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秦立海 《百年潮》2004,(9):14-18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建国后不久,即于1949年12月首次登上了访苏的专列,前往莫斯科同斯大林会晤.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曾一再要求访苏,并做好了准备,却由于斯大林的婉言拒绝,一直未能实现,直到建国以后才终于成行.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选自1945年8月16日重庆《中央日报》) (毛泽东给蒋介石的第一封复电)重庆蒋委员长勋鉴: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与毛泽东1949年1月往来电文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大林与毛泽东1949年1月往来电文评析王真前不久,俄罗斯方面公布了1949年1月间斯大林和毛泽东就国共谈判问题的往来电文。①电文的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国民党政府要求苏联就国共停战和订立和平协定进行居中调停的问题。电文的有些内容如斯大林征询中国共产党对...  相似文献   

5.
抗战胜利后,我父亲田汉偕继母安娥在1946年5月由重庆回到阔别将近10年的上海。这里是他自1922年从日本回国后,创办“南国社”、“南国艺术学院”,致力于革命戏剧运动的场所,直至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才离开,因此上海也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 他在抵达上海的当晚即去黄金大戏院看  相似文献   

6.
中央警备团,因其特殊性质和使命而备受关注。他们是机智英勇的卫戍队,以忠诚、勇敢著称,用热血和生命践行了神圣职责。《建国前夕的中央警备团》一文,真实再现了建国前夕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央警备团战胜种种困难与考验,圆满完成历史使命的生动史实。今天读之,仍让人充满赞叹与崇敬。  相似文献   

7.
(1)民国二十八年十月十六日抄在“太原绥靖公署政治部抄电纸”上的郭挺一发给梁化之、刘岱峰的“鱼密组”电:“忻静两县长均易据谓系突击队希查明先来电告我印”。 注:上述日期是抄电时的日期,非发电日期,下同。按“鱼”电应为六日。  相似文献   

8.
约瑟夫·斯大林,原名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施维里,“斯大林”是其笔名,是俄语“钢铁般的人”之意。他于1879年12月21日出生于格鲁吉亚古老的哥里镇,1953年3月5日病逝。长期以来,人们对斯大林这位“钢铁般的人”毁誉不一。那么,引吭高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毛泽东又是怎样评价斯大林的呢?“斯大林,他是我们的先生”,‘贺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嘶大林同志在理论的活动上和在实际的活动上所给予我们当代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斯大林同志代表了我们整个的一个新时代。早在1937年7月,毛泽东就在他的哲学名…  相似文献   

9.
我的特使生涯 1948年5月中旬,斯大林找我谈话。他给 我看毛泽东刚刚发给他的一份电报,电报请求 苏共中央给中国派一个专家小组,帮助解决经 济问题,恢复已解放城市的铁路运输。根据政 治局的决定,我被指定为专家小组负责人,于  相似文献   

10.
1951年3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井冈山和翠微峰剿匪素材,拍摄了脍炙人口的经典影片《翠岗红旗》。影片中的大恶霸地主、“铲共团”团长“萧镇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其原型之一就是井冈山地区臭名昭著的反共刽子手萧家璧,也是毛泽东早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遇到的拦路恶狗,他不仅疯狂地与红色政权为敌.而且在红军撤离井冈山后又对红军伤病员和当地民众进行缸腥屠杀,成为血债累累的“萧屠夫”.  相似文献   

11.
<正>从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三大战  相似文献   

12.
辛岩 《史志研究》2000,(1):48-50
在1947年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毛泽东即曾准备访问苏联,但因故未能成行。1949年1月底、2月初,苏共中央派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访问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但他称自己是受斯大林之命带着耳朵来听意见的,并未就有关问题转达苏共中央的意见,或发表个人的看法。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1949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评价斯大林与邓小平评价毛泽东,是共和国历史上两件十分重要的大事,对共和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前者开始了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试图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里程,后者则为邓小平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扫清了障碍,并最终找到了这样一条道路;前者避免了中国走上修正主义道路,后者则保证了中国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使中国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一、对伟人的评价,绝非仅涉及伟人个人,而是事关一个国家、甚至国际的大事  斯大林与毛泽东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人物。对他们…  相似文献   

14.
随着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1949年6月21日,刘少奇奉毛泽东之命,率中共代表团悄然离开北平清华园车站,踏上秘密访苏之旅。 当时国内战争尚未结束,出访的路线不得不迂回而行。刘少奇和王稼祥从北平清华园车站登上专列,经沈阳时带上高岗,再到大连。然后从大连换乘当时的王牌飞机“道格拉斯”,绕道北朝鲜上空到苏联远东伯力,又相继经停赤塔、新西伯利亚、斯维尔德洛夫斯克,6月26日才到达莫斯科,费时五六天。  相似文献   

15.
一1949年6月,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在国内一片大好形势之下,刘少奇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之命,率中共代表团悄然离开北平,秘密出访苏联。中共代  相似文献   

16.
秦立海 《百年潮》2005,(5):21-27
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最后一次走向谈判桌,在北平就结束内战、实现和平问题进行了谈判,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但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本来不想进行这次谈判,主要是听从了斯大林的建议,才重新开启了本已准备关闭的和谈之门。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自1947年年中,中共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郎迎洁 《纵横》2013,(3):18-19
毛泽东深深地热爱故乡,思念亲人。对于韶山来信,他件件过问,几乎每信必复。他在信中要求:“乡间情形,尚望随时示知。”并表示:“我得到你们片纸只字都是喜欢的。”当得知乡亲们生活有困难时,他慷慨解囊,掏出自己的工资和稿费给予帮助;当一些亲友来信要求推荐工作、升学、提职时,他耐心开导,婉言拒绝,从不凭借个人权力为亲属故旧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8.
两位伟人的首次会见 1949年12月16日中午12时整,毛泽东一行的专列缓缓驶抵莫斯科雅罗斯拉夫车站,贵宾们受到几乎全体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和军队领导人的欢迎。斯大林未到场,是因为他通常不到车站迎接客人。 由于毛泽东患感冒,由莫洛托夫主持的欢迎仪式从简,介绍外交使团的仪式也被取消。毛泽  相似文献   

19.
奚庆庆 《安徽史学》2015,(4):120-131
新中国建立前夕,鉴于英美在华的利益侧重点、外交传统以及与国民党及其政府的历史关系存在不同,两国在对华政策上出现分歧,最终在诸如是否撤出中国、是否对新中国实施贸易管制以及是否打破国民党对上海的封锁等系列问题上立场迥异,争执激烈,并最终各行其是。根本而言,这是英美经通盘考虑后从自身利益出发所做出的政策抉择,同时也是两国不同的外交传统在对华政策层面上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袁小伦 《炎黄春秋》2001,(12):22-25
在那张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历史照片中,站在毛泽东左侧的那位美髯公,便是陈叔通(1876—1966)老人。他跨越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从清末进士、翰林院编修到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新中国的领导人。抗战胜利后,陈叔通积极投身民主运动,成为中共肝胆相照的诤友。1949年他作为全国工商界首席代表参加首届政协会议并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