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的婚姻家庭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则是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而产生的亲属间的社会生活组织。可以说,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而家庭则是缔结婚姻的结果,二者有密切关系。婚姻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着复杂的社会内容,其中既有物质生活的社会关系,也包含了思想、精神方面的社会关系。婚姻与家庭,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2.
婚姻是男女结合共同生活的一种社会现象,涉及到家庭、社会和人类发展多个方面,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建政之后对此十分重视,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本文主要依据中共中央在苏区、在根据地发布的四次婚姻条例为例,比较分析其中的不同,探析婚姻政策,了解其变迁。  相似文献   

3.
试析元代妇女在法律中的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 ,随着“在室”与“出嫁”和良贱之别的身份变化而不同。本文根据妇女身份的不同变化 ,比照唐宋法律 ,从家庭伦常关系、夫妻间的人格关系、婚姻的缔结、财产继承权、犯罪的处罚、离婚与再嫁等几个方面考察分析了元代妇女在法律中的地位。揭示出元代法律的蒙汉杂糅性和妇女法律地位的多元性、渐变性特色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习惯法主要在少数民族的婚姻、继承等方面发挥社会调节作用。柯尔克孜族历史悠久,曾受多种文化影响但又保持了较强的独立性,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丰富的独特习惯规则,特别是在家庭、婚姻、亲属、继承等民事制度方面颇具特色。研究柯尔克孜族民事习惯法的历史及现状,能够为中国习惯法的研究贡献力量,为新疆民族区域自治的立法、执法以及司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试论美国奴隶制时期的黑人家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志杰 《史学集刊》2006,1(1):53-59,96
生活在美国奴隶制下的黑人奴隶被看作主人的财产,其婚姻和家庭没有法律保障,但黑人在特殊的生存环境中并未放弃这种最基本的权利,他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家庭生活并形成了奴隶制度下特有的家庭观念。黑人在家庭中找到一种群体归宿感和个体身份,家庭生活是黑人奴隶在奴役和剥削下得以生存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乱伦禁忌在先秦时期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即"同姓不婚"与"族内异姓婚姻禁忌"."同姓不婚"要求人们在缔结婚姻关系时首先考虑"取妻避其同姓",而"族内异姓婚姻禁忌"则旨在排除家庭内部男性与其庶母、兄弟之妻、子妇等女性成员发生婚姻或两性关系的可能.这两种乱伦禁忌的区别仅仅在于形式方面,在功能方面它们都具有防止家庭分裂、维护家庭稳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初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以及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使我国民初妇女的婚姻法律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妇女的婚姻法律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反映。妇女婚姻法律地位的提高与当时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及思想文化的变迁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8.
杨琳 《北方文物》2017,(2):108-111
金朝婚姻习惯法萌芽于生女真中完颜部落的氏族习惯,通过对金朝婚姻习惯法发展轨迹的考察,在金朝婚姻习惯法与制定法的互动中,一方面习惯法作为一种普遍的法律渊源,在金朝法律制度发展中并不是完全游离于制定法之外,金朝有遵循"旧俗"的传统,部分习惯法得到了承继和默许并进入到制定法中;另一方面伴随"崇儒重道"之策的逐步建立,金朝统治者裁夺改变了与儒家法律思想不吻合的部分婚姻习惯法,既体现了"法自君出"的时代烙印,也体现了金朝政权对于儒家思想的法律运用和认同。  相似文献   

9.
清代的嫁妆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娘家陪送的财物,亦称“嫁装”、“妆奁”、“嫁资”等。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本文拟从嫁妆问题入手,探讨清代贫富家庭的嫁妆差异、嫁妆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以及由嫁妆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一清代嫁妆可分为生活用品和不动产两类。其中,生活用品是嫁妆最基本…  相似文献   

10.
崔瑾 《沧桑》2014,(6):46-49
清末民初,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封建帝制的垮台,以及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传统婚姻观念开始出现新气象,在婚姻目的、婚姻主权、家庭关系等方面都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同时,清末民初婚变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在构建自由平等的婚姻生活,促进人们思想解放以及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是一种特殊的普遍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婚姻是男女两性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即为法律或社会风俗习惯所承认的、男女两性结合为夫妻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是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形成的一定范围内的亲属共同生活的社会单位。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家庭是婚姻成立的结果。人类各种婚姻家庭的依次更替,总是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生变革的必然结果。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靠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及客观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两种生产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人类自身的生产是决定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在自身的生产过程中结成了一定的婚姻和家庭关系。这种婚姻家庭关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之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婚姻家庭也随之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各民族文化也自有特色。少数民族婚姻家庭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2.
陈永国 《北方文物》2012,(1):50-52,57
古代蒙古人较早地在家庭生活中确立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由于男子在家庭中的支配性作用,人们开始以父系血缘计算家族关系。蒙古人的婚姻习俗是丰富多彩的,古代蒙古族妇女在政治、经济以及家庭生活中都享有着受人尊敬的地位,蒙古人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游牧兼狩猎。  相似文献   

