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1938年5月上旬,在武昌,我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看秘书长张厉生,没有经过通报,我就直接进了他的办公室。张穿着灰色花呢中山装,同另一个穿着草黄色军装的人,像似已谈完了工作随便谈谈的样子。张就把我向穿草黄色军装的人介绍说:“里特,他姓陈。”(我在留法同学中,年龄比较小,他们都叫我的名字。)张接着说:“他也是20年代的老加马拉的”(留法老同学之一),接着他又向我介绍说:“他是周恩来,政治部的副部长,他的名字是为我们老加马拉的所熟悉的。”我就同周恩来拉拉手说:“久仰,久仰。”周问我:“你是什么时候去法国的?”我说:…  相似文献   

2.
曹晋杰 《铁军》2016,(12):21-23
今年是西安事变80周年,西安事变是国共内战向合作抗日的历史转折点,周恩来和张学良是事变中的关键人物。现刊发曹晋杰同志的文章,以资纪念。周恩来秘密会见张学良,达成逼蒋抗日口头协议1936年4月9日之夜,在延安清凉山下的天主教堂,周恩来与张学良初次会见。两人一见面,张学良便紧握着周恩来的双手,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你一定是周先生,久仰!久仰!"周恩来一听忙说:"张将军,好眼力啊!"张学良谦逊地说:"不,不!谁人不晓共产党著名的美髯公啊!"说罢,大笑不止。周恩来见张学良如此豪爽,不无感慨地说:"初次相见,有着一种故人相见的亲切感。"张学良听了一愣。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同美国记者斯诺的交往,始于1936年7月8日。这一天,周恩来从陕北安塞到谭家营陕北省委去,途中遇到了从北平来苏区访问的斯诺。这一次见面,周恩来给斯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在《西行漫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因此,周恩来给我的印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却较少有人了解他的军事才能和他在这方面的贡献。1922年周就说:“没有革命军,军阀是打不倒的。”几十年后毛泽东说,第一个做政治工作的是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周恩来是少数几位最早认识到军队对于革命的重要性的一位。1922年周恩来在旅欧期间,看到卢森堡当年说的话“我们要无军队便不能革命……”,他即认为这是“见到之语”。他针对当时胡适倡导的用“南北和会”或“各省会议”的办法来改变军阀割据局面的主张,明确地说:“真正革命非要有极坚强极有组织…  相似文献   

5.
丁庆霞 《文史月刊》2014,(11):32-32
上世纪60年代末,阿尔巴尼亚政府代表团访华时,向我国政府提出一个庞大的请求援助的项目清单。周恩来非常委婉地拒绝这一难以承受的援助,对方很不理解。他们认为,中国是个大国,这点援助算不了什么。会谈陷入僵局,周恩来建议暂时休会,次日,他陪客人去看看我国农村的情况。当天下午,周恩来召集外交部和公安部等部门开会,他说:"明天我陪他们(指阿尔巴尼亚客人)去大寨村参观,  相似文献   

6.
张松戈 《文史月刊》2008,(10):40-43
瓦市转移 1947年中央转战陕北时警卫部队只有四个连,环境非常艰险。此时,周恩来鼓励大家说,这比瓦窑堡撤退时情况好得多,那时他手头只有两个班的兵力,面对的是近千名敌人的进攻,却使毛主席得到安全转移。  相似文献   

7.
我说中国     
给你一张白纸、一支笔、一个表达自我的机会,你会对世界说些什么?有人问"你希望我说些什么?"有人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但在阿德里安·菲斯克看来,这并不是在表达"自我"。阿德里安·菲斯克,一个英国摄影师兼制片人,对中国的年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英雄就义,周恩来亲令“锄奸” 1929年8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的白鑫秘密通知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彭湃等同志,次日下午在他家开军委会议,研究重要军事问题,并且说,党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也参加。24日下午,会议按时进行。周恩来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就临时请假。  相似文献   

9.
军事家朱德     
正朱德元帅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对党、军队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建设事业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特别是军事上,他功勋卓著,名列开国十大元帅之首。1946年,周恩来在庆贺朱德六十大寿的祝词中说,朱德的革命历史,"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他的军事理论与实践,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夺取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指导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47年3月26日,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枣林沟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央机构分为三部分,即中央前敌委员会、中央后方委员会和中央工作委员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前敌委员会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代表中央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并直接指挥西北战场的作战;以刘少奇为书记,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负责中央委托的工作;叶剑英、杨尚昆组织中央后方委员会,进驻晋绥解放区临县三交镇一带,负责中央同各解放区的联系与后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论中国大革命张殿兴,赵金康1924──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是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理论基础还不扎实、革命经验尚不丰富的情况下,同国民党合作发动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大演习。在此期间,周恩来任中国共产党两广区委员会及其军事委员会书记...  相似文献   

