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宁夏同心县城乘车向东,穿过沟壑相连的旱塬群山,一直向东。到达一个叫达郎顶的山头.旱塬的群山似乎走到了尽头。向北望去,一片开阔的平原尽收眼底,这就是同心县的东部平原重镇——下马关。  相似文献   

2.
随州文峰塔一号墓出土曾侯與编钟铭文记有吴伐楚之内容,此正是《左传·定公四年》所记之史事。铭文所记吴伐楚的路线是"西征南伐乃加于楚",结合《左传》记载,印证了吴军是沿淮河"西征",联合蔡国向西攻入方城,再会合唐国"南伐"而攻入楚郢都。此次吴攻楚路线的确定,进一步证明了春秋时期的楚郢都应位于襄宜平原一带。  相似文献   

3.
温凯  常川 《中国西藏》2008,(6):24-29
7月的卡贡,一片新绿。群山夹峙中,红色的澜沧江迤逦向南,淌过一座座掩映在葱郁树林里的安居新房、一片片阡陌纵横的肥沃田野、一条条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其间点缀着村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间或还有忙碌的大货车和摩托车绝尘而去,构成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生动而和谐的美好画卷。  相似文献   

4.
光绪《平远县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远县(今同心县)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属甘肃省固原直隶州,当时正是清军残酷镇压了席卷大西北,历时10年的回民起义之后。民国建立,废除府州之名,在省县之问设道。平远县于民国三年(1914)易名镇戎县,由固原直隶州改隶朔方道。民国十七年(1928)镇戎县又易名预旺县,1938年豫旺县治由下马关迁至同心城,易名同心县。  相似文献   

5.
现代都市人渴望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神圣净土,而西藏无疑是他们恒久的向往和期待。从陆路进藏有新藏、青藏、滇藏、川藏四线,再加上中国一尼泊尔一线,共有五条。在这五条进藏路线中,川藏线无疑是最危险的一条,但也是进藏路线中最美丽的一条。 川藏线从四川盆地的成都开始,一路西行海拔慢慢升高,穿过横  相似文献   

6.
《文物》1959,(2)
晋东南长子县西旺村,在1958年3月整修公路时,发現了一批文物,我会根据县里报告,于3月终赶往勘查。茲将勘查情况分述如下: 一西旺出土物与古墓群 1.地理环境:西旺村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上党平原之南,太晋公路(太原至晋城)经其东、往北到长治市尚不及五十里,从东北五里的乡所在地西南呈起地势,愈走愈下,形成稍有坡度的广闊平原。該村社員們在村北公路南侧不到二尺深的土內,发現銅鼎、銅簋各一件,陶鬲二件,貝五十枚,勘查时土层已被扰乱,但在其周围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阿拉善盟、河西走廊和腾格里沙漠的地理位置,历史时期休屠城与武威郡治的关系,匈奴入居河西走廊地区的几条沙漠绿洲路线的探讨,说明从阿拉善盟到河西走廊地区的古代沙漠绿洲路,是在当时政治形势、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以及民族迁徙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历史时期匈奴入居河西走廊地区的理想路线,即石羊河流域、额济纳河流域的两条古代沙漠绿洲路和北匈奴与南羌人的联络路线,也就是从阿拉善盟到河西走廊地区的三条古代沙漠绿洲路。  相似文献   

8.
汉水纵贯我国南北,连接黄河与长江两大母亲河,在考古学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廊道作用。通过对汉水流域已有的商代考古资料的梳理和文化因素对比分析,结合文献,探讨了商时期汉水在考古学文化南北交流、东西交流方面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以及汉水流域商代考古学文化交流的具体路线问题。作为文化交流的廊道,汉水流域商代考古学文化交流的路线主要有三条。第一条,商代前期文化在河南境内沿今天的京广线南下,由豫东南越过桐柏山到达鄂东北,经澴水、滠水及其附近进入盘龙城,继而南下到长江中游。第二条,以豫西、晋南为中心的二里冈文化沿渭河、洛河向西传播到渭河平原、陕东南地区,然后越过秦岭山间孔道,沿丹江、汉水向东南传播到鄂西北,至此开始出现两条分支路线,一条溯汉水南下到长江中游,另一条则逆汉水而上向西至汉水谷地。第三条,中原商文化在河南境内向南传播,很可能直接经由南阳盆地进入鄂西北地区,再沿丹江、汉水南下至长江中游。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从来都是双向互动的,通过以上三条路线,反方向的文化交流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9.
美丽富饶的三川土乡黄河,从各拉丹东南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后,跨雪山、过草地、穿峡谷、越平原,一路奔腾、一路欢歌,在冲出狭长幽深的积石峡后,便进入了一片平坦开阔的盆地,留下了一片富庶肥沃的土地,黄河北岸便是省内闻名的青海"小江南"——三川土族之乡。三川地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  相似文献   

10.
罗山是宁夏中部最高的山,原在同心县北部、吴忠市红寺堡移民开发区东南部。山之东为韦州平原,西为红寺堡平原,也是红柳沟与甜水河的分水岭。山体南北向延伸50公里,宽2~5公里。北段称大罗山,主峰海拔2624米。南段称小罗山,海拔2000米左右。1982年批准为自治区罗山自然保护区。今天的罗山,林木极少,草灌稀疏,  相似文献   

