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节性的济贫恤穷行政:宋朝社会救济的一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朝社会救济事业发达 ,救济范围空前广泛。由于传统农业经济的季节性波动 ,使得宋朝的济贫恤穷行政往往呈现出季节性特征。内容主要包括春夏两季的医疗救济、冬季的饥寒救济和春季匮乏的救济。这些救济事项在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史上处于较高水平 ,但仍属于传统的被动性的救济。这是宋朝以至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一般特征 ,也是与现代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的主动性救济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尽管与现代社会救济相比 ,宋朝社会救济仍未脱离传统社会救济的统治者恩赐性质 ,但在救济属性上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即更为注重救济的实效性 ,而非救济的象征性。如果说以先秦时期为代表的社会救济传统更多属于“礼”的范畴的话 ,则宋朝的社会救济无疑更多地属于制度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1935年,南京市立救济院育婴所的幼儿。因为贫穷,一些父母无力养育幼儿,只能将孩子送来救济院,希望他们能够在这里得到悉心照顾。救济院等很多慈善机构都是社会救济制度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文建龙 《攀登》2014,33(5):96-101
新中国前30年的反贫困实践包括城市反贫困实践和农村反贫困实践。城市反贫困实践主要表现为城市社会救济。农村反贫困实践除了农村社会救济,还有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帮扶工作。新中国前30年,不论是城市反贫困实践,还是农村反贫困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留下了行之有效的好经验,但也有惨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1949-1956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和华北人民政府关于社会救济工作的统一部署,天津建立健全了社会救济管理机构,出台了职业介绍、以工代赈、生产自救等一系列社会救济政策.通过这些救济政策的推行与实施,天津在增加城市就业、消除贫困人口、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社会救济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付琼 《黑龙江史志》2013,(21):43-44
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争取民心,往往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进行救济,而养济院制度就是这种社会救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统治者在治国安邦的过程中总结吸取了前代抚恤孤老废疾之人的经验教训,从而使养济院制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清代养济院从恢复重建到蓬勃发展再到衰败毁坏的三个阶段进行具体考察,评估其利弊,使读者全面的了解清代的养济院制度,不仅为读者清晰的呈现了清代国家社会救济的主张与实践,更为今天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福利和救助事业提供了一些借鉴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王洋 《黑龙江史志》2013,(7):41-43,52
人力车夫问题是中国早期城市化曲折前行的产物。针对"存废皆不可"的矛盾处境,民国南京市政府基于人道主义与政治示范的原则,筹划了一系列系统的社会救济举措,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车夫收入,提高了车夫智识,体现了社会救济的现代转型,为全国的车夫救济事业提供了政策的参考。但在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中,这些救济举措又存在着救济范围狭窄、救济计划鲜有实行、救济效果大打折扣等诸多问题与缺陷。人力车夫问题在整个国民政府时期始终无法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的新疆,一方面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另一方面政局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新疆政府采取了救济措施,加速了社会救济的发展。本文对民国时期新疆社会救济事业的产生及其当时政府对难民、灾民救济采取的措施作一论述,并对救济的特点及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1980年以来国内明清社会救济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0年以来国内明清社会救济史研究综述余新忠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贫困者提供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并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一种社会行为。在我国,它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至明清已发展到了较高水平。国内对明清社会救济史的研究,始兴于本世纪20年...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前。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在政府层面往往带有应急的色彩。大多是在面临严重灾患的情况下.政府为安抚民心、防止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对受灾地区进行抚恤救济.因而缺乏一种常态的政策考虑。近代以后,在基督教会进行社会救济的影响之下.中国社会福利事业有所发展。政府的社会救济也由一时的救急之策变为一般的政策实施,而且救济的理念和模式也实现了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光绪三十二年(1906)苏北、皖北发生水灾,然而两省的救济却受到了"厚此薄彼"的对待,正当苏北的救济热火朝天之时,皖北救济却是举步维艰。从苏皖两省的政治地位、财政重要性、区位差异、战争影响等方面分析"厚此薄彼"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为一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提供一些趋利避害的经验和教训。最后,皖省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自我救济之路,不但较为成功地对皖北进行了救济,还在无意间突破了传统的荒政体制,开始了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11.
<正>政府所拥有的权力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决定了其在震灾救济中当然的主导地位。然民国时期,政府干预能力的消弱,反映在四川震灾救济上便是政府救济行为难以为继;民间救助逐渐兴起,并成为震灾救济的主要力量。民国四川震灾救济中政府责任与民间救助间的转换,实际上是政府社会控制力弱化下的一种无奈选择。然而震灾救济过于依靠民间自救,造成长期的政府角色缺位,反过来弱化了四川民众对政府的依存关系,进而对政府的合法统治累积下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救济,亦称社会救助,它是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的援助,以维持其最低生存需要,维护其基本生存权利的一种社会行为。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救济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对这一时期救济史的研究状况进行较为细致的回顾总结,对明清社会救济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滨 《史学集刊》2004,(3):102-107
16世纪以来的济贫法直到工业革命时期都是规范贫困救济的重要法律依据,但旧济贫法主要体现的是传统的经济观念,这与工业革命的经济社会变化越来越不相容。倡导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学的兴起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理解现实的新的理论基础,在新思想体系的影响下,社会对贫困救济的观念不断变化,最终导致济贫法改革和1834年新济贫法的确立。  相似文献   

