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代铜镜的铸造具有较久远的历史,其铸造高峰出现在汉唐时代,但是到了金代,中国古代铜镜的铸造则迎来了另一个高峰。通过对金代铜镜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反映出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诸多内容,其意义已远远超过了金代铜镜自身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工艺美术审美价值,为我国北方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实用史料。文中分析了金代铜镜在冶炼技术和雕刻绘画艺术方面的成就,并进一步对金代铜镜的特色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金三彩是中国古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是古代人民文化艺术和聪明智慧的结晶,它凝聚和折射着金代历史的辉煌。在一个侧面反映出金代的时尚与风格,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美仑美奂的艺术珍品。在五常市拉林镇征集的2件金三彩器物现藏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一件为桅子花碗(图  相似文献   

3.
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德源墓位于大同城西约一公里(图一)。1973年10月,我馆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进行了发掘。这是我市已发现的金代墓中出土器物比较丰富的一座,为我们研究金代经济及文化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田野 《东方收藏》2023,(1):18-20
金代铜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时代特征,其中,锦州市博物馆馆藏的金代铜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以此为例,对金代铜镜的分类及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沙伊金古城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一座富含女真文化遗存的山地古城,通过对古城出土的金代小件玉石饰物的雕工、题材、造型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展现了远东地区女真民族的渔猎生活场景,揭示出了他们在艺术审美领域与内地中原地区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贾建威 《收藏家》2011,(8):57-64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彩陶从距今八千年的大地湾文化开始,经过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一直到沙井文化,经历了十二个文化类型、五千多年的延续发展,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其中马家窑文化达到了彩陶艺术的顶峰,是中国原始艺术中最绚丽多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卫绍王即位前后,金朝统治的山西地区开始涌现出众多名士,他们广泛活跃在金末元初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领域。这一群体中的士人,或行身立志,经世致用;或存史立说,警醒后人;或上承唐宋余风,下启蒙元文学。他们的作为和成就既推动了金代的社会发展,也创造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金末的山西之所以出现名士群体,既有山西作为华夏文明起源地之一,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条件;也有金代以文治国,山西文教发达的现实原因;亦有金末风雷激荡、名士辈出的时代因素。  相似文献   

8.
元代刘祁所著《归潜志》,保存了金代大量史实和异闻,是研究金代历史文化和文学史必不可少的资料.冯巧英先生此次校注,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诸本,力求善、精、详.书末所附《<归潜志>金代人物便览》,为读者节省了检索时间,提供了方便.本书为研究金代历史,文学及其他社会方面问题的必需参考书.此书由三晋古籍编辑部出版.“归潜”,是刘祁壬辰(1232)北还后的书室名,这里用为书名.全书14卷,记述了金代人物传记、遗事,还有杂说,概括唐宋文学之特点和金元文学发展趋势,颇有见地;所记  相似文献   

9.
略论金代山西文人与地域文学的发展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代山西地域文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金太祖到海陵王迁都之前(1115-1153),是金代山西地域文学的复苏期。二是海陵王迁都之后到章宗朝(1153-1209),是金代山西文学的发展期。三是从卫绍王到金亡(1209-1234),是金代山西文学的繁荣期。金代山西地域文学在金末迎来鼎盛局面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原文化重心的北移;二是"壬辰北渡"时期山西士人的回归;三是金末山西文人的忠国意识与使命感。  相似文献   

10.
海丰镇遗址位于今黄骅市海丰镇村南邻,是一处以金代遗迹、遗物为主且内涵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尤以大量砖建筑基址和精美瓷器的出土引人注目,被认为是金代与贸易集散、瓷器出口等关系密切的海丰镇旧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以出土遗迹、遗物为基础,并辅以文献资料,描绘了金代海丰镇的繁盛景象,探讨了秦之柳县的治所,并分析了金代海丰镇的衰落原因。  相似文献   

11.
金代法律经过对自身习惯法的改造,吸收前代唐宋辽法,完善了金代的法律系统,金代法律里面体现了许多重民本,惜民命的温情因素,中原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金代法律刑罚之中多有体现,这也是金代法律较为完备成熟的一个象征。  相似文献   

12.
陶西林场遗址是为数不多的保存较好的大型金代遗址.此次发掘,仅仅只是揭露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发现了众多的遗迹,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尤其檐瓦的纹饰种类更是在以往的发掘中少见,这为研究金代物质文化提供了又一批宝贵的资料.另外,在F2磉堆中出土的佛像残块,还向我们揭示了该遗址区域内或附近可能存在过寺庙,这无疑给我们探寻金代寺庙址及寺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大连地区,在金代属于复州和盖州岫岩县辖区。在大连地区曾发现过金代的铜官印、货币、铁制工具、瓷器和铜镜等文物,这些出土文物充分反映了金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之一斑。这里要介绍的仅是出土的金代铜镜中錾刻有官记花押的3面铜镜。一、犀牛望月镜1975年在新金县元台  相似文献   

14.
赵媛  宋萍 《北方文物》2017,(3):107-109
金代文化政策对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宗教政策、教育政策、科举政策等,对金代图书的出版有重要影响。阐述金代文化政策对其图书出版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能窥见文化政策与图书间的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2008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的开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荥阳关帝庙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唐、金代墓葬数座,为了解当地唐、金代物质文化面貌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6.
虞寅墓位于高唐县城西北约5公里处(图一)。1979年6月,我们进行了发掘清理,从墓中出土了金代墓志、瓷器,并发现有彩绘的壁画多幅,它为我们研究金代的绘画艺术、社会经济、生活习俗及服饰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该墓为仿木结构建筑的圆形砖砌单室墓(图二),坐北朝南,方向北偏东九度。由  相似文献   

17.
吴凤霞 《史学史研究》2011,(2):74-78,109
在金代,契丹族史官是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大影响的史官群体。他们不仅在《辽史》编纂中充当了主力,而且在修起居注和编修实录中也奉献了才智。同时,他们还在弘扬和传承优秀史学文化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增添了金代史学的民族特色,也为推动金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金代"赤壁"主题题画文学为切入点,着重探讨苏轼文风、人格及《赤壁赋》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对金代文学产生的影响。据此可知,苏轼文学对于民族文化的融合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私学是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代官学的一种必要补充。金代"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学习观念和人才选拔思想,辽、宋的私学传统以及私人刊刻、印卖书籍的普遍现象,构成金代私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创办者、办学目的的不同,金代私学分为家学、女真贵族官僚家塾、学者自设私塾、官宦私塾和自学等五大类型。与其他朝代私学相比,金代私学具有类型多样化、设置早于官学、教育对象比官学更加广泛等自身特色。金代私学对于金代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普及、交流,以及各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灏庄园是河北省中南部现存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景观,如此大规模使用"物迷文化"在北方建筑中十分罕见,被专家称"华夏艺术一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