11.
晋南位于汾河下游,三面环山(北有霍山、东有太行山、西有吕粱山),中间是一片广阔肥沃的平原。汾水自北向南蜿蜒流过,两岸形成了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12.
五、元明时期战事元朝是封建社会持续发展的时期,今宁夏南北为元朝腹地,战争稀少。明朝晚期已进入封建社会的衰老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今宁夏南北设宁夏镇、固原镇。军镇之下,分别统领卫、所、关、堡环列兵戎。军镇为军政合一、屯防兼备的特殊行政区域。卫所军队,平时训练与屯田相结合,战时由明廷派总兵统一指挥。今太阳山地区的韦州、下马关为军事要冲地区,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战事十分频繁。每年秋季,三边总制都要调集兵力沿长城“防秋”。明代大力增修长城(边墙)堡寨和大量驻军屯田,成为一项重要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13.
城头山城墙、壕沟的营造及其所反映的聚落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位于澧阳平原的城头山史前古城,是距今6100多年前在一处平原低岗的东头筑造起来的,城头山聚落的原生地貌是一处西南——东北走向的小丘岗。澹水支流鞭子河从岗地西南逶迤而来,绕向岗东,并继续向东南方向流去,汇入澹水。澹水东去十来公里后南拐,最后汇入澧水。  相似文献   

14.
乌鸦山村墓葬位于吉林省镇赉县嘎什根乡乌鸦山村中心,东距嘎什根乡约20公里,南距四方坨子镇约10公里。乌鸦山村是嫩江平原上一处丘陵地带,当地村民集中居住在这片丘陵上。墓葬所处位置在丘陵的南坡,其南部为开阔的平原和湿地,现已被当地村民开垦为耕田(图一)。  相似文献   

15.
魏华  宋洋  Asha 《旅游》2013,(6):58-65
前些日子回到曾经匆匆路过而无暇久留的科罗拉多北部,随后又和朋友来了场沙漠峡谷区的自驾游,忽然觉得从雪山到沙漠,从雄壮到苍茫,从冰冷到炽热倒也不失为一条有趣的路线。从北(科罗拉多)到南(亚利桑那、犹他),这三个相邻州既共同拥有自由自然的气质,亦不失自己的特色。如果说科罗拉多以落基山脉的高山峻岭皑皑白雪直入人心,那亚利桑那和犹他南则是一番飞奔远去无止境的古老苍茫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6.
<正>东台堤东滨海平原是一片年轻的土地。它的西侧有几条沙冈,北起阜宁县以北的废黄河边,迤逦起伏于建湖、盐城、东台等县境,入海安境后与扬泰一带古长江北岸的东西向沙冈联接。这几条沙冈代表了新石器以后不同年代的古海岸线,天圣五年(1027年)筑成的范公堤就建筑在这最东一条沙冈,即东冈的冈脊上。在稍后的几十年中,范公堤向南北延筑,形成了北起阜宁,南达吕四的捍海大堤。堤东的平原地区则是其后,特别是明朝中叶以后淤积而成,大部分地面只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在范公  相似文献   

17.
周秭沫 《人物》2018,(7):20-20
在亚欧大陆东北部,狼林山脉与太白山脉南北向南贯穿,江南山脉与一众小型山脉向西延伸而出,构成了植被丰富的朝鲜半岛。70多年前,在这片土地之上,一条长达248公里的三八线被划分在半岛中央,成为南北两个国家泾渭分明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古方 《华夏考古》2007,(1):75-79
良渚文化玉器中,有一种玉器的玉质细腻纯净,透明度较高,颜色为黄绿和深浅不一的绿色。这类玉料的外观与江浙一带所产玉料截然不同,而与辽东半岛岫岩所产软玉极为相似。因此,良渚玉器部分玉料可能采源于辽东半岛。岫岩软玉的传输路线,是从辽东半岛南部沿海出发,渡过渤海海峡到达胶东半岛,再向西南入山东腹地,折向南到江苏北部进入良渚文化分布区。在这条玉材传送路线上起运输中转作用的,是辽东半岛的原始部落和以大汶口、龙山文化为代表的山东地区原始部落。  相似文献   

19.
初探牟尼沟     
在细雨霏霏中,我们驱车前往牟尼沟。从松潘县城出发,汽车沿岷江向南奔驰。车行17公里,从安宏镇过木桥,岔向通往牟尼沟的林区公路。这是一条盘旋曲折、凸凹不平、极难行走的简易公路。  相似文献   

20.
文成公主庙距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20公里。出结古镇向南,然后转向东南,趋向北,基本上要走一条环形路,柏油路面,交通便利。 在前往文成公主庙途中的一个峡谷地带,有一座水库。再往前走,出现了一个叉路口,继续前行即可到达囊谦和杂多二县。转向左行,进入一个山口,眼前的景致仿佛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只见满山遍野横亘挂着上千条经幡横幅,直从路旁挂到山巅。巍峨高大的山势.气势雄伟,真是一处世外仙境,灵山宝地,使人不由地产生了一丝亲和的感觉。绕过一个S形的山口往里走,便依次见到山脚下一排8个如意小塔,塔下一条小溪,淙淙流过,增加了这片土地的灵气。文成公主庙坐落在山跟下,依山傍水幽静而神圣,寺庙规模不算大,整个建筑依山而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