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有一块名碑"三绝碑",唐代时"诗仙"李白、"画圣"吴道子、书法家颜真卿这三大文人同题一碑,后来元代赵孟頫在"三绝碑"上题了《宝公菩萨十二时歌》,清代乾隆皇帝御笔"净土指南"四字,此碑因此实际上为"五绝碑"。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博物馆藏康熙四年“诰封”达海碑、康熙九年“敕建”达海碑及与达海有密切关系的“钮祜禄氏”碑三通。原立于沈阳市东南郊2.5公里处的达海墓地,近人注意时,碑已坍倒在地,几为土掩。1933年,经当时的奉天省教育厅入藏刚刚成立一年的伪满奉天故宫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廊坊市永清县发现的史天泽家族墓地碑刘化成史天泽,元代永清县韩侯乡兴隆里人,自元太祖八年(公元1213)随父兄降元,历经太宗、定宗、宪宗时期,并扈从元世祖忽必烈北征阿里不哥,拥立世祖继位,"使兼将相,望重四朝",对元朝的建立和元初的政治及国体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4.
马祖常碑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庭慧 《华夏考古》2000,(2):100-102
潢川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有元代大文学家马祖常墓碑两通。一通是1985年挖塘时被打捞出来的,一通是1993年在拓宽信(阳)潢(川)公路时发现的。这两通碑都是在距县城西9公里的付店乡何店村马祖常墓地附近出土,均系青石琢成,正楷阴刻。虽经多...  相似文献   

5.
《神州民俗》2010,(3):69-69
在河南省商丘地区永城县的芒砀山上。有一处游览胜地——汉高祖斩蛇处。这里有一“斩蛇碑”。用汽车灯一照,一面显示出古代武士的形象,另一面则显示出一位怀抱赤子的妇女,即人们所谓吕后的形象。此碑被称为“华夏一绝”.  相似文献   

6.
东汉“校官之碑”和元代“释文碑”在溧水的流传经过吴大林南宋绍兴中,溧水尉喻仲远(字居中)在固城湖滨发现了一块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所刻的“校官之碑”(简称“校官碑”)。当时高淳尚未建县,固城湖一带属溧水县,所以喻县尉派民扶将校官碑连同碑座一起运至...  相似文献   

7.
金元时期在北方出现的"先茔碑"的迅速普及,与蒙元征服和它所引起的社会、文化变动有很密切的关系。在金代,建立先茔碑的主体,都是平民或者中下级官员家族,建立先茔碑不一定被承认为"与礼符合"的修谱方式。不过,经过了金元之际的社会变动,在蒙古统治下兴起的新兴官员家族广泛认为,先茔碑是一种正式墓葬、修谱方式。而一段时间之后,蒙古皇家也开始把先茔碑赐给功臣家族。新的碑刻形式的普及,揭示了社会变动引起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文化融合。同时,先茔碑的普及表明,在12到14世纪的中国社会中,文献族谱不是唯一的修谱和纪念家族历史的方式。这有助于重新思考中国家族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地方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 《蔚州杨氏先茔碑铭》是元代晋宁路治中杨赟为葬其三世祖于故里,请当时的大画家、大书法家赵孟頫撰文并书丹篆额的。此碑位于河北省蔚县南杨庄乡麦子疃村西北约1000米处的杨氏家族墓地之北端。 碑由碑首、碑身、碑座组成。通高3.3米、宽1.2米、厚0.32米。  相似文献   

9.
雷桂萍 《沧桑》2013,(1):57-60
《梁公祈雨灵应记》碑由元代平遥县教谕张翼撰文,原存立于平遥应润庙内,现庙与碑俱毁不存。康熙四十六年和光绪八年《平遥县志》均收录该碑碑文,其中记载了梁公天翔应润庙祈雨灵应一事,并介绍了平遥梁氏家族的辉煌,特别是雩祭习俗观念和演剧活动。通过对该碑的考述,深度挖掘碑文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发现其作为元代平遥民间社会雩祭及演剧活动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至顺镇江志》中所载"大兴国寺记碑"为研究基督教在元代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于研究基督教(景教)的教义、景教在江浙地区的流传、景教在元代的兴衰、元政府对景教的政策、景教与佛道等教的关系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雕龙碑是近几年经过科学发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氏族村落遗址。地处湖北省江汉平原西北部枣随走廊,枣阳市境内的鹿头镇,面积为五万余平方米。年代距今为六千多年前至五千年前延续发展的历史。现存文化层堆积厚2.5—3米左右,上下送压有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即一、二、三期。共发掘出土有住房建筑遗存20座,大小型公共墓地各1处,墓葬196座,储存东西使用过的窖穴75座,用于祭祀活动的大型圆形建筑1处,遗迹3处,动物葬36座,生产、生活使用过的工具和器皿等遗物达3000余件。大量丰富多彩的出土遗物,反映了当时的人类在改造…  相似文献   

