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州》2007,(8)
这是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黎明时分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1949年4月18日深夜,军务局长俞济时匆忙送给蒋介石一份电报,电报中写道:"新华社4月18日电驻上海浦  相似文献   

2.
1937年12月2日下午,杨虎城将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二纬路一号,开始受到软禁。从此,将军屈受囚禁达12年之久,个中遭受的残酷折磨和几次的秘密转移,及至最后与其他5人遭到暗杀,其真相鲜为人知。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的发动者之一张学良,是最先遭到了蒋介石的扣押。杨虎城没有去南京,最后则被迫交出兵权,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出国考察”。 “七·七事变”后,杨虎城在国外急于回国参加抗日,几次电报蒋介石,没有获准。后来通过宋子文从中转请,蒋介石始同意杨虎城回国。从这时起,一个大阴谋就开始  相似文献   

3.
杨雨青 《纵横》2009,(5):22-24
在台北“国史馆”收藏的蒋介石档案中,有蒋介石命亲信根据自己日记编写的事略稿本,其真实性已经为蒋介石日记原稿所证明,而其收录的与日记相关记载有直接关系的电报、手令、信函等文件,则大大丰富和拓展了蒋介石日记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致张学良命令其对日不抵抗的电文,称"铣"电;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表致蒋介石的电报,声明其支持对日妥协的政策,史称"艳"电。为什么把这些电报称为"铣"电、"艳"电?这缘于我国早期电报韵目代日的日期特殊表示法。铣代表16日,艳代表29日。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电报技术传到中国。汉字不是字母文字,不便于收发电文,就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码。考虑到1万个汉  相似文献   

5.
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国大地只剩下国民党与共产党两大武装力量,国共关系如何发展,引起国内外关注。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给延安发来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同时,电令驻延安的国民党军队联络参谋,当面探问毛泽东的答复意见。中共中央判断,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决心已下,这个电报不过出于两项目的:一个是借口毛泽东不去重庆,将战争责任嫁祸于共产党;如果毛泽东去谈判就给予共产党几个部长席位,迫使共产党交出军队,而后予以消灭;另一目的,就是利用谈判拖延时间,以便调兵抢占沦陷区地盘。8月16日,毛泽东电复蒋介石:朱德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  相似文献   

6.
正孙中山与蒋介石的关系,是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存在分歧意见。现据奉化掌握的孙中山给蒋介石的题词、电报和信件、文章等资料,试作一番探索。题词孙中山给蒋介石的题词,有10余幅之多,可谓无出其右。其中有的是应蒋介石之请,有的是孙中山主动题赠。数量最多的是给蒋母的题词,竟有7幅之多。一次性题词最多的是1923年1月20日,一共题  相似文献   

7.
飞扬 《文史月刊》2011,(9):72-73
在军阀混战时期,蒋介石的兵力并不占优势,但他却能频频获胜。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他成功地运用电报破译这一当时的先进科技,能够随时掌握战场上的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8.
在浦东重建人民武装队伍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为应对全国人民希望国家走上和平建设道路的强烈呼声,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玩弄反革命两手策略:一面调兵遣将,积极进行全面内战的准备,图消灭人民革命力量;一面假作姿态,连发三份电报邀请毛泽东主席赴重庆谈判。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蒋介石积极准备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即发动内战,以便消灭共产党。中共中央针对此局势,准备以不变应万变。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发表了《蒋介石在挑动内战》的声明,与蒋介石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然而,第二天即8月14日,蒋介石却出人意料地向延安发来电报,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共商国是。为了弄清蒋的意图,毛泽东找来李克农,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相似文献   

10.
十余份1945年至1947年间的国民政府机密电报证实,中国政府曾在抗战胜利初期,秘密网罗被俘日本原子弹专家,尝试原子弹研制工作。蒋介石还延聘著名科学家吴大猷、郑华炽、曾昭抡、华罗庚等十余人,成立"原子能研究委员会",复又筹组"中央原子物理研究所",积极部署原子弹研制方案,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研制原子弹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共关系如何发展势必引起国内外关注。8月14日,蒋介石给延安发来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同时电令驻延安的国民党军队联络参谋当面探问毛泽东的答复意见。  相似文献   

