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了8.3级大地震,伤亡损失惨重,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纷纷予以援助。当时,张学良任东北军第二旅旅长,正在整训部队,准备迎接大帅张作霖的第二次检阅。听到日本地震的消息后,张学良认为中日近邻,唇齿相依,必须帮助灾区,于是决定组织一次义演募捐,还表示自己要亲自参加演出。  相似文献   

2.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和民众基于救灾恤邻的立场对日本进行了全面的援助和赈济。日本驻华公使为弥补日本国内米粮的不足,向中国政府提出开弛长江沿岸通商口岸及各处的米禁,以便米谷出口至日本。江苏和湖南两省为当时中国的两个产粮大省,日本米谷的目标进口地亦主要是此两处地方。苏省民众对于赈济日灾并无异议,但对于开弛米禁则一边倒的反对,最终江苏并没有开放米禁。日本其后不得已转向湖南购运米粮,虽也遭遇了阻力,但并未像在江苏那样遭遇到大范围的反对,日本最终在湖南未能如愿购粮赴日,最主要的阻力来自于英国和北京政府。日本大地震所引发的中国内部的米粮弛禁之争既是彼时中日外交的一个侧面,也是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复杂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
论文基于日本和中国台湾未刊档案,梳理分析了1923年以前日本的排华立法和排华风潮;1923年关东大地震期间日本屠杀、收容与遣返华工的始末与中国方面的应对,这一恶性排华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及近代日本排华运动的独特性。研究显示,1923年日本排华事件,是蔑华思潮、排华政策、经济冲突和自然灾害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日本政府主导的排华运动的必然产物。事后,日本政府销毁罪证,公然否认屠杀,全面升级排华,对日本华侨社会的发展和中日关系的走向均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以史鉴今,梳理近代日本排华脉络,揭橥日本社会排华本质,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5年1月发生的"阪神大地震"是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受灾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在这次破坏性超强的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展开了救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应急措施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致使救灾效率和成效大打折扣。我们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教训,建立一个完善的灾后应急管理体制,方能为救灾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日本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完了”。日本人对自身生存国土的安全感大大降低,时刻担心自己所在的岛屿有一天会沉没。哪怕诉诸武力,也要开拓安全的生存空间,这日益上升为震后日本的全民意志。  相似文献   

6.
四川大地震惊撼日本,媒体用相当大的篇幅连续报导灾区情况,同时也介绍了日本读者对中国震灾的同情与关注,高度评价了日本救援队的对华贡献。最近,围绕中日两国之间的人道主义援助,日本有识之士在报纸上撰写文章,尤其称赞京剧大师梅兰芳为1923年关东大地震发起义演,把其中募捐到的一万大洋捐献给了日本帝国剧场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8.1级大地震,中国政府、各团体及直隶、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省纷纷筹募赈款,予以救济。1930年3月,日都东京重建工作历经六年半甫告完成,日本政府通过该国代理公使照会国民政府,对中方当年援日之举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8.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8.1级大地震,中国政府、各团体及直隶、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省纷纷筹募赈款,予以救济.1930年3月,日都东京重建工作历经六年半甫告完成,日本政府通过该国代理公使照会国民政府,对中方当年援日之举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9.
1923年中国人对日本震灾的赈救行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23年中国人对日本震灾的赈救行动李学智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大火,人员、财产损失惨重。消息传到中国,官绅朝野、南北各地立即展开了规模广泛的赈救行动。一、救灾恤邻之情日本关东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新闻界即时作了充分的报道。9...  相似文献   

10.
一1923年9月1日中午11时58分,日本关东地方南部发生了一场空前强烈的大地震。烈度达7.9~8.2级。震灾波及一府(东京)八县(神奈川、埼玉、群马、枥木、茨城、千叶、静冈、山梨)。地震与海啸同时袭来.沿海一带被海潮冲卷一光。东京、横滨在地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与神户华侨过放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南部发生了7.2级的大地震。地震使县都神户等地遭到严重破坏,居住在当地的日本人和外国人亦蒙受了巨大损失。提起大地震,许多上年纪的华侨会立刻想起62年前的关东大地震。当时,震后当天即流言蜚...  相似文献   

