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建华 《神州》2013,(17):194-194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永远分不开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中所阐述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贴近生活、重视运用强化思维,其基本理念是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所以,所有学习内容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围绕"生活中的数学化思想"这个中心议题,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去经历、体验、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应用题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并通过应用题的学生使学生可以理解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3.
钱艳华 《神州》2011,(7):57-57
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让新理念走进课堂,如何让新理念渗透于教学,从而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有效的数学教学,我们不仅应当十分关注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也应高度重视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包括由思维方法的学习向数学素养的重要过渡,也即应当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笼统地说,这也就是指,我们应当突出强调数学教学相对于所说的"数学教育的三维目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刘守强 《神州》2013,(32):186-186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示其数学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廷现 《神州》2012,(13):322-322
数学学习的小学阶段是学生以后学习更抽象数学知识的奠基时期。在这个时期,要使学生充分享有学习的主动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个体主动认知的过程。数学教学实质上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这就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不但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在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离不开我们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关键。  相似文献   

6.
胡桂春 《神州》2011,(3X):125-125,129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从教师的教转向主动地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建构数学知识,为学生能够顺利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虹艳 《神州》2012,(32):164-164
数学这门学科是一种逻辑性灵活性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基本的逻辑性思维能力。而数学这门学科往往是以学科中“最难学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好,在学习阶段的不断提升,慢慢的对学习数学知识失去了信心,最终放弃了学习数学知识。这样放弃学习数学知识不论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对学生的社会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来适应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要求,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谈一谈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8.
任千云 《南京史志》2023,(21):85-87
<正>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是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的基础部分。但受知识晦涩、深奥等因素影响,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主动意识,学习成效不理想。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的作用,注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开展参与式教学,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活动,真正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俊华 《神州》2013,(26):172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母亲。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首要的任务是给学生"输入"数学知识,努力提高学生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通过领悟知识使他们发展自己的智力。  相似文献   

10.
何忠侠 《神州》2013,(2):180-180
据我国教育部门的有关人员的调查与研究表明,我国初中数学教师都面临一个普遍的难题,这个难题就是他们所教的同学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不感兴趣,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明显小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显现出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不足。这也是导致我国中学生出现"数学贫"的重要原因,"数学贫"是我国当代中学生中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有一些同学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更有一些同学甚至放弃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所以,我国的数学教育阶段能出现这些敏感的现象,最终原因就是我国学生对数学知识不敢兴趣,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1.
阿黎霞 《神州》2013,(14):109-109
针对初中孩子身心特征和初中数学课程特点,对孩子们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培养,主要是让他们有效地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能力和学习体验,在"重新组合"的体验过程中不断探究,力求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新理解与提升,进而为孩子们奠定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艳军 《神州》2012,(18):191-19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任务之一,是学习活动中重要囟心理因素。它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培养兴趣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知识教学进行。  相似文献   

13.
谢改虹 《神州》2012,(3):289-290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本文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数学知识、学会质疑数学问题、学会探究和实践数学知识、学会反思数学学习等有效策略初探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期共勉。  相似文献   

14.
郝霞飞 《神州》2013,(35):196-196
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是为了提高高三复习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巩固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理论,发现学生知识的不足,帮助学生建立完成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高三数学复习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杨红武 《神州》2012,(12):201-201
数学知识是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产物,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情境,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认识知识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杜新友 《神州》2011,(8X):200-200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本文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数学知识、学会质疑数学问题、学会探究和实践数学知识、学会反思数学学习等有效策略初探学生数学学习方武的转变,以期共勉。  相似文献   

17.
王素娟 《神州》2012,(9):230-230
关于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没有明确提出,但是在教学目的中讲到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实质上包含了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当然在小学还是初步的。可以说,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到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通过解答应用题,促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的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学生能够说出知识的内容,在做题中却不会应用的现象,令老师们不解。诚然,学生是能说出各部分知识的具体内容,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每一部分知识的含义,也不知这些知识的应用范围,更不会将这些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只能是背一套,做一套。那么该如何解决呢?我认为,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探索过程,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更要让  相似文献   

19.
刘业术 《神州》2012,(21):176
我们数学教师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理解数学,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良好基础。一、"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1.在一定的问题情境背景下,学生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主动获得知识。2.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动力,而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史咏梅 《神州》2012,(18):146
若想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能力增强,就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自学要在一定的数学技能与基础的前提下进行。课堂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长期有效的训练与培养,才能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本文从教学中总结出一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以便以后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