13.
试论古代罗马人的有夫权婚姻和无夫权婚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论古代罗马人的有夫权婚姻和无夫权婚姻吴藜婚姻是人们为了组成家庭,沿续人类种族和社会所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行为。古代罗马人的婚姻形式--有夫权婚姻(matrimoniumcummanu)和无夫权婚姻(matrimoniumsinemanu),在人...  相似文献   

14.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在原始民族中间存在着一套决定两性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的规矩.”①婚姻作为最重要的人生礼仪之一,受到家庭、家族和社会的关注.由于时代和地区的不同,婚姻形态、婚姻礼仪在传承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各个民族的婚姻有着各自的特色.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省互助县境内居住着汉、藏、土、回等民族,其中汉族和土族占多数.各民族在长期的大杂居、小聚居中,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相互摄取、相互影响,多元合一,又和而不同.汉族和土族的婚嫁习俗呈现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古清娜 《神州》2013,(33):229-230
我国边境少数民族聚集众多,边境两侧同民族内通婚情况频繁,除了民族习惯婚的历史外,法律上对于涉外婚姻的规定并不适用于边境跨境婚姻规制,这造成边境地区大量非法婚姻的存在。笔者通过位于广西那坡县平孟镇中越边境贸易口岸田野调查,考察在国家边界影响下的跨国民族婚姻的特殊性,通过对这类婚姻的实证分析,为解决此类婚姻问题的法律管理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西藏的婚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仪式的某些部分正在变得过时,人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是对他们社区文化日益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探讨安多热贡一个藏族社区的择偶与相亲,这是婚姻的初步阶段。一方面,本文为配偶选择和配对提供了详细的背景框架,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描绘出婚前习俗的完整图景。因为在这里,大多数婚姻都是从夫婚姻,这意味着男性的家庭在配偶的选择和相亲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而女性的家庭则扮演着被动的角色。因此,本文的讨论重点是父系婚姻习俗。  相似文献   

17.
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档案、民国报刊、口述历史访谈、留守妻子传记及其他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以20世纪30-50年代福建泉州华侨婚姻为例,分析了华侨家庭留守妇女婚姻的缔结、维持、离婚、重婚以及婚外情等婚姻状况,探讨了国际移民对留守妇女婚姻生活的影响和华侨婚姻中的两性关系。本文认为,受到国际移民和侨乡发展的影响和冲击,华侨婚姻呈现出多元性,婚姻状况因华侨夫妇的不同境况而异。华侨婚姻是中国传统父权制婚姻在国际移民过程中的变异体,保留了父权制婚姻的一些特征,同时国际移民重新分配华侨夫妇的社会经济家庭责任,留守妇女往往要承担传统意义上属于丈夫的社会经济和家庭责任,她们的婚姻生活品质和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婚姻家庭的维持依赖各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包括妻子的智慧、能力、坚忍和牺牲。  相似文献   

18.
古代婚姻家庭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以及对它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的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人类婚姻家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人们开始认识到,一夫一妻制婚姻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并不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有的,婚姻和家庭都经历了顺序相承的几个发展阶段。摩尔根建立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一个多世纪以前,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发表了他的世界名著《古代社会》。他以大量的实际材料,论证了人类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确定了人类婚姻和家庭发展的顺序演进形式,即: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群婚家庭)——对偶家庭——父权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上个世纪末,居住在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地区的尼夫赫族,仍然保留着完全的群婚形式。而且,他们的这种群婚形式“跟夏威夷人的‘普那路亚’婚姻,即跟群婚的最发展最典型  相似文献   

20.
李慧 《神州》2012,(18):8
简·奥斯汀与张爱玲虽然处于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但二者小说都以描写爱情婚姻题材见长,同样作为知名女性作家,二者都擅长刻画女性、婚姻和家庭,洞察男女之间情爱的表象和本质。本文拟从人物形象、婚恋观以及讽刺方面入手,分析简奥斯汀与张爱玲的"异"与"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