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以陶器(尊)为切入点,通过探讨相关陶器的年代等问题,补充论证了前掌大墓地是西周早期殷遗墓地的观点;并通过对文字史料的分析,认为“任”姓“薛”氏与“史”氏存在密切关系,“薛”氏很可能是“史”氏的分族。西周早期的“薛侯”可能是生活在殷墟的“史”族(或其一支),随着商灭而被复封于“薛”,因此前掌大墓地不宜被称为“史”国封国墓地。  相似文献   

2.
1997年,新疆昭苏县一座被破坏的土墩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金银器、玛瑙器、玻璃器和丝织品等,当时的调查报告和其后的研究多认为该墓葬为西突厥遗存。本文通过对墓葬形制、葬俗以及出土遗物的形态和风格的研究,认为该墓葬应属于公元1-5世纪的游牧民族遗存。据文献记载,乌孙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活跃在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的广大区域。据此,该墓葬当属乌孙较晚阶段遗存。  相似文献   

3.
安徽屯溪土墩墓群自1959年发现以来,其年代和族属始终是长江下游商周考古研究的重点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对历年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简明扼要地论证了屯溪土墩墓群的年代为西周,八座墓的年代分别为西周早期、中期和晚期,屯溪土墩墓群的族属为於越,而屯溪一带有可能为越国早期都城所在。  相似文献   

4.
辛怡华等 《文博》2014,(2):26-28
石鼓山M3出土的"中臣尊鼎"铭内的"帝后",就是姜太公之女、武王之后邑姜。虽然在传世文献中并不多见西周王妃的事迹,但在青铜器铭文中有邑姜后妃的丰富记载,内容涉及到西周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的各个方面,这表明,王姜在周王室有一定的领导权。古文献把邑姜与周公、召公、太公等相比,表明她在周初是一位有相当政治影响力的人物。4号龛出现邑姜器物,并发现了墓葬中唯一一件陶器——高领袋足鬲,表明这个4号龛里的助葬器,是邑姜是以娘家人的身份,给墓主助葬的,恰恰说明了墓主与邑姜是一个家族,即墓主户氏家族属于姜姓。  相似文献   

5.
陈畅 《华夏考古》2019,(3):67-74
本文对鹤壁刘庄先商墓地出土鬲、豆、盆、夹砂罐等随葬陶器进行分类和排序,根据随葬品组合及其序列将墓地分为三期,通过和相关考古学文化进行对比,刘庄墓地一期至三期的年代,大体上和白燕四期文化、下七垣文化相当,刘庄墓地二至三期与东下冯文化二至三期年代相当、刘庄墓地二期与二里头文化二期年代相当。白燕四期文化与下七垣文化谱系陶鬲在墓地中并行发展。  相似文献   

6.
叶家山墓地的族属问题有较多的争议,本文从腰坑、墓向和头向、族徽与日名等三个方面就某些学者提出的"殷遗民说"提出商榷,并从文化因素等方面主张曾为姬姓周人。  相似文献   

7.
辉县琉璃阁墓地国别族属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宏 《中原文物》2008,(3):49-57
本文在众学者对琉璃阁墓地考证的基础上,从辉县所处地理位置与春秋中期到战国初年的政治形势,春秋辉县的"共"邑性质与两周归葬制度,琉璃阁东周墓地性质与埋葬方式,以及琉璃阁东周墓地器物组合与器型纹饰演变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对该墓地特别是甲乙二墓的年代、国别族属和墓主身份,提出了琉璃阁东周墓地作为卫国公室封于共城一宗族的归葬之地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舒城九里墩春秋墓的年代与族属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城九里墩春秋墓的时代,发掘报告认为与寿县蔡侯墓相当,若从鼎、簠、敦诸器的细部特征来看,似乎较蔡侯墓略早一些,下葬时间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墓内残存的部分青铜礼器,具有明显的楚文化风格和特征,说明墓主人与楚国和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该墓主的身份,发掘报告认为属于侯王一类的贵族阶层,很可能是群舒中某一位君主,可备一说。从其墓葬形制、规模、部分随葬器物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亦不能排除为吴国高级贵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1983年河南确山竹沟出土的窖藏铜器在学术界引起热烈的讨论,关于其国别、族属的争论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检讨了以往诸家之说,对这批铜器进行了新的考辨。  相似文献   

