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古斯丁自称出身于"普通市民"家庭,而波西第乌斯在《圣奥古斯丁传》中强调他实为"上等人"。长期以来,西方的奥古斯丁研究深受"普通市民"叙事的影响,对其家庭的经济社会背景作了"最小化"估计。奥古斯丁在《忏悔录》《驳学园派》等著作中关于自身家世情形的各种叙述具有不同的写作语境与文学目的,都不是支持"最小化"解读的充分证据。他既要表现出"普通市民"的谦卑,又不宜完全掩盖优越的家庭出身,在《忏悔录》的文学呈现背后潜藏着大量能够反映奥古斯丁真实家世的蛛丝马迹。根据这些细节连缀而成的暗线,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其家庭背景进行"最大化"解读。  相似文献   

2.
通过《忏悔录》十三卷章奥古斯丁对其生平故事的神学反思,从"恶"与原罪的思考及探析、"恶"是自由意志的败坏及人对自由意志具有选择权等几个方面论述奥古斯丁关于"恶"与"原罪"思想。  相似文献   

3.
斯特拉波是生活于公元前后罗马东部行省的希腊地理历史学家。其《地理志》叙述了以罗马为中心的"世界"及各地区的地理、历史和风土人情,将罗马征服以来的"世界"面貌集中呈现出来,迎合了帝国初期自罗马的视角重新认识"世界"的需求。同时,他充分吸收并批判继承希腊学者的研究,尝试探讨人类居住"世界"的范围及其边界等问题,成为古希腊地理学传统的集大成者。《地理志》由此展现出两个相互联系却不完全重合的"世界",这源于斯特拉波兼顾帝国整体利益和地理学专业研究的考虑,显示出他将希腊学者所知的"世界"嵌入到罗马征服和统治的"世界"中的努力。《地理志》的文本证据表明,斯特拉波笔下的"世界"不仅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意义,也展现了作者对帝国初期希腊—罗马文化聚合趋势的感知。  相似文献   

4.
西塞罗是古罗马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演说家和思想家,他在《论国家》、《论法律》、《论义务》等一系列著作中阐释了自己的国家观念,虽然在后世思想家看来,他的国家观不够系统,且很难称得上形成了一个体系,但是对于城邦政治生活的参与,使他更能直观地了解古罗马的政治生活的本质,从某种程度说,其政治理念更具有现实主义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愚人节的取乐方式,是否可在中国流行,真值得深思。每年4月1日是西方国家的愚人节,是因为根据西方国家习俗在这天可以对别人恶作剧取乐而得名。据《不列颠百科全书》载:愚人节这种风俗在西方某些国家持续流传有数百年,包括法国和英国。但究竟何时、怎样起源,至今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开的"哑谜"。似乎它与古罗马的嬉乐节(3月  相似文献   

6.
从罗马政治统治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犹地亚犹太人起义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罗马行省之一的犹地亚地区,在整个罗马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并无特别之处,犹地亚犹太人起义只是罗马帝国众多起义中的一部分内容。从各地起义的破坏性来看,犹地亚犹太人起义的破坏程度并不能与同时期其他起义的破坏程度做出精确比较,它在罗马国家政治范畴中并无特别之处;从罗马对行省统治的流畅程度看,犹地亚地区的政治统治是罗马政治统治比较稳定的边疆地区之一。学术界之所以强调犹太人起义的特殊性,一是在于犹太民族留下的文字记录比较丰富,从而在"史料"上影响了后来历史书写者的"历史认识";二是由于犹太起义研究者往往基于犹太视角,忽略了犹地亚地区只是罗马国家的一部分,其政治范畴不能超越罗马"合约"这一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7.
路德"因信称义"说之于民族国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使徒时代,耶稣的门徒之一保罗最早提出"因信称义"这一神学思想,其目的在于反对犹太割礼派排斥外邦人接受福音教义.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通过研读<圣经>元典,以教父神学家圣奥古斯丁和英国宗教改革家约翰·威克里夫的神学主张为依托,结合自己多年的宗教体验,"发现"并重新解释了"因信称义"说.如果说,保罗的贡献在于首倡因信称义,反对因律称义,推动了原始基督教脱离犹太教而独树一帜,促进了基督教教义的形成;那么,路德的宗教贡献则在于,他把因信称义说当做批判教皇权和否定罗马天主教制度的武器,不仅借此创立了新教(路德宗),而且唤醒了处于长期沉睡中的德意志民族,进而为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静 《文史月刊》2010,(12):80-80
<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某人信誓旦旦地说:"我用人格担保",也常常谴责某些人"丧失了人格";我们常常说某人"名誉很好",也常常指责某些人"不顾廉耻"。那么,"人格"与"廉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让我们来看一看罗马法律对它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不列颠人在罗马人到来之前信仰异教,罗马不列颠时期基督教在民间缓慢传播,在罗马人撤离后迁移到威尔士和爱尔兰的凯尔特人依旧保有一定程度上的基督教信仰。盎格鲁-萨克逊人占领不列颠时,仍信仰日耳曼原始诸神。罗马教宗格里高利向英格兰派遣主教,在圣奥古斯丁的影响下使得南部英格兰部分王国初次改信了基督教。7世纪初,爱尔兰的基督徒来到英格兰北部诺森伯利亚建立修道院,传播基督教。经历了6-7世纪的传教和数次异教起复的改信过程,不列颠大部分地区都接受了基督教信仰。  相似文献   