12.
<正>蒙古黄金家族和贵族历来盛行秘葬。迄今为止,蒙元帝王、大贵族等级的墓葬鲜有发现。因而,元代玉器的考古出土品也并不很多,它们的全貌仍然无法明确掌握,尤其是皇家玉器,长期难觅踪迹。欣喜的是,内蒙古博物院近期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征集到一件普纳公主造"元统三年"铭碑形玉祭牌,实属罕见,十分珍贵。这尊玉祭牌呈碑形,分为两个部分:上为青白玉牌,长19.4厘米,宽7.8厘米;正面刻三列、多字阳文,正中是"湩酪肉圣神天纵"八个大字,右上方为"元统三年皇尊姑大长公主普纳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出土于正定县中医院的《真定路学乐户记》碑,此碑由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玄撰文,介绍了元代真定府学的礼乐教育情况,是研究元代礼乐制度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清代叶昌炽《语石》卷三“宋碑难得”一则云:“宋元声价自不敌唐碑之重,然得唐碑易,得宋碑难,元碑抑又难矣。”原因是重汉唐而轻宋元。近代金石考古工作者,对金、元以至明、清碑刻,重视了记录、收集和研究。收获显著,巩义市元代三碑,正是在今天引起重视的。巩义市元代三碑(图一、二、三)原在城关黄冶村南陵上张氏祖茔,墓冢早无,仅留三碑并立。七十年代,迁巩县文物保管所院内。三  相似文献   

15.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受中国的立碑供奉纪念的影响,与中国古代的碑刻相结合,于是产生了佛教造像碑。佛教造像碑是一种具有特殊形制的宗教造像形式,是古代将佛像雕刻在石头上的碑刻,在其碑上开龛造像,并在碑上雕刻供养人、造像人姓名、官职、籍贯、造像缘由、祈福内容、造像时间、地点等。本文以张龙达造像碑为例,对其造像碑上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及碑上所体现的造像风格进行考释和分析,对其碑上体现的问题进行解读,得出张龙达造像碑的造像年代在西魏时期,造像碑上反映的是以张氏家族为主体的家族信仰,以及碑上所体现的造像风格是由于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春,洛阳市新安县文物管理局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于新安县铁门镇陈村村南发现一通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古道观记碑,为我们研究元代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方志学等提供了较为珍贵的资料。圣旨碑为青石质,呈长方体,通高1.7、宽0.85米。碑已残断,碑座为正方形。碑额两面均镌刻双龙戏珠图案,  相似文献   

17.
雒惊璟 《丝绸之路》2014,(10):31-32
嘉峪关“天下雄关”碑由肃州总兵李廷臣1809年视察防务至嘉峪关时书写而成,后来镌刻成碑,立于嘉峪关东坊一里道左,即现在东闸门东南处。1842年,林则徐一行出关外,见西面楼上有额日“天下第一雄关”,又路旁一碑亦然。说明此时的“天下雄关”碑已移至西门外。本文依据文献资料论证了嘉峪关“天下雄关”碑位置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8.
1987年3月,北京市门头沟区色树坟乡南港村一座清代墓葬被盗,墓室内绘有多幅壁画,门头沟区文物部门接到报告后,派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1.墓葬概况墓葬坐落在南港村东0.5公里的高坡上,背靠九龙山,面临永定河。整片墓地有数十个坟丘,是一处马姓家族墓地,墓前有石供桌和小墓碑。这次被盗的墓墓主人名马怀印,墓碑中有他为父母立的碑,落款年份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马怀印墓在其父母合葬墓的右侧,坐北朝南,墓丘高1。08、  相似文献   

19.
元代集宁路"大成至圣文宣王庙学碑"(简称文宣王庙学碑),原立于元代集宁路孔庙遗址之中央。1984年,集宁市人民政府(现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将其运回集宁市保存。  相似文献   

20.
河南濮阳元代唐兀公碑张相梅在濮阳县城东柳屯镇杨什八郎村南边,金堤与金堤河之间,有土冢六个,冢前矗立一大方碑,这是1983年新发现的重要元代文物——《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及唐兀氏祖茔。此碑随历史变迁,多遭水患、兵燹几经倒立而保存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