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砖瓦是北魏平城时期遗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工作,发现了大量制造精良的板瓦和筒瓦,其中尤以磨光瓦最具特色。文章对北魏平城时期多个遗址出土的板瓦和筒瓦进行归纳和分析,初步总结了北魏平城时期板瓦和筒瓦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1997年发现的位于广州儿童公园附近的南越国御苑遗址,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了大量的砖、瓦、石等遗物以及石曲池等有重要历史和科学价值的遗迹,其中有大量的万岁瓦当和卷云纹瓦当以及筒瓦、板瓦、折腰瓦等建筑用料。  相似文献   

3.
湖北随州叶家山遗址是一处西周早期的曾国墓地,出土了大批遗物,包括数量众多且铸造精美的青铜器。这批青铜器的总体特征与中原地区出土青铜器的风格相似,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叶家山青铜器属典型西周文化性质,并无自身特征,不过,也有学者指出,那里仍有一些所谓的地域特征。本文对西周时期若干遗址出土的青铜器进行了实地观察和调研,并将其与叶家山出土青铜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叶家山出土三足青铜器中,桃圆形器口的器物为绝对主体。而其它地区西周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中,仅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与绛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几件为桃圆形器口。基于此,叶家山出土的三足青铜器中,大多数器口为桃圆形,而这应属于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4.
湖北广水巷子口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巷子口遗址是随枣走廊东南部一处重要的东周时期遗址。西周初年,周王朝在汉水的江北地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分封,形成许多小方国,汉阳诸姬文化在这里才得以兴起和发展。巷子口遗址出土的鬲、盆、豆等与随州擂鼓墩1号墓、2号墓和庙台子遗址、叶家湾遗址、梅鹤子塆遗址以及枣阳周台遗址所出土的同类器特点相同,陶鬲与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周台遗址和广水黑洞湾春秋早期的陶鬲有一定的继承关系,而与汉水以西的襄樊真武山和其他楚文化遗址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巷子口遗址应是曾国的一处村落遗址。巷子口遗址的发掘,揭示出随枣走廊东周时期曾国的文化面貌,对研究曾国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最近,大冶县博物馆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处古城遗址——草王嘴古城遗址。这是大冶县在继鄂王故城、大箕铺五里界古城之后,又一新的发现。草王嘴古城遗址位于大冶县城关西北约9公里的金湖乡田垅生产队。城址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向。城内地势西南面高于东北面。城垣除局部被破坏和塌陷外,保存较好,且高出地面3—9米。城垣为灰褐色泥土夯筑而成,宽约12米,夯层为13——14厘米。据初步勘察,城垣周长945米,城内总面积约55000平方米,城址内文化堆积极为丰富,出土有东周时期的筒瓦、板瓦、瓦当  相似文献   

6.
晋侯墓地出土玉器研究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天马—曲村遗址晋侯墓地的发掘是近年来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而其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玉器尤为引人注目。本文欲就”已发表的相关材料①,并结合当时的发掘经历,草成小记数札,以就教于专家学者。一、玉壁壁是西周玉器中常见的器类。在晋侯墓地中,除随葬玉器被盗掘一空的M6、M7。M32、M33及MI外,余者均有玉壁出土,且一墓多件。在讨论晋侯墓地出土的玉壁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西周玉壁的基本形制有明确的界定。西周工壁造型的基本特征是圆形、片状有中孔,但在如何区分壁、援、环三者上尚有分歧。《尔雅·释器》谓:“肉倍好谓之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燕下都遗址出土建筑构件的研究,对发掘报告《燕下都》及河北博物院《慷慨悲歌——燕赵故事》中所涉及的两件"瓦钉"进行了讨论,认为它们并非是固定筒瓦的瓦钉,而是罩在瓦钉之上的瓦钉饰,从而修正了学术界关于燕下都瓦钉与瓦钉饰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2004年11月~2005年12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配合基建工程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一处东周时期大面积的夯土建筑基址。发掘区位于瞿家屯村东南、东周王城南城墙外西南部,距洛河北岸约500米处洛河与涧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总发掘面积约7000平方米。主要遗迹发现于一个特大型院落内,有大型成组夯土建筑基址、墙基、散水、排给水设施、池苑、暗渠、陶窑等遗迹。发掘区内出土大量的绳纹筒瓦、板瓦残片及精美的卷云纹圆瓦当、半瓦当、瓦钉,少量陶豆、陶盆残片,以及"五铢"、"半两"钱等。根据出土遗物,初步推测这组建筑遗存的年代为战国中晚期到西汉前期。从建筑规模及特点来看,此遗址应为一处战国中晚期的大型宫室建筑,属东周王城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21,(6)
正青铜觥,是一种源于兕牛角制作的盛酒器,流行于商代中期至西周早期,西周中期以后式微。器身常呈椭圆形或方形,周身饰以纹饰;有圈足、四足或三足;盖上常为兽首形状,流部用于倒酒,兽首与兽背一体构成觥盖;有些觥的腹内还置有勺。因其流行时间不长,与其他器物相比,出土数量较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出土的和见于著录的青铜觥不到百件。山东地区考古近来半个多世纪发现的东周时期贵族墓葬较多,而西周的贵族墓葬非常少。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勘探确定了万福垴遗址是一处以春秋时期遗存为主要内涵的大型聚落遗址。在其周边还发现了杨家咀、桂溪湖、中沙湾等三个遗址。桂溪湖遗址的年代范围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以春秋时期遗存为主要内涵;中沙湾遗址以战国时期遗存为主要内涵;杨家咀遗址的年代为东周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深入发展,鄂东北地区发现了许多东周时期的遗址和墓葬,陆续出土了一批东周时期的文化遗物。近年来在配合工程建设中,我们对部分重要遗址和墓葬进行了重点调查和发掘,获得了一批东周时期的实物资料。这些资料的发现将为认识和研究这一地区东周时期的文化性质,及其与其它文化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作为北朝考古的重要发现,墓道东西两壁的狩猎图、北壁的门楼图成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和建筑形制的珍贵资料。墓道北壁的门楼图中出现了鸱尾、筒瓦、板瓦、当沟、兽面砖和尖桃形器物等建筑用瓦,其中尖桃形器物与河北省邢台市顺德路遗址出土的隋代邢窑产品应为同一类器物,对于邢窑和中国古代建筑用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原扶风地区出土西周甲骨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典籍中,有关周人占卜的记载很多,但在考古学上,对西周甲骨的认识则是建国后才开始的。根据现有的考古材料,最早发现的西周甲骨,是1951年在彬县获得的,为牛肩胛骨的骨臼部分;1952年山西洪洞坊堆村出土了两片卜骨,其中较完整的一块系牛左肩胛骨,刻有八个字,是首次发现的西周甲骨文;195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长安沣西张家坡西周居住遗址时出土了  相似文献   