10.
张芳 《文博》2015,(3):95-97,109
罗马帝国初期的200年(公元前27年~公元2世纪)是罗马的鼎盛时期,开创了经济、文化、军事、艺术前所未有的高峰,被称为"罗马和平"时期。本文保护修复的几件"罗马和平"时期的石碑原本收藏在意大利罗维纳市的Lapidario博物馆,后委托意大利博洛尼亚KRITERION文物修复公司进行保护修复,进行了清洗、补全、封护等保护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1.
孙笑颜 《神州》2012,(2):12-12
奥古斯丁关于社会、国家和历史发展的学说集中体现在他的《上帝之城》中。该书写与412—426年,是他对当时许多现实问题,反映了他的神学思想观念。在这部不朽的名著中,奥古斯丁以基督教的神学世界观为基础,驳斥了异教徒对基督教的责难,阐述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神学问题。然而在他的成书的过程中,经历了年限过长导致了文书前后观点的不一致和矛盾。  相似文献   

12.
作为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与约翰·胡斯具有密切关联。在奥古斯丁修道院里,路德首次"不期而遇"胡斯布道集;在菜比锡论战中,他被称为"胡斯派";读到了胡斯的《论教会》后,他自称"胡斯派"。他还推动《胡斯书信集》的出版并撰写序言,对胡斯的神学思想经历了震惊但害怕、深入了解而引为同道、赞颂且尊崇的接受过程。虽然胡斯的思想并非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来源,但是,胡斯著述中体现出的以圣经为最高权威、质疑罗马教会的权威等思想以及胡斯殉道表现出的忠诚和勇气,激励了路德继续推进宗教改革的决心。  相似文献   

13.
现代西文中与帝国相关的所有词汇多出自同一渊源,即古罗马官员掌握的治权(imperium)。治权概念随行使范围的空间扩展而内涵延展,从罗马官员的权力到皇帝的权力,从罗马人民的权力到罗马国家的统治,从区域性的统治到对整个世界的统治。imperium词义的演变说明了罗马国家蓬勃的发展态势,帝国的成长与帝国观念的更新共同演进。罗马人在很长时间里体认的是一个权力帝国,这一权力帝国的基础在于对其他地区和族群行使治权。罗马人怀揣抱负,相信以军事手段制服对手才是罗马立国图强的最佳出路,这与自蒙森以降视罗马为防御性帝国的传统观点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史家对奥古斯丁政治思想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古斯丁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围绕着“政治是否符合人的自然本性”这一命题 ,本文回溯了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奥古斯丁政治观的阐释。总的来说 ,比较传统的解释相信奥古斯丁不认为政治符合人的自然本性 ,但 2 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新观点作了相反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桓占伟 《沧桑》2013,(2):16-19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形成了争霸、会盟和朝聘三种主要邦交方式,"义"成为诸侯邦交的基本尺度,并具有信义、道义和礼义等不同方面的价值表现,使春秋这个处于分裂中的社会具备了一种共识性准则。不过,诸侯邦交总是以国家之利为永恒目的",义"又必须接受国家利益的考量,这就导致春秋邦交准则的不断变迁,从最初的"大义"为核心演变为后期的"事利而已",从注重综合利益演变为注重经济利益。诸侯之间邦交准则的沦丧终使春秋滑向了战国。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264年至前146年,罗马与西部地中海区域的强国迦太基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战争期间,罗马在征服的"第一块海外土地"——西西里岛上开始建立行省统治制度,从而标志罗马统治制度发生了新变化。本文主要论述罗马在赢得第一次布匿战争胜利之后,尝试性地在西西里建立行省统治,使其成为罗马国家的第一个行省。这一行省的建制及其运作,为罗马在更大规模的扩张中普遍实施行省统治制度提供了一个实际典范,为罗马在整个地中海地区建立统治、维护霸权地位提供了一种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道路建设在罗马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罗马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罗马道路建设的根本原因在于军事扩张的需要,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并不多。共和国时期的道路建设主要在意大利本土进行,并呈现出鲜明的特色。这一时期的道路建设对罗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它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另一角度考察罗马社会。  相似文献   

18.
王忠孝 《历史研究》2020,(2):110-126
罗马人大规模的领土征服从共和国中期一直持续到公元1世纪初。奥古斯都时代,罗马知识精英头脑中的世界观念以其高度的包容性和无边界性为主要特征。尽管"边界"一词在不同史料中拥有多个定义,但罗马帝国早期缺乏清晰、固定的实体边界背后,呈现出的是"无远弗届"的疆域观念。这种模糊的边界观反映了罗马霸权形成过程中,权力与领土之间相对松散的关系。从公元1世纪晚期到2世纪中叶,罗马世界变得愈加整合,帝国的疆域轮廓也更加鲜明,这种变化呈现在同时代罗马作家的作品中。不过,维吉尔笔下"无远弗届"的世界观依然有较强的生命力,至少持续到公元3—4世纪。  相似文献   

19.
"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回顾中国"十年动乱"的历史,科学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既能对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推进深化全面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又能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对人民负责任的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才能保证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正一旦踏入神农架境内,你一定会沉醉在这片生机盎然的绿境里:四周千峰攒簇、云遮雾障;原始森林里奇花异草恣意生长、鸟语蝶飞;山崖溪涧间飞瀑直下,偶有川金丝猴林间嬉戏……19世纪前来神农架进行植物考察的英国植物学家奥古斯丁·亨利就曾向西方世界宣布:他在遥远的中国内地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地方",那是人类梦想中的"伊甸园"。奥古斯丁·亨利所指之地即中国湖北的神农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