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骥德于刊刻明天启四年(1624)的《曲律》中明确而自豪地提出“吾越故有词派,……近则谢泰兴海门之《四喜》,陈山人鸣野之《息柯余韵》,皆入逸品。吾师徐天池先生所为《四声猿》,而高华爽俊,绮丽奇华,无所不有,称词人极则,追躅元人。今则自缙神、青襟,以迨山人、墨客,染翰为新声,不可胜记。以余所善,史叔考撰《合纱》《樱桃》  相似文献   

2.
1990年秋,应江苏古籍出版社之邀,校点新版《西游记》。这次校勘、整理是以明刊金陵世德堂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台湾天一出版社影印)为底本,以明刊《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中州书画社影印)为主要校勘本,并参照了清光绪间味潜斋石印本《新说西游记》等一些较好的清刻本进行的。校阅中,除了作较详细的校记之外,每有所感、所疑,也随手记下。工程告竣,已积成札记数则,现掇其要者整理成文,公诸同好,望能有以正之。  相似文献   

3.
试观,大凡编撰古词者,或扬善惩恶,以结祸福;或娱心申德,以著诗文;或明理言性,譬以他物;或褒正疾邪,以断忠奸.虽属稗官,然无不备善.《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金瓶梅》等四部,于平话中为“四大奇书”也,而《金瓶梅》堪称之尤奇焉.  相似文献   

4.
仰手接飞猱     
《中华遗产》2023,(9):7-7
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拥有七十二般变化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中国,它深得男女老少喜爱,是机敏与勇敢的化身,堪称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猿猴形象。不过,中国的猿猴种类多达26种,孙悟空属于哪种呢?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将猿猴并称,但实际上猿与猴是两种不同的动物,“猿”泛指长臂猿,无尾无颊囊;“猴”泛指猕猴(属),属猴科,有尾有颊囊。体形上来说,猿大而猴小。  相似文献   

5.
帕曲 《丝绸之路》2013,(4):112-113
在《西游记》中,明代中后期出现的同情妇女、批判传统女性观的思潮被作者吴承恩以神幻滑稽的情节反映了出来。《西游记》中批判封建妇道、批判封建夫权、嘲讽封建纲常伦理、同情女性命运的诸多情节,折射出吴承恩智慧、悲悯、正义的人性光芒,也体现出他深沉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6.
朴乘慧 《神州》2013,(34):10-10
明清以后,许多神或魔出现的小小故事也像其他小伙一样被编成为长篇小说,产生了《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等作品到现在还很受欢迎,而且与神魔小说的有关的研究也不少。本稿为了便于参阅,要统计而分析其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7.
《哈利·波特》在全球电影市场蝉联3周冠军后,谁也没料到,终结这股魔法世界吸金狂潮的,是一部既无大明星又缺少大话题的《猿族崛起》。《猿》上映首周末就在票房榜上强势登顶,且蝉联之势明显,口碑继续高企。作为《人猿星球》的前传,《猿族  相似文献   

8.
酒的史话     
在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今天,酒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商品。传统的抑制酒的法规,今天就不再谈了。在这里我想配合贵州人民出版社《中国酒典》的出版和贵州酒文化展览,说一说酒的历史。一、酒的起源《粤西偶记》说:“平乐等府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日猿酒”。从这段记载看,酒的产生,非自人类开始,早在猿类尚未进化到人类之前,就已经有酒了。当然,猿猴有意识的采花酿酒是不可能的,但是,采来的野果吃不了,藏在洞穴中,久之自然发酵成酒,倒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陈四益 《炎黄春秋》2003,(10):80-80
蒙昧时代,人们造神,是因为无知与恐惧。文明时代造神,是为了一定集团的利益与需要———《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造神是为了“天下服”。为什么会“服”?《礼记》有云:“百众以畏,万民以服。”害怕了,所以就“服”了。钱钟书先生在引了这两句话之后说:这是“古人政理之要言也。”实在眼光犀利。钱先生的渊博,不可及。在引述中国的种种之外,又引证了外国的种种,那想法,同中国地异而心同,只是说得比中国人更直白、更赤裸。比如,相传奥古斯德大帝便说:“有神则资利用,故既欲利用,即可假设其为有。”著《君主论》的马基雅维利也…  相似文献   

10.
谈韬晦     
“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行迹。”──《辞海》对韬晦的解释。“切当韬晦,勿露圭角。”──《宋稗类钞》载杜正贤告戒门生的话。《淮南子·缪称训》提醒人们:“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铄,虎豹之文来射,猿猱之捷来猎,故子路以勇死,苌宏以智困。能以智知,而未能以智不知也。”显赫的名声、聪明、漂亮、敏捷,都会招来灾难;勇敢、智慧也不妙,勇敢会导致死亡,智慧能引来杀身之祸。谚云:“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高名名丧人。”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亦即人们长说的:枪打出头鸟”,“…  相似文献   

