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汪精卫与“容共”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23——1927年间,汪精卫对容共政策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多重转变的鲜明个体特征。在将容共理解成“跟时代环境如何而定”的“政策”的基础上,汪精卫对容共政策始存犹疑,继则认同。后在相当长时期内积极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进展,但从七一五分共开始便彻底放弃和背离了容共政策。最终走上了反共的政治道路。  相似文献   

2.
图书介绍     
《炎黄春秋》2013,(8):23-23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始于孙中山的容共政策,孙中山为什么会采取容共的政策?是用以“联俄”的一种诱饵还是纯粹看重共产党人的才干,并予以重用呢?从孙中山接纳中共的初衷和后来孙中山对中共态度的两难可以看出,一方面允许共产党保持自身的组织独立性和批判自由,另一方面又要求共产党员像所有国民党员那样服从自己,对于孙中山而言过于困难。以至于国共两党之间的纠纷,他总是扮演调停人的地位和角色。愈演愈烈的两党纠纷,最后发展为“弹劾共党案”。在孙中山权.威的震摄下,国共两党中的敌对情绪尚能受到约束,但当他去世后,两党关系走向破裂乃至全面对抗也就在所难免了。孙中山逝世后。随之而来的是国民党人在“容共”和“分共”政策问题上的进一步分化,伴随着戴季陶的转变与瘳仲恺案,西山会议和另立中央的重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从“容共”到“容国”1924—1927年国共党际关系再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24—1927年间国共关系演变的复杂情形,实际远非过去人们认知中的“容共”或“联共”等语词所能简单概括。其时国共对相互关系的认知和表述既不尽一致,而且随着两党力量对比的变化,这种认知和表述亦发生相应的变化。无论“容共”还是“联共”,都难以单独完整表述该时期国共关系的动态变化过程。1925年后,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只是其中一部分而非全部;与此同时,大批国民党青年转入共产党。国共关系的初始形式在发生改变,亦即由初期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单向流动,发展为两党党员之间的双向互动。到后期,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渐少,而国民党青年转入中共日多。另一方面,中共意识形态的强势宣导,中共对国民党地方组织和民众运动的日趋“包办”,以及中共组织严密与国民党组织散漫的强烈反差,使国民党人感到共产党大有“反客为主”的态势,担心国民党“容共”,将转化为共产党“容国”。国民党人对共产党“容国”的危机意识,加速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相似文献   

4.
叶青(1896-1990),原名任卓宣,四川南充人,国民党著名的政治理论家,“三民主义理论”的“健将”。三民主义是国民党的灵魂,它是孙中山先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毫无疑问,孙中山在世时,三民主义的铨释权是唯一的,不存在分歧。但孙中山逝世后,这一理论的控释则成为矛盾的焦点。戴季陶曾努力过,但却遭到了尚处于合作中的国共双方的共同批判。1928年,蒋介石巩固了自己在国民党的领袖地位后,为了“合理”地控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网罗了一大批所谓的理论人才,叶青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虽在这些人中是后起之秀,但正是…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容共政策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容共政策新探张振朝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其三年半的运行过程中,既有合作的丰硕成果,又有复杂的矛盾与冲突,最后终因国共矛盾的加剧而分裂。由于这次合作是在孙中山先生主持下,以国民党改组为形式而形成的,因此,对我们考察合作破裂的原因,有着重要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6.
朱宝琴 《民国档案》2001,8(4):66-74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胜利召开是中国国民党和孙中山一生革命事业中的一件大事。“一大”通过了十三项议案,其中最能体现“一大”精神的两大成果是:通过“一大”《宣言》和国民党新章程的确立,使濒临瓦解的国民党从此焕发了青春活力,向着一个有鲜明主义、有严密组织、有群众基础的党迈进。本围绕国民党“一大”两大成果的达成,探讨国民党“一大”精神与孙中山的思想,以便真切地了解孙中山晚年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李玉贞 《百年潮》2012,(7):78-80
正中国国民党从1919年开始与共产国际发生的联系,持续了8年,到1927年结束了其第一阶段。总结这8年国民党同共产国际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以下几点:第一,孙中山带领国民党实行"联俄、容共"的政策,从组织建设,军事建设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等方面壮大了国民党,该党人数发展到号称100万。同样由于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也得到壮大,受到锻炼,党员从50余人发展到近6万名。应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  相似文献   

8.
关于孙中山“三大政策”概念的形成及提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在孙中山作和国民党“一大”件中,确实没有“三大政策”这一概念,但是,这一概念所包括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又确实都来源于孙中山,是在特定环境下,从特定角度对于孙中山晚年思想和主张的一个比较精炼的概括。一个哲人的身后常常有无尽的关于这一哲人的争论。“三大政策”概念的提出,发端于对戴季陶主义和西山会议派的批判。它有一个长达一年有余的熔铸、提炼过程,在此期间,跨党的中共党员沈雁冰、施存统、陈独秀、周恩来,国民党左派柳亚子等人,以及国民党上海左派组织、黄埔左派学生、中共广东区委、中共中央等都发挥过作用。  相似文献   

9.
80年前,在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下,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同舟共济,领导国民革命,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在国共两党合作的这一条藤上还相继缔生了两个瓜,即“黄埔军校”与“国民革命军”。在此同时还相继产生两首具有激发国人革命斗志及有着相当号召力的歌曲,它们分别为“三民主义歌”和“国民革命歌”。它俩不但是产生同一时代的一对亲兄弟,而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均作过黄埔军校校歌、军歌、国民党党歌和中华民国代国歌与国歌。笔者收藏的一枚国歌研究会所铸的银质徽章…  相似文献   

