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裸捐”是近年来媒体的热门词汇。2010年9月6日,有“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其公司网站上刊出了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陈光标在信中说:“当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是一种高尚和伟大”“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  相似文献   

2.
1写《我的1997》这首歌是在1989年,艾敬刚20岁。那个时候她听了苏珊·薇格的《Luka》,决定“把当时自己19岁以前的人生经历写一遍”。那个时候她对人生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去南方”不意味着淘金,更多是自由。那个时候她“可能也是想着扬名世界吧”,像U2、TheBeatles一样。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     
严谨 《南京史志》2014,(5):19-19
我认识他十四年了,在这十四年里,我和他展开了无数次“腥风血雨”的战争。他生气的时候总是用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眼神审视我;他最生气的时候会用最无奈也是最可靠的方法——“罚跪”让我三思:我清楚地记得自己跪过三次,比起弟弟小错大错不断跪过的次数,我真是庆幸自己犯过的错可谓屈指可数:然而每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数学在重要的考试中挂彩了。  相似文献   

4.
《南方人物周刊》2012,(28):46-47
“这个案子像一块巨石一样压了我半年多,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噩梦一场。”庭审快结束的时候,薄谷开来说。这个“噩梦”,被海外媒体认为是“自从1981年公开审判四人帮以来,……中国最受关注的案子”  相似文献   

5.
记得七年前的这个时候,武汉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武汉市18岁成人节”的决定》,决定从2002年起,将每年的5月16日定为“武汉市18岁成人节”。  相似文献   

6.
故宫,这座当年的紫禁城,在还住着“至高无上”的“皇上”的时候,就曾“挨”过飞机的轰炸。 1917年6月,军阀张勋借调停黎元洪、段祺瑞的矛盾,率领五千“辫子兵”到北京。  相似文献   

7.
说“年”     
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这种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民间习俗活动统称为过“年”。这“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它又是什么含义呢?天文学家认为“年”就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这一圈就是一年三百六十天。而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认为:“年”是“稔”的初文,...  相似文献   

8.
大师的泛滥     
荆墨 《文史天地》2008,(11):1-1
“大师”一词,最早出自宗教界,以僧家为例,能荣登大师之榜者,莫不是佛学造诣高深、德高望重、能够普渡众生、甚至能拯生民于水火之人。即便如此,历代名僧大师也没出过几位。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师”突然以几何数量暴涨,“大师”一词开始走红媒体,大有肆虐之风。  相似文献   

9.
袁小伦 《炎黄春秋》2008,(11):67-70
翻阅《读书》2007年第12期耿占春《一个孩子的阅读史》,想起我国小时候的读书生活。耿说他“刚上小学三年级‘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就是放了长假”,而我的“假期”更长,“文革”爆发的时候我上小学二年级。“文革”的一个印象就是,课本突然变薄了。我是“老六届”,“文革”爆发前在校的小学生,1965年上的小学,记得课本厚厚软软的,  相似文献   

10.
“十年”一词在罗隐诗中频繁出现,其含义往往乃近十年或十数年之谓,说成十年仅是取其整数。罗隐以诗自述科名蹭蹬时所说的“十年”,用法正是如此。《吴越备史》一书首创罗隐“凡十上不中第”之说的时候,或者是误解了罗隐诗“十年”的含义,或者如罗隐一样,也是取其整数。此后的学者谈及罗隐时一直因袭《吴越备史》之说,从无异议,从而使今日的研究者在罗隐应举的次数上总是认识不清。罗隐一生应举的次数,如罗隐自己所说,是十二三次,今日引用“凡十上不中第”之说的时候,需要仔细辨正。  相似文献   

