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海英 《攀登》2007,26(4):90-92
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保障和智力支持。本文从纵横两个纬度对近年来青海省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在规模和素质状况方面的变化特征作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逐步壮大,人才结构显著改善,人才素质有所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开展,青海省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中也存在着一些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组 《攀登》2004,23(6):73-79
青海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既面临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分析青海省专业技术人才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是青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攀登》2017,(6)
青海省生态安全在我国乃至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保护创新人才的支撑。目前青海省生态保护创新人才机制中还存在着运行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短缺、评价体系不完善、投入保障不得力等问题,人才培养短板凸显,人才支撑作用弱化。本文以问题为导向,从优化工作运行机制、实施科学考评等七个方面,提出完善青海省生态保护创新人才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方洁 《攀登》2012,31(1):104-107
青海省是自然灾害频繁、农牧业常年遭受损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但青海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程度总体上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与农牧业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不相匹配,而且保险业在青海农牧区扩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需要从法律、政策、理念、经营方式等各方面协同推进,加快发展农业保险,为青海省“十二五”期间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体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是各项事业赖以发展的宝贵财富。适应时代要求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不断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进程的迫切要求。本文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青海省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问题,并就不断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健  喻素姣 《攀登》2004,23(5):75-79
本运用竞争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青海省盐化工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阐述了青海省盐化工产业的比较优势。并通过与相关省份进行比较,提出提升青海省盐化工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海东地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青海省最重要的农业区。全区辖6县,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8%,总人口15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8%。“十五”末,全区生产总值达到74.19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6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6亿元,年均增长15.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066  相似文献   

8.
武琪 《攀登》2006,25(6):136-137
青海省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重视各个民族的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是加快全省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题中应有之义。该文从六个方面就青海省回族聚居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李勇 《攀登》2001,20(3):66-70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个体私营经济得以较快发展,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过低,发展尚不充分等问题,今后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经济结构,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环境,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贺信     
第四届青海省土族文学研讨会:正值全省上下积极响应省十二次党代会号召,投身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之际,欣闻青海省作家协会、省文联文学创作研究室、省土族研究会、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滞后、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多,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之一。今后城镇化道路的选择,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以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在做好小城镇总体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实效、严格管理,逐步实现小城镇建设跨跃式发展,推进全省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青海省民族自治地区的精准脱贫决定着全省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作为全省民族自治地区组成部分的海北藏族自治州,贫困问题呈现面广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返贫率高等特点。海北藏族自治州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产业扶贫带动力不强、"造血式"扶贫机制建立困难、精准发力不够、扶贫资金使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部分体现在全省其他民族自治地区。因此,通过对海北藏族自治州精准扶贫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全省民族自治地区精准扶贫实践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3.
马楚萍 《攀登》2006,25(4):99-102
心理素质是当今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本文在对青海省部分高校部分专业藏族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藏族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钻石模型"对青海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莺燕 《攀登》2007,26(3):61-64
本文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的战略与竞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政府支持、机遇六个方面对青海省旅游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正确制定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提升青海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孙玉清 《攀登》2004,23(4):82-84
人才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青海省人才市场的现状、面临的问题等方面的相关分析,提出了加快我省人才市场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马丽雅 《攀登》2013,32(4):122-128
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是青海省人口和城镇的密集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打造若干个具备现代城市形态的中小城市,有利于加速人口、产业集聚,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对推动青海"四个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设青海东部城市群是促进青海东部及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也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实际探索。为了提升城市的竞争实力,使城市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更加需要及早进行品牌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2012,(9):79-80
春暖花开,高原旅游的黄金季节也将来临,为切实推动今年青海省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国内游客增长1哦达到15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20%达到110.7亿元的预期目标,4月10日,青海省旅游局召开全省旅游动员大会,进行总动员、再部署,以期快速掀起今年青海省旅游新高潮。  相似文献   

18.
湟水拾零     
湟水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大坂山南麓,全长374公里,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湟水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2%,孕育出了灿烂的马家窑、齐家、卡约文化,养育了青海省约60%的人口,被称为“青海的母亲河”.  相似文献   

19.
陈乔 《中国土族》2023,(4):72-75
<正>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位于青海省东部,古称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讯中心。西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青海地方曲艺作为众多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内在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国政 《攀登》2005,24(4):105-107
青海省律师事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律师人数不断增加。然而,在我省律师人才的培养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此,本文认为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从而才能在我省培养出一批“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高素质律师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