11.
天地之心     
陈力朴 《旅游》2012,(12):1
天地之心。这词很大,听起来有点庞然无边际。再跟进一查,居然内蕴缅邈幽深,直抵奥境。这几个字是《易经》《复》卦彖辞中的一句。儒道对此各有表述。孔子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儒家认为,生、动乃天地之心。例如汉儒荀爽的"阳气初九,为天地心",宋代程颐的"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道家则认为,无和静是天地之心:"复者返本之谓也"。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而后,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则综合儒道前贤,提出了"人者天地之心"的命题。天地之生,以人为本。人是天地生物中的根本。"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人为天地之主,主必以心,故日人  相似文献   

12.
实斋章氏主“《六经》皆史”说,此以经之为用申之也.若经之为体:《尚书》载言,《春秋》纪事,刘子玄论诸史之作,巳榷其流;《甫田》之什,《商颂》之篇,其为史诗,曾无疑义;《周礼》以叙政制,《仪礼》以伦习尚,盖社会历史之简册.独《周易》之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从来视为象数之学,解作哲理之言,靡有目为左史之别撰典林之奇构,所以反映我先民自原始社会以迄周革殷命之全部史事者.先伯父朴安先生,覃精文字训诂之学,深探《六经》之原,于《诗》与《易》,尤所究心.晚年病废,闭户读《易》,博稽群言,冀得通解,乃凿枘冰炭,辄多神秘可怪之论,曾无胜理惬心之谈.为其不安,破中求立,久之有悟《易》之为书,亦一古史撰作,仅奇正之背异而  相似文献   

13.
放马滩简中的志怪故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著作,对六朝小说有志人、志怪之分。志人小说叙述著名人士的言行,志怪小说则汇集神异鬼怪的故事。志怪小说导源于早期神话传说,而以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等为其代表,后来成为中国小说的一种传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这种小说的集大成之作。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了460支竹简,简报业已发表。何双全同志对这批简做了深入研究,有详细介绍,附以部分简的图片,是值得大家感谢的。我仔细读了原简报中称作《墓主记》的几支简,觉得所记故事颇与《搜神记》等书的一些内容相似,而时代早了五百来年,有较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试作讨论,敬希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14.
汉军旗香神歌,即汉军八旗人烧香祭祖的仪式歌,也称萨满神歌。在宽甸山区俗称“单鼓子”,或谓“跳家神”、“唱家戏”、“唱阴阳戏”、“跳单鼓神”。对单鼓艺人称“单鼓”、“烧香的”。 农家烧香,是借祭祖之名抒发敬天、崇先、娱神之情;同时也表达劝人为善,娱人解忧之意。所谓神歌,必须充满封建迷信彩色,所谓鼓、戏也饱含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精华。本文就宽甸《香卷》(汉军旗香神歌),略作粗浅探讨。 一、宽甸《香卷》的由来  相似文献   

15.
一《九歌》源于楚国民歌一巫歌《九歌》为屈原所作,是屈原对楚国民歌--祭神歌、巫歌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再创造而写成的。《九歌》与当时楚国民歌--祭神歌、巫歌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是已为很多学者所论证了的。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故其文意不同,章句杂错,而广异义焉。”  相似文献   

16.
《南方人物周刊》2011,(28):100-100
《哈利·波特》在全球电影市场蝉联3周冠军后,谁也没料到,终结这股魔法世界吸金狂潮的,是一部既无大明星又缺少大话题的《猿族崛起》。《猿》上映首周末就在票房榜上强势登顶,且蝉联之势明显,口碑继续高企。  相似文献   

17.
正古来民俗中,祈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活动。其过程原始而神秘,核心特征是人们通过自我惩罚以感动上天降下甘露。在康熙《平遥县志·艺文》中,就有两篇有关祈雨的文章,一为元代张翼的《梁公祈雨灵应记》,一为金代武亮的《应润庙祈雨灵应记》。后文中载:"书曰至诚感神,又曰至诚可以动天地感鬼神,而遂通者神也。夫天地鬼神未有不诚而能动者也。"祈雨之地大都是邻近的大山深处、泉水出处,往往因各地山水有异所祈之神  相似文献   

18.
正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常召唤出所在地域的"土地爷",并向其询问各种情况。本文以明清时期有关信仰及其在小说中的艺术表现,简介相关的造像与水陆画等物质遗存。一、国家祭祀体系中的社神与地祇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最先是专指"皇天后土"中的"后土"神。社神更多地带有自然属性。《公羊传》  相似文献   

19.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非常古老的书。司马迁写《史记》时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可见早在汉代,像太史公这样的大学问家,也已看不懂《山海经》了。关于《山海经》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有人主张为禹,益所作。刘歆上《山海经》表云:“《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王充:“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闻见,作《山海经》。”《吴越春秋》:“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川,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  相似文献   

20.
龚鸿学 《神州》2011,(9):7-7
猪八戒在《西游记》中是最滑稽的一个,他外貌丑陋、好吃懒做,他聪明不度孙悟空,诚实不如唐僧和沙僧。他猪首人身,可是从他身上可以充分体现出人的弱点,贪婪、胆小怕事、小市民心态,愚笨但有时也会耍小聪明。他是以人的化身进入《西游记》的,也是作者的一种隐喻。猪八戒是人性、猪性、神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