12.
1935年国民党内的倒汪迎胡暗潮——读台湾所藏胡汉民旅欧期间往来电报杨天石1931年2月,蒋介石软禁胡汉民,自此,出现宁、粤分裂局面。同年,发生“九·一八”事变,蒋介石被迫释放胡汉民。不久,胡汉民定居香港,领导以两广等省地方当局为代表的“西南派”,秘...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与四联总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伍野春  阮荣 《民国档案》2001,1(4):90-94
四联总处是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的简称,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成立的四行联合办事机构,经过改组在1939年10月开始成为蒋介石直接控制的金融经济管制机构。蒋介石通过四联总处为维系抗日战争中、后期的金融经济免于崩溃做了各种努力,并对金融业进行了一系列管制和重大改革。本通过收集到的四联总处和财政部档案中蒋介石的手令、面谕和电报等,对蒋介石如何掌握四联总处,又如何通过四联总处实现金融管制试作述评。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的两次下野1933年12月11日,蒋介石又一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这是蒋介石第三次成为《时代》的封面人物。第一次是在1927年4月4日,第二次是在1931年10月26日。有意思的是,对于蒋介石来说,前两次成为封面人物并不是好兆头,随之而来的都是黯然下野。第一次下野,自1927年8月13日至1928年1月4日。蒋介石在1927年  相似文献   

15.
西安事变的突发,出乎中共与共产国际及斯大林的意外。如何解决事变成为迫在眉睫之事。在陕北的毛泽东立即给斯大林发去电报,表示联合张、杨积极推动抗日反蒋;正在莫斯科的王明则提出了立即枪毙蒋介石的主张,同时共产国际也有不同意见。斯大林出于苏联利益的考虑,与中共电文交驰,力促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与蒋介石结成抗日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1月,由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史资料》第十一辑,刊登了钱俊瑞的《皖南惨变记》(节录),首次公布了1941年1月10日,正值皖南事变最困窘的时刻,新四军叶挺军长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的石井坑,向蒋介石发了一封请蒋解皖南之围的电报。据线俊瑞回忆:当时叶挺手草一电稿,交秘书处拍到延安给毛泽东,请其转发蒋介石(叶当时与重庆无从直接通电),钱回忆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他毕生基本不享用烟酒。但,凡事皆有例外。有一次,蒋介石为做和事佬,竞喝得酩酊大醉。据有关史料显示。这是蒋介石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大醉。要想弄清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孔祥熙三气阎锡山说起。  相似文献   

18.
1936年12目,西安城内风云突变,毛泽东在窑洞里接到张学良的电报。“蒋介石被扣了”,是战?是和?中共中央高瞻远瞩,主力红军尚未洗去征尘,即奉命秘密南下,与东北军、西北军结成三位一体的战略态势,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红军主力秘密南下》使你重睹这一恢弘的历史瞬间。  相似文献   

19.
李毅 《文史春秋》2005,(1):44-45
1949年9月,云南即将解放。蒋介石得到军统云南站站长沈醉的请示电报,回电时就八个字:“情有可原,罪无可逭。”蒋介石肯定了90名进步人士做出的事有点过份,但死罪难免。逭是逃跑,回避之意,“无逭”即不能放,该杀。《尚书》中有“自作孽,不可逭”,意思是自己做了坏事,不能逃避。正好当时密电收发先送云南省主席卢汉手中,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之后,阎锡山执掌了山西的军政大权。为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其既得利益,并同蒋介石等大军阀争夺地盘,在积极扩充军队的同时,对各地的军事、政治信息也十分关注。鉴于当时山西只有军电局管理的有线电话和电报,而电报也是用电话机传送(发方把电文译码后,在电话机上念电码,收方收到密码再译出电文),而没有电话线路的地方就无法传送,通信设施非常落后,难以适应阎锡山的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