10.
最近,由金德群主编的《中国国民党土地政策研究》(1905—1949)一书已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国民党土地政策的专著,它系统地讨述了国民党土地政策产生的社会条件,基本内容,演变过程及经验教训。该书共分六章,尤其对孙中山“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四”的理讨与实践作了全面分析研究,并涉及国共两党在土地政策上的合作与斗争。该书史料翔实,立论公允,诚为一部质量较高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1.
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其基本力量主要是一批“有些知识而又没有充分知识”的知识青年。这些知识青年的纷纷涌入,大大强化了国民党的党势和声威,但随之而起的是对国民党构成新的政治参与压力,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国民党的组织运作。就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初衷而言,党务组织是其改组重心所在。然而正是在这一方面,国民党改组实际上是不成功的。在“中体俄用”的治党策略下,仅袭用了俄共的组织形式,而未能得其组织内蕴,改组后的国民党并未如孙中山所期望的那样改造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党。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两党组织形态的异同与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两党合作的命运。大量事实表明,国共后来成败分殊的结局,实际早在两党第一次合作之际即已渐露端倪。  相似文献   

12.
走向“三二○”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介石是国民党内“师法”苏俄最主要的倡导者 ,曾经赞同过共产党人的阶级斗争观念 ,他也是孙中山联俄容共政策最主要的支持者之一。基于护党的愿望 ,蒋介石与苏联顾问季山嘉等关系恶化 ,最终导致了三二○事件的发生。蒋之所以会走到三二○事件这一步上来 ,固然是由于他对一些信息的严重误读 ,但不可否认 ,也与其独特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分不开。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曾有这样一段名言:“凡是一个集团,对外走向统一,同时对内即走向分裂,倒是对外竞争,往往加紧内部的团结,这是一个公例。”然而北伐时期的国民党是个例外,改组前的国民党内部涣散,改组后的国民党依然分裂。孙中山在世时,尚能凭借巨大的个人威望以及独特的领袖魅力,使得国民党内的不同派系不敢做出过分的举动。孙中山去世后,  相似文献   

14.
年历     
<正>3月March11914年3月中华民国加入万国邮政联盟。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与该联盟断绝往来,至1972年,万国邮联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的中国代表后,双方恢复了正常关系。21924年3月孙中山发表《通告党员解释本党改组容共意见书》,指出容共可以使"吾党之新机,于是乎生"。在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孙中山还曾批评过邓泽如等人联名写信反对国共合作。31924年3月凯末尔废除了哈里发制度,迅速地对土耳其实行近代化改革,并使其更加紧密地与西欧结盟。改革废除陈规旧习,在凯末尔死后依据"凯末尔主义"继续实行。  相似文献   

15.
一汪精卫“恐共”之病,为时甚早。早在20年代初期,孙中山为确定“联俄容共”时,曾与汪及胡汉民、廖仲恺等几位“核心”同志商量时,汪所表示的反对意见,即充分显示了“恐共”之病。汪以为“共产党如果羼入本党(国民党),本党的生命定要危险,譬如《西游记》上说孙...  相似文献   

16.
《南方人物周刊》2011,(35):12-12
回溯历史,早在1949年中共建国、国民党退守台湾以前,国共两党在殊死斗争中都要争夺“辛亥革命”的话语权。国民党以辛亥革命的正统自居,将共产党人作为“逆党”。共产党人建立起一套从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到共产党革命,即从农民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无产阶级革命,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革命历史话语”,强调共产党才是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真正继承人,是国民党背叛了孙中山。  相似文献   

17.
渝文 《文史天地》2013,(11):67-69
孙中山先生晚年亲手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局面。不料,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国民党内部急剧分裂,形成左右两派。而右派的势力日益猖獗,他们公开打出反共的旗号,竭力破坏国共合作。1925年11月23日,林森、邹鲁、叶楚伧等10人在北京西山召开非法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发表反共宣言,并通过了反共、反苏和分裂国民党的决议案。  相似文献   

18.
《百年潮》1997,(1)
本文原为保存在俄罗斯档案中的一份会议记录,其主要内容是孙中山的讲话。根据共产国际和孙中山的意见,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一形式遭到过许多人的反对。1924年6月,国民党元老张继、谢持、邓泽如等人以中共在国民党内组织党团等事为理由,提出弹劾共产党案,要求和共产党“分立”、“分家”。冯自由并于8月15日致函孙中山,要求孙向全国人民“引咎道歉”,惩罚当时支持国共合作的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同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张继等人的“弹劾案”。会议经过激烈的辩论,于21日通过《国民党内之共产派问题》、《国民党与国际革命运动之联络问题》两项议案,宣布继续维护国共合作。8月30日,孙中山在闭幕式上发表讲话,最鲜明不过地表示了他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同情、向往以及维护国共合作的坚定决心。本文标题和文中方括弧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9.
1924年1月20日——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宣告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并接纳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国民党“一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成功,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20.
左双文 《史学月刊》2003,13(10):59-64
张发奎是北伐战争中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将领,大革命时期,曾经与共产党人有过密切的合作,中共也曾经对他寄望甚殷,对他做了许多争取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紧要关头,张发奎仍选择了追随右派分共。中共遂放弃“依张”政策,单独发动南昌起义,对此,张提出“井水不犯河水”,分共而不积极反共。不久,张发奎赶走桂系、回到广州,中共提出不要对张再有任何幻想,又在广州发动起义,张大为恼怒,极力镇压。国共分裂之初,中共还不懂得应如何对待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张发奎等也还未学会与国共对立后的中共如何打交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