成,分辨了不同产地唐三彩胎的元素组成差别。而且,本文综合考古资料、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结果,将唐三彩在盛唐时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大约以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为界。前一阶段的唐三彩属于白胎类型,制作中心集中在洛阳地区,唐三彩器主要由黄冶窑制造,大型唐三彩俑由洛阳地区(包括黄冶附近)未被发现的窑场制作。后一阶段唐三彩的制作中心向长安地区转移,该中心的重要产品是红胎唐三彩,同时可能采用外来的原料制作白胎唐三彩,洛阳地区作为唐三彩的另一个制作中心同时存在。进而论证唐三彩器和唐三彩俑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1999年10月,在西安西郊热电厂二期工程的考古发掘清理中,一座小型唐代墓葬(M2)中出土了十八件精美的唐代三彩器物。出土时,有七件器物置于一件七星盘内,其余散见。这批唐三彩的出土引起了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这批唐三彩不但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绚丽的色彩、美观的造型又使它们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二号墓是一座典型的唐代小型墓。坐北向南,墓向为180°,平面呈钝角刀把型。地层上部已遭扰乱,墓道开口层位已不清  相似文献   

9.
唐朝的唐三彩是非常有名的,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了四口生产唐三彩的窑:河南的黄冶窑(Huangyekiln)、河北的邢窑(Xingklin)、陕西黄堡窑(Huangbuklin)、陕西西安窑Xi’an klin)。为了探讨从不同庙宇和出土文物中唐三彩的来源,以及与不同窑和未知窑生产的唐三彩之间的关系,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分析收集的唐三彩样品的元素含量,并用因子分析方法探索样品和窑烧制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唐恭陵哀妃墓出土唐三彩的中子活化分析和产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仪器中子活化分析对河南恭陵哀妃墓出土唐三彩胎进行了分析, 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将所得到的数据与目前已发现的四个主要的唐三彩窑址 (河南巩义黄冶窑、陕西西安西郊老机场 (礼泉坊) 窑、陕西铜川黄堡窑、河北内丘邢窑唐三彩窑址 ) 出土唐三彩胎的分析数据进行比较研究, 得出了哀妃墓出土唐三彩的可能产地。研究结果表明, 哀妃墓唐三彩与河南黄冶窑出土唐三彩胎的分析数据接近, 哀妃墓唐三彩采用了和黄冶窟唐三彩成分接近的制胎原料。结合考古资料, 我们认为在目前已发现的唐三彩窑址中, 巩义唐三彩窑有可能为哀妃墓提供唐三彩葬品, 而已发现的其他三个唐三彩窑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1.
河南巩义市黄冶窑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巩义市黄冶窑址进行了四次发掘,发掘面积2429平方米,发现窑炉10座、作坊5处和淘洗池、澄泥池等遗迹。出土瓷器、三彩、白釉绿彩器皿和各类窑具等遗物3000多件,为了解黄冶窑的文化面貌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s and lead isotope ratios of Tang sancai glazes unearthed from the Huangpu kiln, Huangye kiln and two Tang sancai tomb sites. The various glazes feature distinct lead isotope ratios and trace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evidence for the use of different lead ore deposits and siliceous raw materials in the glazes. This is a strong indication that lead isotopes combined with trace element analysis could be used as a viable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the provenance of Tang sancai of unknown origin by linking them to kiln sites, This provenance technique could be significan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ceramic trade and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this study, the provenance of several Tang sancai glazes of uncertain origin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is method: some Tang sancai wares unearthed in Xi'an City were produced in the kiln near Luoyang City and then traded to Xi'an City, providing an idea of ancient Tang sancai ceramic trade routes.  相似文献   

13.
杭州老虎洞窑址经数次发掘和多次学术会议论证及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目前多数观点认为老虎洞窑址早期遗存就是文献记载的南宋修内司官窑。然而,由于窑址早期地层未出土绝对纪年物,虽历经10多年的论证,修内司官窑的性质却仍未在学术界取得一致意见,原因在于核心论据仍需进行科学梳理和充分证明。本文分析、总结出三大核心论据,并对其作了初步的探讨,为研究此问题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SEM-EDS and LA-ICP-AES analyses of a sample of twenty-nine Tang sancai sherds unearthed from the Liquanfang site, Xi'an cit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eramics with yellowish bodies are calcareous and those with red bodies were made of ferruginous clays. The use of calcareous clay in Tang sancai bodies is otherwise unknown in Chinese history,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technique of Tang sancai making at this site might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ceramic technology from the Near East or Central Asia. The paper therefore argues that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of treating calcareous clay 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pottery made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or Central Asia is not necessarily accurate. It is likely that some calcareous Tang sancai ceramics were made in the capital city of the Tang dynasty.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唐代广福窑朱书"大历元年"青绿釉枕是罕见的具有绝对纪年的唐代瓷枕实物资料。朱书文字提到的"广福窑"在今四川成都市崇州境内,中晚唐时期崇州窑业十分兴盛,广福窑是其境内系列窑口之一。该瓷枕胎和釉的特征与崇州天福窑青瓷一致,采用含铁量较高的粘土制胎、特殊品种的草木灰制釉。其海棠形造型是受到波斯金银器的影响,反映了唐代川西地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铭文推测,此枕为买地券性质,是迄今发现的年代较早的瓷质买地券之一。铭文行书,字体刚劲雄健、拙朴浑厚,颇得盛唐书体之精髓。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基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于2001年4月至7月对新郑市摩托城工地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唐墓10座,且出土了一批较为精美的唐代陶、瓷器,为郑韩故城的唐代考古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2003年-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为配合基本建设在郑韩故城内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古文化遗迹,其中清理的三座唐代墓葬出土有瓷器、三彩器、铁器、铜器等,器物造型精美,特别是出土的青瓷背壶和铁质鐎斗及支架在河南省内非常少见,为我们研究唐代文化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2004年9~11月,为配合安阳至林州的高速公路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阳市西高平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晋、唐宋时期文化遗存,出土较丰富的瓷、铜、陶器等遗物,为了解安阳地区唐宋时期的文化面貌增添了较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北宋时期当阳峪窑大规模盛产陶瓷,绞胎瓷因其独有的特色成为当阳峪窑的代表之一.本文通过探寻当阳峪绞胎瓷的历史,从绞胎瓷的特点入手,将其归纳为绞胎、纹理、人文三个方面,针对仿古绞胎瓷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实例分析,提出绞胎瓷工艺传承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湖北郧县肖家河出土春秋唐国铜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1年郧县五峰乡肖家河村村民建房时,挖出一批青铜器,经现场勘查,认为是一座春秋墓葬。5件青铜礼器中3件有铭,经考证为春秋唐国器。这一发现,对研究楚、唐、楚、麇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