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治 《文物》1998,(10)
四川省三台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元代青花折枝菊花双环象耳瓶和缠枝牡丹三足鼎式炉,是1992年1月城西蟠龙砖厂取土时出土的。1996年5月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确认此瓶和炉为元代景德镇产品,均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相似文献   

2.
1980年8月,北京延庆县清泉铺公社罗家台大队社员在院内打压水机井时,在距地表1米余深处发现元代窖藏文物一批,内有泰定元年(1324年)款识的"内府官物"漆盘(见《文物》1985年第4期),同时出土还有青铜仿古龙纹三足索耳鬲炉一件(图一)。炉体通高19.5、上口直径26.5、口沿  相似文献   

3.
漫话铜炉     
王世襄 《收藏家》2000,(6):14-15
这里讲的铜炉,常被人称“宣德炉”或“宣炉”,是流行于明清的文玩,在文物中自成不大不小的一类。现用铜炉一称,是因为明清不少朝代均有制造,不只是宣德。还有尽管传世文献记载宣德朝不惜工料,大量造炉,如《宣德鼎彝图谱》,但现在竟难举出一件制作精美,和记载完全符合的标准器。据我所知,不仅北京、台北两地博物院尚未发现,著名藏炉家也没有。相反的倒是刻或铸有明清其他朝代年款的私  相似文献   

4.
1982年秋,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太钢医院)一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对上面置有耳杯的铜炉。两炉形式相同,大小一致,全器由承盘、炉体和耳杯三部分组成。承盘略呈圆角长方形,素面。盘上4个侏儒支托炉体。炉体底面有两排长条状镂孔,每排5孔,共10孔,使炉底呈箅状。炉外侧有一支向上弯曲的手柄。炉体上部为椭圆形围栏,四壁分别镂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口沿上凸起四个支钉,一耳杯吻于其上。耳杯素面圆耳,大小与炉体对应。全器  相似文献   

5.
2004年2~3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新安县洛新开发区发掘了一座西晋时期的墓葬(C12M262)。墓葬为穹隆顶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耳室等组成。随葬器物较为丰富,出土有陶器、铜器、漆器、铁器、金银器等。其中陶三足炉、铜熏炉、鎏金铜架、铜鸠杖、漆奁等,是洛阳地区这一时期墓葬随葬品中较罕见的器形。  相似文献   

6.
定州博物馆藏唐代三足炉贾敏峰此炉是1993年11月4日北陵头村村民刘玉良文献的。口径8.9厘米,底径7.3厘米,高9.4厘米。口微侈,短颈,溜肩,鼓腹下收,腹下部有三足,呈龟头形。釉凝厚,白中泛灰。腹下部,底及三足无釉,有垂釉现象。炉内轮弦文明显。胎...  相似文献   

7.
薛万侠 《风景名胜》2020,(3):0018-0019
对于文物而言,因为长期埋于地下,一旦出土后,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进而出现风化、病害等等问题,如果没有及时的对其进行保护,采取相应措施,就有可能直接对文物造成损坏,导致文物不能够发挥自身的价值。本文就从唐三彩三足炉的保护修复角度来进行分析,根据文物所存在的具体病害,来制定相应的保护修复措施,让唐三彩能够更好的发挥历史价值,为相应的文物研究人员提供准确参考。  相似文献   

8.
梁卓智 《收藏家》2004,(9):47-52
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但并非现所见传世款落“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的铜炉,就是宣德年间所铸的炉。真正的宣德炉由于历史的原因,几乎全数毁坏,现传世的已是凤毛麟角。后仿的铜炉(包括皇亲、贵戚或是富商所铸的炉款)同样因历史原因,损毁了很大部分。所以,在真宣德炉罕有的情况下,如果形制好、铜质精、色皮佳、款字端正,甚至含金的明清铜炉,也应是文物价值、市场价值、艺术品位极高的珍罕之物。  相似文献   

9.
《文物》1984年第1期《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中介绍的 M306:采2,是一件小型铜容器,本器铭文称为胃,简报及铭文考释都读胃为炉,怀疑是熏炉。就文字考释而言,无可非议;但若按器形,则觉名实不符。东周铜炉,如王子婴次炉、  相似文献   

10.
1960年至1965年间,湖南省博物馆从长沙废铜仓库拣选的文物中,有十六件铜钺,形制、纹饰都显得特殊。1974年长沙树木岭1号墓和1975年长沙南塘冲15号墓中分别出土一件铜匕首和一件褐釉陶三足罐,在数千座楚墓的出土物中也属仅见。这几件文物很可能是东周时期居住在两广地区的越族的文物,特介绍如下。 (一)钏钺:共十六件,分别来自道县、  相似文献   

11.
1981年吉林市博物馆集中收购了一批明清瓷器,现选择部分精品,介绍如下。一明代瓷器 1.龙泉釉大盘传世品收藏号1193。敞口,圆唇,圈足。盘壁有放射线状凸棱。胎厚,体较大。釉呈影青色,盘底一圈无釉。口径33.7、足径12.7、壁厚1.1厘米(图一)。为明代民窑产品。 2.龙泉釉绳纹耳刻花炉传世品收藏号1194。直口,外折沿,鼓腹,三足,口沿上有一对绳纹竖耳。颈部刻雷纹,腹部刻三组缠枝牡丹。三足呈椭圆柱形。炉胎厚重。釉光亮,呈影青色。炉内底部的3个乳丁及外底部、三足底部均无釉。通高22.5、口径24、壁厚1.1、足径3.5~4.1厘米(图二)。  相似文献   

