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从一个英属殖民地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国家,经历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殖民地走向最终独立的道路上,革命意识的构建充分反映了殖民地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历史选择。构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的理念,伴随着革命的深入不断强化,革命时期的一系列原则是美国文化的奠基时期。  相似文献   

2.
居澳葡人“双重效忠”说平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澳门议事会接受中葡二元化领导,更多地倾向接受中国政府的领导,长期奉行双重效忠原则的观点有违历史事实。澳门议事会是未经中国官方同意、擅自在租赁于中国的土地上组织的政府,它与唐宋时期的蕃坊从形式到实质都有区别;它并非“自发”建立,而是适应了葡萄牙政府扩大在华权益的需要。明清政府在澳门享有主权并掌握着治权,但这种“享有”和“掌握”一直遭到澳葡当局的侵蚀;他们始终致力于侵夺中国的主权,组建军队、为葡萄牙国王征税等,这些都无法表明澳门议事会奉行的是“双重效忠”的原则,实际效忠的是葡萄牙政府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国内史学界在研究和探讨美国革命时,大多从政治、宪法、经济、贸易、黑奴和民族等视角阐述美国革命的渊源和意义,鲜有宗教因素方面的考量。北美殖民地与英国宗主国在两大宗教问题上存在着冲突,宗教在推动殖民地走上美国革命之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印战争结束后,随着英国在宗教和政治上加大对北美殖民地的干预和控制,宗教自由和政治自由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不可须臾缺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殖民地争取宗教自由的斗争促进和推动了美国革命的爆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革命往往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事件,而革命史写作与意识形态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美国史学界关于美国革命的历史叙事,经历了从辉格主义范式向新美国革命史学的转变,这场革命也从建国之父领导的政治革命,被改写成了一场由普通民众和边缘群体扮演主角的全面变革。在这一转变中,平民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女性主义等思潮与革命史写作之间发生了微妙的互动。这种经过重构的美国革命史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已经从学术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并为当前美国社会各种激进的意识形态提供了新的能量。但它仍只是美国革命史的众多相互竞争的版本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冯夏根 《安徽史学》2012,(1):105-113
辛亥以来,革命浪潮席卷国中。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特殊历史情境下,自由主义者对革命表现出了颇为复杂的实际认知。从自由主义者的十月革命观感、对革命内涵的认知、对暴力革命的批评、质疑及推崇渐进改革道路等方面来看,自由主义者是"广义的革命"论者,他们并不一般地反对社会革命与政治进步。在近代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自由主义者对革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和变通性,而非绝对地加以反对。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视域中的革命观终究受其渐进改革的政治理念所支配,而其与近代中国国情与社会实际的隔膜则是其难以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主因。  相似文献   

6.
保罗.拉厄的《古代和现代的共和国:古典共和主义与美国革命》以共和主义为主题探讨了古典共和主义与美国革命的关系。拉厄力图开辟研究美国革命和建国的新路径,对共和学派的主旨和研究方法提出修正。《古代和现代的共和国》不仅体现了拉厄对共和学派主将波科克的挑战与批判,而且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早期史研究领域的派别之争以及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变动。他同时受到施特劳斯学派和自由主义传统史学的影响,卷入了施特劳斯学派与共和学派之间,"新洛克派"与共和学派之间的学术辩论。但他又不是完全照搬两派的主旨和研究方法,而是在两派的核心观点和研究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7.
西安事变后,南京国民党中央对事变的处理,分为和战两派,但“讨伐派”究竟包括哪些人?过去并未见有具体的考察。实际上,戴季陶是主战最力的人物,讨伐派的代表。何应钦最初主战,其后迫于各种压力,至少在表面上,主战的热情下降,并因军事行动迟缓而受到戴季陶等人的斥责。讨伐派受到了宋美龄等人的强烈质疑和反对。  相似文献   

8.
南高史地学派是对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研究会会员之统称。他们与传统史学有着较深的渊源 ,注重史地之学 ,反对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故而传统见解将他们定性为保守的或者守旧一派 ,与北大新文化派之“新”相对立。就治学而言 ,南高史地学派并不守旧 ,且与北大新文化派颇多相似之处。新旧的简单对立 ,无疑掩盖了南高史地学派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9.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坚强战士、中共重庆地委(即后来的中共四川省委)的主要创建之一、大革命时期中共四川党组织的优秀领导人——杨阁公同志,在大革命时期曾与后来成为新中国元帅的朱德、刘伯承、陈毅三人患难与共、并肩战斗,并对这三大元帅的早期革命活动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他们之间虽然共事时间不长,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其战斗友谊和革命精神颇值一书。  相似文献   

10.
自雅克·戈德肖和R.R.帕尔默提出"大西洋革命"以后,有关"革命时代"的跨国研究在近年来已经复兴。革命日益被理解为一个国际的乃至全球现象。从比较的角度来看,法美革命都是全球性帝国竞争的后果,在观念上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双方在普世主义理念、性别政治文化、阴谋论心理等方面存在相似性,同时都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分裂。但在政治制度建设、平等主义诉求的社会后果、对奴隶制的处置等问题上,双方又存在明显的差异。作为革命时代的"震中",法国大革命的独特性和影响力只有在跨国史或全球史的视野中才能得到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