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前期,外国资本主义和买办这一对合作伙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博弈,逐步将买办的无限保证责任制度、买办的基本职责、买办的职业报酬制度和外商对买办的庇护制度等买办制度的基本内容加以强化和完善,达到了更好的双赢效果;外商尝试对买办制度进行了局部改良,但不表明买办制度已经衰落,由于中国市场和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买办制度此时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买办制度在这一历史时期最充分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面临着盛极而衰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明代北京城市居民承担的买办之役有两种,即铺户买办和召商买办,都是由市场交易转化来的。铺户买办始于永乐年间,其后买办的项目和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套清查编行制度。自嘉靖年间开始,随着物料折银的普遍化,内府及各衙门所需物料大多在北京召商买办。但召商很快就变成佥商,成为强迫性的商役。为了减轻铺户的困苦,嘉靖末年将铺户买办改为纳银代役,万历年间又免除了下层铺户的纳银。但时过未久,复令铺户当行买办,反而加重了铺户的经济负担。相较于实物贡赋而言,买办本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进步方式,但在权力经济的制约下,竟然演变成固定化的徭役,给北京城市居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3.
南京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废止时间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京政府于 2 0世纪 30年代所创设的行政督察专员制度 ,是民国地方政制史上行政层级介于省制之下、县制之上的重要制度变革 ,也是中国地方政制史上一项重要的制度变革 ,它上承历史上郡、府、州、道制 ,下启当代中国之专员区制度。对于这样重要的一项地方制度变革的探讨 ,与南京政府推行的新县制研究相比 ,显得相当冷落 ①。迄今 ,尚有许多重要问题缺乏研究。例如 ,南京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是何时被废止的 ?其废止原因是什么 ?等等。在此 ,笔者仅就专员制何时废止这一问题作一考析。自 30年代初逐步推行的南京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度 ,是何时废…  相似文献   

4.
评《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刘永华关于会馆研究,史界过去已做过大量工作,涌现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专著有30年代全汉的《中国行会制度史》(新生命书局1934年版)、40年代窦季良的《同乡组织的研究》(正中书局1945年版)、60年代何炳棣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内廷侍卫系统侍卫制虽是清代一项重要制度,其研究却相当不足。关于清代侍卫之出身,学界现有研究亦颇多讹误。~((1))或因侍卫制"首崇满洲",学界以往的研究皆侧重于研究满洲侍卫,汉人侍卫群体乏人问津,研究可谓匮乏。清代侍卫制的核心是内廷侍卫系统,由御前大臣、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共同组成,三者  相似文献   

6.
2006年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众多。首先是专著陆续出版。稻叶一郎《中国史学史研究》(京大学术出版会)、太田幸男《中国古代史和历史认识》(名著刊行会)、金子修一《中国古代皇帝祭祀研究》(岩波书店)、佐竹靖彦《中国古代的田制和邑制》(岩波书店)、籾山明《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研究》(京大学术出版会)等论著都是必读书,应专门进行评论。川又正智《汉代以前的丝绸之路》(雄山阁)也与这一时期的历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唐太宗与佛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太宗与佛教郭绍林关于唐太宗与佛教的关系,学术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一种说法依据太宗贞观二十年(646)贬斥崇佛大臣萧诏令中的几句话:“至于佛教,非意所遵,虽有国之常经,固弊俗之虚术。……报施之征,何其谬也!”①认为太宗“对佛教宣扬的唯心主义的善恶...  相似文献   

8.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几个大城市曾出现过一些所谓中外合办的银行。这些银行勾结北洋军阀政府,凭藉不平等条约,获得在中国发行纸币的特权,藉此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和物资。这些所谓中外合办的银行,有两国的政府合办,有两国的银行合办,也有的外国商人和中国官僚买办合办。这种银行名义上是中外合办,实质上是一切仰外人的鼻息,几乎与帝国  相似文献   

9.
张季鸾致陈布雷函1940年2月20日机密(乙)第21087号张季鸾君(二月二十日发)来函抄呈钧阅职 陈布雷(印)谨呈到港半月,体气渐好。日人山崎,弟前日特与长谈一次(此人业已离港),颇可参考,兹摄要报告如下:(一)关于和战(甲)一般日本知识分子,现对中国表敬意,决不轻视。上层阶级,实际亦知必须与中国言和。(乙)多数已知拥汪为徒然,但形势已成,不能放弃。(丙)彼此次来港,今井曾托其查询国府有无言和之可能,彼盛称今井与武滕之明白(谓今井实军部之神经中枢,现任派遣军司令部第二及第四课长,与影佐作风背道…  相似文献   