12.
藏品     
《收藏家》2019,(1)
<正>白玉兽耳衔环三足香炉年代:清尺寸:高11.5宽16.5厘米介绍:白玉材质,器带盖扁圆状,莲花作钮圆口,炉通体以兽面纹、螭龙及勾云纹为饰。两侧浮雕双兽形耳,下衔活环,腹部下收,底三足状,刀法精细,造型优美,内外抛光,玉质柔润光洁。玉色洁白细润,此炉由炉盖和炉身两部分组成,全器选用优质新疆和田白玉琢制而成,玉质明净温润工艺复杂,制作精良,线条流畅,为清中期玉雕艺术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3.
一、长期用途不明、命名纷岐;争论不决的一套铜器 《文博》1993年3期刊载王永亮《富县征集一件“铜温酒器”》,介绍陕西富县交献一套上置耳杯的铜炉,而称之为“温酒器”。这套铜器北宋即已有出土与著录,但究竟做什么用的,长期不明,因之其名称叫法也因各人理解而异,从最早吕大临《考古图》称为“温器”起,有“酒器”、“温酒器”、“烹饪器炉与鍪”、“烹炉”,甚至称为熏炉,三十年代容  相似文献   

14.
连去港市博物馆所藏琉球国铜炉为一级文物。此炉质地为紫铜,圆形,鼓腹,重5100克,通高20.5厘米,口径7.5厘米,腹最大径31厘米,底微鼓。口沿部铸有一个11.5厘米长的缺口。此炉始供于云台山法起寺,后散于民间,再后由山东省博物馆征集,1976年连云港市领回。  相似文献   

15.
《文物》1961,(7)
1960年5月在莒州古城东南七十华里的马鬐山北山脚下莒县中楼人民公社刘家峪生产队,社员在锄地时发现了五件铁制文物,计有:(1)六耳生铁锅一件(图1)。通高34.5、口径51、厚2.5厘米,最大腹径53.5厘米,重63斤。除口部有带状纹四条外,全身是素面。底部呈黑色,是当时使用时经火烧过的痕迹。全部完整无缺。(2)双耳三足平底生铁炉一件(图 2)。通高19、口径38、厚1厘米,足高9.5、耳高5厘米,炉深4.5厘米,重11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文化馆藏有几件带有明代纪年款的阿拉伯文铜炉,造型别致,工艺精细,是我县少数民族文物中的佳品。现介绍如下: 狮盖熏炉通高40、口径19.5厘米,重7.03公斤,黄铜质。狮形盖。直口,直腹,矮三蹄足。狮仰首蹲踞,嘴张,尾翘,双耳后抿,一爪下压一绣球。狮腹部镂空,香烟可由狮口出。炉腹前后各有一菱花形饰,内  相似文献   

17.
小议方簋     
方簋是青铜簋中形制罕有的一类,出土数量极少,未能引起学界的关注。而常见的簋的形制虽然多样,有无耳、双耳、三耳、四耳簋;有环耳、附耳、贯耳簋;有圈足、方座、三足或四足簋等,但都具有一个共性,即圆形的敞口、鼓腹、圈足。因此,彭裕商在《西周铜簋年代研究》一文中将其作为划分簋型式  相似文献   

18.
罗红侠 《文博》2009,(5):65-66
古人历来喜饮温酒。温酒器是中国酒器系列中的重要一项。早在商周青铜文化中就已出现,并延续了数千年之久。本文介绍了咸阳博物馆珍藏一件设计合理,构架独特的铜温酒炉,并结合已出土的有关温酒炉,从铸造工艺、造型、形制特征、艺术风格等进行研究探讨,推断此器为汉代铜温酒炉。  相似文献   

19.
黄敏强 《南方文物》2011,(4):181-183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和广东省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要求,2007年10月,清远连州市文物普查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地毯式文物普查,共录入不可移动文物415处,其中新发现的卿罡村化字炉、大营村字纸亭、敬联村和冲头村的惜字亭令普查队员们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笔者谈谈对化字炉的认识,从中可以一窥连州曾经的辉煌文化。  相似文献   

20.
1978年12月,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在通县物资回收公司征集到一件残铜簋,残缺约五分之一,腹内铭文也部分残缺。以后在通县城关收购站协助下,找到了这件铜簋的一些残片,使全器得以复原。现此器已经北京市美术公司修复,藏于首都博物馆筹备处(图版陆:2;图一)。复原后的铜簋通高21、腹深13、口径22、腹径26厘米,缺盖。兽首形双耳,耳下附珥。圈足下附三足。口沿饰窃曲纹八组,腹饰瓦纹六周,圈足饰垂鳞纹,足上端饰兽首,足根作三瓣卷曲兽足形。腹内铭文五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