14.
瓦当,一般是指筒瓦的底端封堵筒瓦的部分。关于“当”的解释有多种说法,综合前人的认识,可以看出作为筒瓦下端下垂的部分,瓦当既有阻挡风雨、遮避榱头的实用功能,又有装饰屋宇的作用。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瓦当出土于扶风的周原遗址,多为素面或重环纹的半瓦当。东周至秦汉时期瓦当已大量应用于建筑中,地处西部的秦国在瓦当的使用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系列。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凤翔  相似文献   

15.
郑国祭祀遗址及青铜礼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9月至1998年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郑郑韩故城发掘清理出春秋时期的青铜礼乐器坑18座。除4座历史上已被盗掘外,其余14座出土青铜器348件,其中青铜礼器142件、编钟206件。同时还清理出春秋时期的殉马坑45座,以及一批商、西周和东周时期的其他文化遗存[1]。它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中行遗址的性质、郑韩故城区域内先民的形成、春秋时期的宗教礼仪习俗、用鼎制度、青铜器的分期断代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一遗址性质关于中行遗址的性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认识。第一,该遗存的年代始于二里岗上、下层文化,历经西周、春秋直到战国,延续1200…  相似文献   

16.
大原村地处西周丰镐遗址腹地,东北与丰镐遗址车马坑相距约1.6千米。2008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大原村东侧长安十二中发现的4座西周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保存完整,出土有铜器、陶器及少量玉石器等。本次发掘为丰镐遗址布局及西周晚期丧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有字瓦,指模印有文字的板瓦和筒瓦。这类瓦片在云南西部大理、巍山、姚安、楚雄等县南诏、大理时期的建筑遗址和砖瓦窑址中有不少发现。 1939年,前中央研究院吴金鼎等在大理调查和发掘古文化遗址时,曾收集和初步整理过此类瓦片,并将部分文字临摹附入发掘报告中。这是最早的关于有字瓦的著录。解放后,云南学术界讨论白族的形成及  相似文献   

18.
1997年,邢台市顺德路隋代邢窑遗址出土了5件黑釉高足尖顶桃形器。由于此前未见此类器物出土,亦缺乏相关文献记载,引起学界广泛讨论。文章结合现存古建筑、相关出土遗物和文献资料,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高足尖顶桃形器既可以用作小型建筑和"建筑式"明器的脊饰,也可以作为筒瓦之上的瓦钉帽,即《营造法式》中记载的滴当火珠使用。  相似文献   

19.
戈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用于勾、啄的兵器。据考古发现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石戈。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铜戈开始出现。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夏代遗址中曾出土有铜戈。商代晚期到西周时期,戈是最重要的格斗兵器。东周时期随着作战方式的变化(即由商、西周时的车战为主变为春秋战国的骑步兵为作战的主要力量)和铁质兵器的出现及大量使用,戈的数量逐渐减少。西汉时在个别地区偶有使用,东汉时期已难觅踪迹。 在戈类兵器家族中,有一种形制特殊的戈──有銎铜戈。有銎铜戈的出土数量甚少,其存在时间也稍短于其他戈类兵器。本文仅就有銎铜…  相似文献   

20.
黄陂鲁台山西周文化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省鄂东地区发现许多西周遗址,主要分布在汉水、涢水和滠水流域.近年在滠水流域的黄陂鲁台山西周遗址和墓地中,清理了一个灰坑和五座墓葬,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青铜器和陶器,这对研究江汉地区西周时期的文化及历史,具有重要价值.过去,史学界曾对西周政治势力是否来到江汉有过疑惑,现在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在长江中游地区已普遍发现,其文化面貌也有了一个简单的轮廓,这样,疑惑也迎刃而解.本文拟就这处文化遗存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