10.
邱玉泉  周学文 《沧桑》2009,(2):33-33,46
新式买办商人最先接触到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他们附股投资洋商企业,亲自感受到了这种企业制度模式的优势,进而模仿借鉴洋行企业的组织形式,自行创办新式企业,仿效西方资本家的经营方式,建立中国人自己发起的近代新式企业。西方新式企业制度得以移植中国,买办商人在近代企业制度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序杭 《攀登》2000,(1):42-4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在多党合作的过程中,坚持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原则,是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党合作制的基本途径。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新阶段。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对多党合作制加以确认,这就为这一制度提供了宪法保障。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  相似文献   

12.
日本加藤繁先生所著,《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一书,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货币的一部著作,这部书今天看来在历史金银币的研究中,仍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中国货币史研究中也应占有它的应有的位置。作者加藤繁先生(1880-1946)毕生致力于中国经济史、货币史的研究,一生发表了大量论著,其用功之勤,功力之深,涉及之广,使用中国史料之娴熟,相信每一个读过他作品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于大正十五年(1926)作为东洋文库论丛之六,由东洋文库出版发行,昭和二年该著作获日本帝国…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买办的卑微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威 《史学月刊》2007,2(12):52-56,117
买办在近代中国新式企业活动中一直是一个活跃的也是最富有的群体。但买办一直"耻言身份",他们存在着一种卑微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出身有密切关系。这种心理的给买办们的事业带来极大影响,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正>民之赋役,不仅是一国理财之本,更为国家经济治理之途,故中国古代赋役之制始终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虽然古代赋役常被并称,但赋与役之间实有质的差异。就此观之,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研究则存在重赋轻役现象。如果再进一步聚焦中国古代役制,更能发现其诸多研究瓶颈。若欲推动役制研究的拓展,既需对中国古代役制的结构性检讨,亦应诉诸历代役制性质的再根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职役的再认识实为门径,它是中国古代役制研究再出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汪煦同志在本刊1980年第二期发表的《关于买办和买办制度》,是一篇内容充实的作品。文中谈到鸦片战争前到广州进行贸易的外国商人“不能留在广州过冬”。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和全文主旨无关,但是,这是一个没有弄清历史事实的说法。不但在  相似文献   

16.
"政府雇员制"是我国各级政府探索中的一项全新用人制度,它通过吸收非公务员身份的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公共管理与服务,有力冲击了政府的传统用人观念和行政理念,深化了我国人事制度改革,成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有益补充。但是,"政府雇员制"作为一项正在试行中的制度,其背后也出现了一些从法律制度到实际操作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讲是不完善的公务员制度所致。改革不健全的公务员制度,把政府雇员制作为公务员制改革的重要步骤也就成为政府雇员制和公务员制发展的长远之策。  相似文献   

17.
宗教对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姓制度是世界文明史上一种具有奇特性的等级制度,覆盖和渗透了印度社会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它虽产生于古代印度,但至今仍留存于印度社会,贯穿于印度人类生活的始终,成为印度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本文试图从宗教(尤其印度教)对种姓制的影响来探寻种姓制长期留存的原因。(一)宗教神话使种姓制的起源具有神圣性关于种性制的起源,学术界观点很多。如有“瓦尔那”论、职业论、种族论、宗教论、雅利安人家庭制度论、土著文化论等。作为一个历史现象,种性制的产生自然有其特定的社会条件。但印度最古…  相似文献   

18.
刘斌  张婷 《南方文物》2009,(1):99-107
1921年~1949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和初步发展期。短短的二十多年里,虽然期间还经历了8年抗战和4年内战.但是考古学却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笔者以为,推动这一时期考古学发展的,就国内而言,有一主一辅两支力量。主力军广为人知,是以李济、梁思永、裴文中等为主的学院派,他们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供职于专门或与之相关的研究机构(主要是中研院史语所.也包括地质调查所、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等),无论发掘还是研究,  相似文献   

19.
唐代进士科“止试策”考论——兼及“三场试”之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进士科“其初止试策”说始于唐 ,五代时又将之与“三场试”相联系 ,后世相沿 ,几为定论 ,然其说颇可质疑。贞观八年“诏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 ,其“试读”即口试之帖经。贞观二十二年进士科已有“文”、“策”两个试项。上元、仪凤年间进士科已有帖经 ,显庆四年也有试“表”、“箴”之先例 ,此外还有试“一小经”之“旧例”。永隆二年《条流诏》确立“二项 (场 )试”制度以前 ,已经存在着实际上的二项试 ;开元二十五年《条制诏》确立“三项 (场 )试”制度以前 ,也已存在着实际上的三项试。它们为最终形成诏令、确立制度提供了经验和基础。二诏所立试制不同 ,两相比较 ,尤能见其变化之脉络与重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爵制是秦汉时期比较重要的一项典章制度,与皇权、官僚制、礼制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来是史学界所关注的研究对象。但由于史料的缺乏,有关秦汉爵制的某些问题一直颇有争议。20世纪以来简牍的大量出土,为秦汉爵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相关研究掀起高潮。下面对秦汉爵制研究(主要限于大陆地区)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