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何方 《文史博览》2006,(6):10-15
我在延安的生活有一大半是在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度过的。所以,我一直把抗大生活看成延安生活的缩影,谈延安生活的方声面面,也是主要拿抗大作依据的。  相似文献   

2.
我在延安的生活有一大半是在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度过的。所以,我一直把抗大生活看成延安生活的缩影,谈延安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主要拿抗大作依据的。整风抢救运动前的延安,可以用两句话来形容:一方面是紧张热烈的学习,一方面是欢乐而又清贫的生活。到共产主义有馒头吃也就行了抗大学员的津贴,是一个月一块钱。在陕甘宁边区,主要流通“边币”,但也还  相似文献   

3.
西安事变以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边区政府都到了延安。红军大学迁到延安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大是毛主席亲手创办的我  相似文献   

4.
每当我下部队参观连队俱乐部,看到年轻战士一个个生龙活虎地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就使我回忆起连队俱乐部的前身——50多年前我们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的“救亡室”活动。 1937年12月11日,我们几个北平流亡学生奔赴延安,兴高采烈地去抗大第三期招生处报到,立即被分配到第三大队第九队学习。当天,正赶上第九队召开全体学员大会,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5.
1938年七八月间,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对内称抗大六大队)全体同志由洛川去延安参加抗大学生毕业典礼。当时毕业的学员,多数奔赴抗日前线,少部分留在抗大总校工作。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家都高高兴兴走上新的岗位。  相似文献   

6.
艾思奇来到延安 1937年10月,金风送爽时节,艾思奇及周扬、何斡之、舒群一行从淞沪抗战之后的上海,来到了延安.毛泽东非常高兴地说:“噢!那个搞《大众哲学》的艾思奇,来了!”便命抗大首长罗瑞卿(抗大校长林彪正在抗战前线)召集抗大的学员,集合在府衙门大院,举行欢迎大会. 明丽的阳光,闪耀在延安古城.我们全校人员排班列队,席地坐在这个小广场.毛泽东来了.大家像往常的大集会一样,兴奋地轮流高唱着激动心弦的歌.  相似文献   

7.
《神州》2008,(11)
早在延安时期,聂凤智就是何鸣心目中的"英雄"。长征后抵达延安,聂凤智成了"抗大"的队长兼教员,而何鸣是女生队的学员。那时的何鸣年轻漂亮,作为老红  相似文献   

8.
一、延安记者要求"采访自由"事件1941年初夏,在延安清凉山上的一个窑洞,我的爱人田海燕带我拜见了博古。我们为何拜访博古呢?这需要作点背景介绍。我的爱人田海燕,是四川泸州人。上个世纪30年代,他离开家乡到上海求学,进入中国医学院习中医。"七七事变"后,他通过邹韬奋先生介绍到了延安,先在抗大(四期)学习,毕业后先后在抗大政治部、新华社、《新中华报》工作。194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创刊,  相似文献   

9.
我于1939年7月到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这已是抗大第五期了,我被编在第二大队六队。每周有军事、政治、文化课。"党的建设"课是由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胡耀邦同志来讲,每个星期半天。胡耀邦同志每次总是在我们早饭后,骑着一匹大洋马(从日军手中缴获的军用马匹,个头很高)来讲课,到午饭前下课,他骑马回去。抗大各队的课堂,都是露天的。我们队的课  相似文献   

10.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6,(6)
正1936年6月1日,为培养补充抗日军政干部,提高红军自身的战略技术水平,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在陕北瓦窑堡创立。同日,第一期学员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1945年8月,随着抗战胜利,抗大完成了历史使命。10月,原抗大总校一部分教职员工和学员奉中央军委命令向东北  相似文献   

11.
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位于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1940年,为减轻陕甘宁边区和延安的经济负担,贯彻教育与战争相结合的原则,继续发展国防教育事业,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由延安挺进敌后,同年11月到达邢台县浆水镇办...  相似文献   

12.
李向东 《百年潮》2004,(9):48-55
陈明扮演的伯夏吸引了丁玲 1937年5月初,陈明从山西太原经西安来到延安,成为抗大十三队的一名学员.那一年他正好20岁,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勃勃生气.  相似文献   

13.
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以太行山、太岳山为依托的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从1939年1月至1945年10月,抗大总校、抗大第一分校、抗大第六分校、抗大太岳分校、抗大太行分校、抗大太岳陆军中学先后在山西晋东南,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山西各级地方抗日民族政权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对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抗大总校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在陕北瓦窑堡成立,1937年1月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她是  相似文献   

14.
陈斌 《铁军》2023,(2):24-25
<正>2022年正值抗大九分校诞生80周年。11月18日,蒙蒙细雨结伴丝丝冷风不紧不慢地下着,抗大九分校纪念馆周围绿树环抱,菊花一片,在雨珠的滋润下显得翠绿鲜艳、淡雅清香。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抗大九分校纪念馆。跨进经历百年沧桑,记录启东光辉斗争历史的四合院,站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的牌匾下,作为新四军传承部队曾经的一员,睹物思源,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了80年前,耳边仿佛隐隐响起金戈铁马之中的冲锋号。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为专门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而成立的学校。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36年6月的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部设在延安,简称“抗大”。此后又相继在全国其它抗日根据地开办了分校。  相似文献   

16.
马良骏,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之后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五军团团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师师长、红西路军回民支队司令员。西路军失败后被俘,经党营救回到延安。他曾在抗大学习,在关押审查期间被秘密处死。一位当年在抗大工作的知情者说:"有人说马良骏是叛徒,有争议,还是被杀害了。"一马良骏被说成叛徒,公开出版的著作有:徐向前元帅的回忆录《历史的回顾》(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在西路军的建制序列中,在回民支队司令员马良骏名字后面的括号  相似文献   

17.
1938年秋,我从炮火纷飞的华北敌后回到延安,仍在原单位陕甘宁边区文协从事文艺工作,但是前线的战斗生活对我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我无法遏制自己拿起枪来和敌人直接战斗的要求。于是就向当时“抗大”的副校长罗瑞卿同志申请到抗大当一名学员。罗瑞卿并没有立即答应,他说:“这件事我还需要和中央组织部商量一下”。过了些时,才得到通知,说已批准了我的请求,决定我到抗大三大队二队入学。同我前后在三大队学习的有3个文艺界的熟人,就是吕班、裴东篱和荏荪。由于我们这4个人都是搞文艺的,每逢队上开晚会的时候,少不了要我们出…  相似文献   

18.
《百年潮》2020,(4)
正1927年10月13日,吴奇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吴家牌坊的一个书香门第。1944年,新四军抗大第九分校副校长冯定推荐其进入抗大五分校,从此吴奇走上了革命道路。一吴奇在抗大五分校知识青年学员班学习期间,因日伪"扫荡"随分校辗转多地,生活十分艰辛,但既是学员又是校后勤处会计的吴奇却毫不在意。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吴奇随新四军第三师北上,任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2020,(6)
正杨光,1924年12月17日生,1938年3月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进入晋察冀边区第一中学学习,1942年进入抗大二分校附属中学学习,1943年7月进入抗大七分校二大队八队学习,离休前任兰州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43年7月,我们1000多名学员从晋察冀边区回到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后奉命驻扎在甘肃省华池县豹子川,被编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七分校二大队。这里山大沟深,森林茂密、地势广阔,人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无数军民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枚珍贵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学员毕业证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折射出了延安时期抗大革命传统的独特内涵,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各族人民坚持抗战,前赴后继的战斗历程。笔者因工作之便,得见这枚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毕业证章(图一),该证章呈圆形,直径3.2、厚0.1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