12.
王俊彦 《纵横》2009,(3):10-12
中日是两个伟大的民族 处理好中日关系,不仅有利于中日两国人民,也有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从这一大局出发,为了打开中日关系的僵局,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决定对日本开展“民间外交”。  相似文献   

13.
近代日本留华学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中日关系虽然乾坤颠倒,文化联系仍保持一定惯性,因此在中国留学生和游历官绅大批东渡的同时,从1871年起,日本中央政府各省、陆海军以及公司银行、对华团体陆续派人来华留学,并有不少自费留学者。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从事地理兵制调查等间谍活动、学习中国学术文化及养成翻译人才。进入20世纪,随着日本东方主义的复兴和新兴中国学的发展,在各方资助下,“学问的留学生”渐居主导。在中日关系不断紧张的背景下,中国学者对于真诚求学的日本青年能够区别对待,在学习、生活、见闻各方面给予方便。由此建立起来的相互了解和联系,虽然不能阻止日本的侵略步伐,战后却转化为中日民间交流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1923年9月1日,一场亘古未有的大地震袭击了日本关东地区,全日本的精华几乎尽毁于灾。大地震中,旅居日本的华工商贩与日本人民一样,生命财产蒙受了重大损失,然而,震灾尚未结束,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又降临到他们头上。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他的革命活动与日本密切相关,在其长达3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孙中山先后出入日本16次,在日驻留9年6个月。其在日时间占孙中山整个革命生涯的近三分之一。在这近10年的时间里,孙中山或以日本为革命活动的基地,或以日本为流亡之地,与当时的日本政界、财界、军部、大陆浪人、民间人士结成了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如何理解和解释孙中山与日本各界人士之间的关系、如何评价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在孙中山革命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成为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中的热…  相似文献   

16.
林忠  张超 《文史博览》2008,(7):11-14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家,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大地震夺去了近15万人的性命,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2004年的新泻地震、2005年的福冈西部洋面地震及2007年的中越近海地震仍让人记忆犹新。一次又一次的地震灾难,一次又一次的惨痛教训,使得日本人形成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与防震观念,积累了丰富的抗震经验。  相似文献   

17.
林忠  张超 《湖南文史》2008,(7):11-14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家,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大地震夺去了近15万人的性命,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2004年的新泻地震、2005年的福冈西部洋面地震及2007年的中越近海地震仍让人记忆犹新。一次又一次的地震灾难,一次又一次的惨痛教训,使得日本人形成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与防震观念,积累了丰富的抗震经验。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浙南华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日本官方档案的解读,对20世纪初旅日浙南华工群体的兴衰史进行了研究。旅日浙南华工群体形成于一战之后,鼎盛于1922年,衰退于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的屠杀事件。虽然浙南华工群体的出现在日本悠久的华侨华人史上存续时间短暂,但是从其人数规模和社团组织等方面来看,应该是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证明了日本华侨华人社会并不仅仅是由华商组成,华工也曾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日本政府历来排斥从事非熟练劳动的华工,因此华工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杨飞 《湖南文史》2013,(5):5-10
1923年9月,日本发生了20世纪世界最大的地震灾害之一——关东大地震,这次里氏7.9级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骇人听闻。然而无数的死难并没有激发至善和大爱,而是让日本人深深感受到了国土狭小,资源贫乏,自然灾害频发所带来的生存恐惧。开拓安全的生存空间,日益上升为震后日本的全民意志。大震四年后的1927年,“东方会议”和“田中奏折”相继出台,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曾经给予他们无私援助的中国,不断制造事端甚至惨案:1928年5月,“济南惨案”发生,日军大肆屠杀我中国军民和外交人员;1931年9月,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抢占我东北三省;1937年7月,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一头扎进军国主义侵华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中日关系因历史问题和钓鱼岛争端等因素持续低迷,包括一些政界上层在内的日本右翼反华言行层出不穷。其中一些人捡起了在日本废除已久的对华蔑称,称中国为"支那"。日军侵华时期曾以"支那"蔑称中国,这已成为中国人民无法抹去的历史伤痛。现在一些日本政要重拾这个旧词,自然引起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