11.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人民本来就受到束缚的思想被进一步桎梏了。在个人崇拜的阴霾弥天漫地、“左”的错误大肆泛滥的时候,却有极少数人置生死于度外,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真理的呐喊,成为思想解放的先驱。他们在“文化大革命”那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中华遗产》2012,(3):8-8
“中国的传统文化,出了我们国门的时候,它又是另外一个价值观。” ——近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在北京举行。凤翔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回忆自己1985年第一次代表凤翔泥塑传承人去美国的时候说,当时带去的泥塑很快销售一空。正应了那句老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3.
徐硕 《中华遗产》2013,(5):114-129
外交也可以优雅,也可以“感情用事”,比如宋美龄的夫人外交。它不是蒋介石越洋操控下的“提线木偶”,也不是中美关系在一定时候的“必然产物”。宋美龄独特的魅力。对美国舆论产生强烈、感性而正面的影响,让总统罗斯福都感到失控。有些时候,她似乎不谈“外交”,只讲“私交”,却总是对国家政局产生影响。然而,夫人外交也不是“万能药”,一旦“势”变了,一切的魅力、才华与情谊都会统统失色。  相似文献   

14.
2003年,“非典”势头渐弱的那个盛夏,我第一次去了北京西客站,第一次去了湖南。 那个时候,湖南卫视的娱乐气质还未凸显。娱乐气场也还没有如日中天,今天那些如麦兜般响当当的男女主持的一哥一姐们,在那个时候气质上还很内敛。  相似文献   

15.
寒窗苦读三年之久尽在中考一搏。有句另类古语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历其千辛,习其百卷,搏其一考。”可我还想加一句:“极其无奈。”三年考卷应过万,三年辛苦该过千。可心底里总不十分踏实。初三的学生,时间如金,可能有些夸张,不过也是实情。明天就是挤独木桥的日子,我在“题海”中忙碌着,蓦然发现:“忙”也可分三六九等。忙的时候叫踏实,很忙的时候叫充实;忙得脚跟打后脑勺的时候那叫无所适从,真忙到气都不能喘时,反倒不气急败坏。心里骂着万恶的应试教育时,嚷嚷着:“孙子才考重点中学呢!”可偏偏还得干孙子才做的事。老爸进来了,手里拿着几支派克:“小子,换换你  相似文献   

16.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这句蜚声中国历史的“名言”出自东晋权臣桓温之口。其实,大权在握的桓温说这话的时候,代晋自立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他原本计划通过太和三年(368年)的第三次北伐,建立“不朽”军功,得胜归朝时顺理成章地夺取司马氏的皇位。但人算不如天算,结果落了个枋头之败,灰头土脸而归。  相似文献   

17.
1971年3月,作为一名富农子女,我被生产队长“挑选”到远离老家70里的“下川东”(今渝东)奉节县犀牛冲修水库。那时,中国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运动闹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也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正火热的一年。成分不好的人家,理应到那些最苦最累的地方去接受劳动改造。作为生产队唯一一户成分不好的人家,我这个“富农子女”理所当然成了生产队长“挑选”的首要人选。  相似文献   

18.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广为人知的中国名言意思是说从古至今的许多英雄人物.很小的时候就做出了不凡的业绩.将其用在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优素福扎伊身上,非常妥帖,因为这位“平凡和非凡集于一身”的女孩早在几年前就已被世人冠以“英雄”的称号。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2000,(5)
江青迫害人的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之一用江青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会相面”。江青常常通过言谈举止及各种表情来判断别人,断定是不是她想象中的“特务”、“内奸”、“坐探”、“是谁的人”。是否忠实于她?她用相面术的办法不知迫害、伤害了多少人。江青使用相面术是有时机的。她高兴的时候不给人相面,不高兴的时候主动给人相面。但是,她高兴的时候极少,不高兴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快感缺乏症     
有位来访者,已婚,自诉有“性成瘾”问题。但是在我看来,其行为更接近于某种奇特的“收集癖”:他早在结婚前,就已集齐“十二星座”。来咨询的时候结婚不满两年,却借着经常出差的职务之便,又集齐了“十二生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