14.
抗战胜利后收复区的救济与复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正常社会秩序,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利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援华物资在收复区进行了紧急救济与复原。它在难民的救济与安置、工农业生产的复原与经济的复兴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但这些成果也随之散失在内战战火中。  相似文献   

15.
在民族抗战的当中,大家除了忙着救济伤兵和难民以外,还注意到比这更重要的儿童救济问题,这总算是可以慰安的一件事.办理儿童救济的机关,先有蒋夫人倡导的战时儿童保育会,现在又有马超俊等发起的战时儿童救济协会.协会的宗旨,和保育会是相同的,而办法则略有分别.凡属战区儿童,在十六岁以下,家境贫寒的,都在收容之列.六岁以下为婴儿期,注重保育及幼稚  相似文献   

16.
抗战八年,蒋经国主政赣南六年,期间推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新赣南"运动,社会救济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蒋经国在赣南开展社会救济的全过程,了解蒋经国的民生理念,窥探蒋经国"建设新赣南"之一斑。  相似文献   

17.
民国年间,湖南省自然灾害频繁。伴随近代社会的发展,湖南的灾害救济制度、设施、组织相继建立并有初步发展,在历次救济灾荒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近代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在救灾保障方面已基本具有了新观念。  相似文献   

18.
在宋明理学影响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管控由原来带有原始民主色彩的社会基层组织发生了变化,由宗祠自发的救济扶贫行为变成了主要为有组织、规模的,有政府介入的社仓等救济组织;乡村治安,保甲制逐渐代替了个人防范行为;石牌法、“款约”、“埋岩”等习惯法也终究被充满理学道德理想主义的乡约所替代.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难民收容所的设立及其特点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抗战时期的难民收容所,是专门收留救助战争灾民的慈善福利机构,由政府救济机关及中外慈善团体和社会组织协同开办,是中国战时社会救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存在与抗战进程相始终,虽具临时性、被动性,但其形式简捷灵活、数多量广,较为有效地救济了上千万难民。本论述了战时难民收容所的建立、数量与规模,以及特点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难民,是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产生难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战争因素,是导致难民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内因战争而形成的难民问题,成为当时中国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支援全国抗战的战略大后方,每日都有大量来自沦陷区的难民涌入。国民党政府因此不仅对难民救济机构进行了必要调整,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难民转移方案。在其难民转移方案中,贵州因其在祖国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被国民政府所器重。国民党贵州省政府亦响应国民党中央的号召,采取因应举措,积极从事难民救济活动,以缓解因难民增多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期间,作为贵州官方赈务机构————贵州省赈济会,积极参与到难民救济的队伍之中,为推动抗战时期的难民救济工作作出历史性的贡献。本文以抗战时期贵州省赈济会及其赈务活动为中心,对贵州难民救济活动的特殊背景、贵州省政府的因应举措、难民救济活动的基本情况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等方面试做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