10.
由魏坚先生主编的<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①一书,是近年来集鲜卑考古发现与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著作,此书出版之后即成为研究鲜卑考古不可或缺的基础以及参考资料. 在书中第十章介绍了发现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一座墓葬--二里半墓葬,该墓葬由于遭到破坏,墓穴内尸骨不全,仅发现一根锁骨,及股骨一根,另外出土了铁鳆和灰陶罐各一件,文章最后认定这是一座北魏时期鲜卑墓葬.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87年蓟县张家园青铜礼器墓被发现以来,对于其年代和文化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分歧。分歧的根源在于对以蓟县围坊遗址三期和张家园遗址上层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截然不同。本文先从有关遗址的文化层上论述了张家园上层和围坊三期不存在叠压的地层关系;又从文化面貌上探讨了围坊三期和张家园上层的异同,从而为这两种遗存是“年代基本相当,具有文化谱系方面差别的两类遗存”的认识提供了依据。并提出了张家园遗址青铜礼器墓与本遗址张家园上层晚段遗址的关系密切,应属张家园上层的葬俗遗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过往认识辨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前掌大墓地年代的重新检视以及墓地性质的再分析,指出前掌大墓地并非学界一般认为的薛国遗存,而应是"史"国墓地,其很可能是商末弃商投周的殷遗"史"族在西周早期的封国。  相似文献   

13.
付琳 《华夏考古》2014,(1):72-84
本文通过对墓葬间层位关系的分析以及对墓葬中所出陶器和铜器的类型学研究,将前掌大墓地分为三期,并进一步论证墓地的主体年代为西周早期。  相似文献   

14.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长方形土坑竖穴墓32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料器等遗物200余件。根据出土遗物的形态特征判断,墓葬的年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是一处以秦文化为主体的墓葬群。  相似文献   

15.
呼和乌素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呼和乌素乡泉脑村东的一处山坡上,北距旗政府所在地土贵乌拉镇10公里.该墓地南靠山梁,北临呼和乌素河,地势南高北低.1995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11座,该墓地头向多为北向,墓葬均为单人葬,葬式为仰身直肢.墓葬内随葬品极少,一般置于头前或头龛之内,多以三件壶或三件罐为组合,个别墓内无随葬品,年代大体相当于西汉中期.鉴于随葬品均为陶器且种类单一,推测应是一处平民墓地①.本文通过对呼和乌素墓地出土人骨中C、N同位素比值的测定,初步探讨了该墓地古代居民的饮食结构,为进一步分析汉代内蒙古中南部居民的饮食结构与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李家坪遗址在白龙家流域的考古学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对《甘肃武都县大李家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作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并对该遗址的分期和文化性质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内蒙古多伦县小王力沟发现辽代贵妃家族墓葬,该发现入选为该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尽管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但一些问题仍有再探讨之必要。贵妃之祖信宁即割烈、讫列,但不是萧闼览、萧挞凛;贵妃之母并非魏国公主长寿奴;贵妃与圣宗之长女为燕哥,下嫁萧匹里即萧绍宗,平原公主并非圣宗长女;贵妃属于阿古只家族,与萧思温、承天太后并非一族;统和十九年(1001年)以罪降为贵妃的并不只此贵妃。  相似文献   

18.
关于山东滕州前掌大M3、M4的年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掌大M3、M4一直被认为是商代晚期墓葬,但是两墓出土的青铜銮铃、车辖和陶三足盘却是西周时期才出现的器物,M3有墓上建筑,且被M4打破,说明两墓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不可能为同时墓葬,综合其他遗物的年代分析,M3为西周初年墓葬,而M4则为西周中期早段墓葬。  相似文献   

19.
滕州前掌大墓地中随葬兵器的墓葬较多,特别是女性墓葬中随葬兵器的现象较之于其他地区更为多见亦罕见于海岱地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商末周初时女性社会地位较高和前掌大地处战事频繁的东夷重地有关,也许正因如此,前掌大墓地的女性生前可能参与作战。  相似文献   

20.
韦正 《考古》2012,(9):60-68,113
吐鲁番阿斯塔那M148、M233和阿斯塔那西区M408、M409等4座墓葬在发掘报告中被认为年代较晚。但通过将墓葬形制和随葬品与周边相关墓葬比较可见其年代或可早到十六国早期。在西晋甚至曹魏时期,汉式墓葬已在吐鲁番出现,且与河西敦煌、酒泉等地墓葬的面貌接近,或与当时历史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