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献》2014,(5)
<正>叶德辉(1864-1927)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学者与藏书家。其学涉四部,读书有题跋的习惯,"凡读一书,必知作者意旨之所在。既知其意旨之所在矣,如日久未之温习,则必依稀惝怳,日知而月忘。故余于所读之书,必于馀幅笔记数语,或论本书之得失,或辨两刻之异同"~①。这些题跋,基本已被《叶德辉集》收录。笔者最近在国家图书馆发现叶德辉题跋九则、序一篇、诗一首、传一篇与书信两通,在湖南图书馆和苏州图书馆善本中发现叶德辉题跋各一则,这些诗文均未为《叶德辉集》及有关叶氏辑佚之作收录,也未见其他著述征引。现按四部顺序辑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叶德辉是清末民初的文献学家,其所致力包括藏书建设,藏书目录编制、读书题跋撰写、书史研究、藏书经验总结、前人书目考证纠正和订补等,并延伸到图书刊刻领域。叶德辉一生共刊刻超过百种图书。除刊刻内容严肃及与本人学术喜好相关的图书,还刊刻游艺、房中等流传甚少的书籍,其刻书几乎没有禁区。他不仅重视刊刻个人着述与家集,也重视刊刻海内外未经传刻或罕见之本,於保存文献、羽翼学术,居功至伟。叶德辉亦精於校勘之学,一些孤本文献赖其力得以保存。故叶德辉不愧为清末民初具有代表性的刻书家.其贡献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3.
郭旭 《贵阳文史》2009,(4):43-44
在中国近代史上。叶德辉可算是一个著名人物。他既是著名学者,是藏书家和出版家,又是政治上一贯持保守立场的著名士绅.早年反对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终于在暴风骤雨式的工农革命运动中遭到镇压。于1927年4月11日被枪决。  相似文献   

4.
《四部丛刊》是近代名的善本丛书,它是在张元济的盛情号召以及学术版本目录名流的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一套大型丛书。当我们在盛赞张元济对这套丛书的功劳时,往往也忽略了其他参与为这套丛书的完成所付出的汗水,叶德辉就是其中一个被忽略的参与。叶德辉是近代名的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和刻书家,与张元济的私交甚笃,故当张元济号召刊印《四部丛刊》时,叶德辉即刻响应,并积极参与了刊印的工作。撰写本的目的,是要揭示其中一位积极参与——叶德辉——在这项活动中的工作与贡献。  相似文献   

5.
近代湖南区域文化与戊戌新旧之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中国近代明确的新旧之分,即“新党”、“旧党”等群体认同词汇的频繁出现,大约即在戊戌变法前后,在新政推行较早的湖南,新旧之分在光绪二十三年末似已基本确定。叶德辉在那年底的《与石醉六书》中,已开始大肆攻击梁启超在湖南传播公羊学,他在后来刊印的信末按语中说...  相似文献   

6.
叶德辉(1864-1927)字焕彬,号直山,一号郋园,湖南长沙入.近代著名藏书家、经学家.笔者近日在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现叶德辉写给弟子杨树达的书信集<郋园手札>一部,共有手札十通.另附有吴庆坻致杨树达书、王国维致马幼渔书各一通;末附邵瑞彭跋一则、孙人和题词一阙、高步瀛题诗一首.系1927年叶德辉去世后杨树达裱装珍藏.后几经曲折,该手札为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所有.  相似文献   

7.
《古泉杂咏》是清末叶德辉所著的《论泉》绝句集,共有200多首,读来颇长见识。近日读到其中一首诗:“布泉径寸字针悬,鼓铸难忘居摄年;传语深闺消息好,佩来个个是男钱。”笔者很是奇怪,钱币难道也有男、女之分?  相似文献   

8.
沈俊平 《文献》2001,(1):208-220
一 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也作焕彬),号直山,一号郋园.先世乃江苏吴县人.清咸丰中,太平军进至江苏时,其父叶肇浚举家迁居长沙,叶德辉后捐得湘潭县籍,遂为湘潭县人.光绪六年(1880)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  相似文献   

9.
湖南湘潭地主楊鈞(楊度之弟)所作《草堂之灵》(共16卷,线装4册)一书,记录了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的一些情况。从书中可以看出,还在1926年春间,湖南农民协会不仅控制了广大乡村,而且还进入了长沙等中心城市,随时“狂奔街市,口吹号笛,手持戈矛,登屋捕人(豪绅)”。如叶德辉、曾廉等许多著名豪绅,都在此时被捕杀。作者记载1927年春末回到湘潭时所见的情况称:“情形大异往  相似文献   

10.
李烨 《文献》2005,(3):92-98
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号郋园,又号直山.祖籍江苏吴县.太平天国时,其父叶雨村始迁居湖南,占籍长沙(后叶德辉读书岳麓书院时,又买了个湘潭县籍).叶德辉即出生于长沙,故自称是"半吴半楚之人".喜藏书,其"观古堂"藏书达20多万卷.所著及校刻书百余种,代表作有<书林清话>、<六书古微>等,汇编校刻有<观古堂汇刻书>等.是我国近代著名藏书家、经学家、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  相似文献   