12.
十四、刘少奇、周恩来谈章乃器 6月25日这天,国务院举行全体会议,讨论周恩来总理即将在一届人大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谈到当前的反右,并有一段批判章乃器的文字。章乃器突然站起来,动情地说:“我要对周总理说几句话。你是总理,我是协助你工作的国务院干部。过去工作中遇到问题,总是大家共同分担困难。现在我遇到了问题,作为总理,批评帮助他工作八九年的干部,只根据他所说的两三句话,就说他是反对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杨拯民 《百年潮》2007,(4):76-78
我是在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认识周恩来总理的。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开始了谈判。1937年4月,周恩来副主席在与南京方面谈判时,途经西安。当时,我父亲杨虎城已被免去行政与军事上的职务,蒋介石正逼迫其出国之际,我刚从上海回到西安。周恩来副主席一到西安便来看望我父亲。西安事变中,周恩来副主席留有胡子,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周胡子”。那天我从外边回来,听家里人说“周胡子来了”。我很想看看共产党这位传奇式的人物,就急忙向客厅走去,想从门口窥视。  相似文献   

14.
在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夕,毛主席决定告别陕北人民,东渡黄河,经晋绥解放区到河北平山去.在将要登上黄河渡船前,毛主席表示了对陕北人民的谢意,说,我们不会忘记陕北人民.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任弼时、陆定一同志从佳县螅蜊峪出发,渡过黄河,经碛口、临县、寨则,于26  相似文献   

15.
再谈鲜虞人来自何方李玉瑞,李生平成书于战国晚期的《世本》说:"鲜虞,姬姓,白狄",由此鲜虞是白狄说便流传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似乎已成历史定论无可怀疑了,至多有人把疑问从"白狄"推移到"白狄别种"而已。史载春秋时期确有一个白狄族,活动于雍州、陕北、晋...  相似文献   

16.
孟红 《文史春秋》2008,(5):4-18
周恩来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领导人、奇才外交家;埃德加·斯诺(1905--1972)是20世纪世界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美国记者和作家之一,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毛泽东曾说:“斯诺先生是为建立友好关系铺平道路的第一人。”周恩来和斯诺有过六次亲切会晤,并通过斯诺向全世界传播了陕北红军和新中国的真实情况,在争取世界人民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周恩来的这些做法,在世界新闻史上、外交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他同斯诺的深情厚谊,对老朋友坦诚相见、热情周到的这种人格力量,也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17.
正解放战争爆发后,我军"总参谋长"一职实际上出现空缺,军委作战部的工作由作战部代部长李涛直接向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汇报。1947年3月18日,军委作战部随同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为应对解放战争的艰苦环境,避免全局性损失,3月26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清涧县枣林沟召开会议,决定将中共中央和军委领导机关一分为二,成立中央前敌委员会(简称中央前委)和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央工委),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前委,代表中央和军委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由  相似文献   

18.
傅颐 《百年潮》2003,(11):12-18
1971年7、8月间,《纽约时报》副社长、著名专栏评论家詹姆斯·赖斯顿访问中国。8月5日,周恩来总理接见他并进行长谈。在谈话中,赖斯顿对周恩来说:“我很坦率地认为,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世界历史上极其不寻常的时刻。我感到你我在这辈子都不会再看到这种时刻。”赖斯顿的这些判断是相当准确和富有见地的。我们不妨把他的北京之行当作一个引子,追溯中美会谈和中国进入联合国的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19.
马君武轶闻     
马君武轶闻纪毓被周恩来誉为"一代宗师"的马君武先生,是民主革命政治活动家、教育家、爱国诗人。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北蔡(元培)南马(君武)"之美名。他的生平事迹在许多刊物上有记载,在广西甚至在全国亿万人日中广为传诵。这里说的是马君武的几...  相似文献   

20.
黄炎培先生曾多次拒绝北洋政府的高官厚禄。解放后他到了北京,也无意做官。一次,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晚会上,毛泽东同志问他;“北洋政府两次请你当教育总长,你为什么不去?”黄炎培先生回答说:“我的信念是:看不清真正所在,是绝不盲目服从的。”后来,周恩来同志亲自登门拜访,请他担任人民政府公职,他仍抱衷,不愿为官。周恩来同志求贤心切,一次次登门相请。他见周恩来同志确实以诚相待,又在好友江问渔、杨卫玉等的相劝下,考虑再三,才表示愿意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部之职。比起那些削尖脑袋、钻头觅缝、不择手段地去捞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