11.
论康有为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康有为目录学思想陈耀盛清代金榜说:“《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形象地指出,清代士子咸视版本、目录之学为身心胜命之事。的确,目录学在乾嘉年间,成为显学。但这种显学是囿于传统经史典籍等的考据的。清末“国命危阽”,近...  相似文献   

12.
说校勘四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三一年,陈援老在其所著《校勘学释例》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校勘四法”,即“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这是陈援老通过自己的校勘实践,对我国历史上传统校勘方法的科学总结。对比一九一一年叶德辉在其所著《藏书十约》中提出的“死校”、“活校”法,陈援老的“校勘四法”不仅方法缜密,而且内涵丰富,它实际已包含着对校勘内容、校勘工作性质,以及校勘工作程序的科学规定,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四法”一经提出,即广为学界所接受,时至今日,仍有其广泛影响。不过,从目前看,凡讲“校勘四法”,大抵以仅仅视其为单纯的方法的为多,而发掘其丰富内涵的却寥若  相似文献   

13.
正晚清的长沙坡子街头,常能见到一位身着长衫的大胡子瘦高个,流连于戏园,出入于火宫殿。道旁的行人指指点点,"叶麻子又出来溜达了"。这满脸络腮胡子的精瘦老头便是大名鼎鼎的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当时名闻天下的长沙客。在为自己六十大寿而作的文章中,叶德辉这样写道:"数十年轰轰烈烈,天子不得臣,国人皆欲杀,海内诵其著述,  相似文献   

14.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四川绵竹县人。自幼聪颖,勤奋好学。1875年,四川学政张之洞在成都创办尊经书院,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书院,深得张之洞的赏识。杨锐参加尊经书院考试的试卷,已由重庆市博物馆征集收藏。原试卷装订成册,封面上篆书“杨叔峤先生会课遗墨”九字。扉页上抄录有叶德辉、易顺鼎对杨锐的挽诗及注释。现将原试卷略加标点依次抄录于下,挽诗及注释,因与本文无关,故不录。  相似文献   

15.
孙吴政权铸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等。据传书者为书法家皇象。这一说法源自叶德辉《古泉杂咏》中的这首咏吴泉诗。  相似文献   

16.
辑佚是将久已散佚的书,见载于其他书籍中的一句一段辑录出来,再加以编辑,复为原书。辑佚这门工作开始于何时,据章学诚《校雠通义》卷一“补郑篇”所说:“昔王应麟以《易》学独传王弼,《尚书》止存《伪孔传》,乃采郑玄《易》注、《书》注之见于群书者,为《郑氏周易》、《郑氏尚书注》。又以四家之诗,独《毛传》不亡,乃采三家诗说之见于群书者,为《三家诗考》。嗣后好古之士,踵其成法,往往缀辑逸文,搜罗略编。”章学诚此说认为辑佚古籍工作,是开始于南宋时王应麟。但是在王应麟以前的辑本古书,不是没有,还是很多;所以叶德辉的《书林清话》中有“辑刻古书不始于王应麟”一条,他例举  相似文献   

17.
(一)《书林清话》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书史。作者叶德辉(1864—1927年),字焕彬,号直山,一号郋园,原籍江苏吴县,从其父叶雨村起迁居长沙,后以湘潭为籍。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官吏部主事,旋即返里为劣绅,干预乡曲。在政治上,他一贯敌视进步,反对改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代表性的封建顽固派。在戊戌变法期间,他因攻击康有为、梁  相似文献   

18.
一次看望顾德辉先生时,他提及其父——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1936年西安事变前夕动员张学良将军抗日的史实。当笔者再次来到古城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文物保护单位顾颉刚故居拜访身体尚为清健的顾德辉先生时,老人深情地对我说:"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我还在北平育英中学  相似文献   

19.
版本学概说     
关于版本学这个名词,比目录学要后起一点,考究版本大概从明朝末年才开始的。第一部专门研究版本的著作,是清末长沙叶德辉做的《书林清话》。到现在讲版本的还脱不出它的范围,现在介绍几部研究版本的重要著作。 1.书朴清话十卷 叶德辉自刻本、石印本、铅印本,有余话校补等。 2.论书绝句 杨守敬 上海古籍出版社印本。 3.留真谱 同上,木刻本,这是最早的书影。 4.中国书史 刘国钧 铅印本,这是北大图书馆系的讲义,刘氏还有简明的有关版本学的小册子。 5.古书版本常谈 毛春翔 上海古籍出版社印本。  相似文献   

20.
刘明钢 《文史精华》2004,(10):40-47
任弼时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全党享有很高的威望。他为人正直,公道正派,不论是在湘赣苏区的“肃反”运动、长征途中,还是在莫斯科任共产国际代表负责人时、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他都是坚持真理,爱护干部,致使王明、张国焘、康生一伙惧怕他,而广大干部群众非常尊敬,爱戴他,亲切地称他为“我们党内的妈妈”。详情请读《“党内的妈妈”任弼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