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报告发表1989年底以前我们实验室测定的考古样品~(14)C年代数据122个。计算年代使用的~(14)C半衰期为5730年,所标出的数据误差仅为放射性测量的统计误差,取一个标准偏差(1δ),距今年代以1950年为起点。出土层位和文化性质根据送测单位描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用加速器质谱碳十四测年(Accelerafor-mass-spectrometry—~(14)C)方法,简称AMS—~(14)C方法,直接测定古代陶片中各种含碳组分的年龄,并报道对湖南彭头山和胡家屋场两遗址陶片和我国最早水稻遗存的测年结果。这是北京大学考古系与牛津大学考古与艺术史研究实验室合作的成果。陶片的碳十四测年国内外还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它提供了新的可能,也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报告发表考古样品~(14)C年代数据共87个,系我室1984年底以前所测。采用的制样及测量方法同前几批报告。数据表中的出土层位及文化性质为送样单位的判断。计算年代采用的~(14)C半衰期为5730年,以1950年为计时零点。数据误差仅为放射性测量的统计误差,取一个标准偏差(1δ)。  相似文献   

4.
《文博》2021,(4)
1982年,测年学者通过测试和研究提出,华南石灰岩地区水生螺蚌壳~(14)C测年比陆生动植物样品偏老1000~2000年,但这并不能解释很多遗址反复出现同一层位的螺蚌壳(也有个别其它样品)测年比兽骨偏老数千年的现象。通过与最新测年数据的比较发现,这些早年测定的用以比较的兽骨数据偏晚。其偏晚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期埋藏的骨骼易受污染和不够严格的预处理方式未能完全排除污染物所致。这可能是华南早期新石器年代困惑长期存在的根源之一。剔除偏晚的兽骨数据,华南石灰岩地区"水生螺蚌壳~(14)C测年偏老1000~2000"这一结论暂时还不能被推翻,但其是否适用于华南的所有史前遗址,还有待更多和更为系统的实验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5.
《文物》1996,(6)
本报告发表考古样品~(14)C年代数据共180个,系我室1992年底以前所测。计算年代用半衰期为5730年,仅标放射性测量的统计误差,取一个标准偏差;距今年代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表中出土层位和文化性质一栏依据送测单位的记述。  相似文献   

6.
《文物》1989,(11)
本报告发表考古样品~(14)C 年代数据共74个,系我室1987年初以前所测。计算年代用半衰期为5730年,仅标放射性测量的统计误差,取一个标准偏差;距今年代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表中出土层位和文化性质一栏系据送测单位的记述。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发表考古样品的年代数据共五十个,系本实验室1979年7月至1980年底所测。1981年5月以前所测地质样品数据发表于《地震地质》1980年第3期和1981年第4期。报告中距今年代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计算年代所用的C~(14)半衰期为5730年。距今年代未作树木年轮校正,数据误差仅为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误差,取一个标准偏差。出土层位及文化性质系送样单位的描述及看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14C测年工作的新进展主要是AMS14C测年方法和14C年代的高精度树轮年代校正.前者由于应用样品量极大减少,扩大了可测样品的范围,提高了样品年代的可靠性。后者标志着考古年代的高精度测定成为可能。因而在我国考古学中将有很多新的应用课题.诸如商周历史纪年的不确定性,已可作为探索性课题提上日程。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无疑会给应用学科展现出新的图景。  相似文献   

9.
14C测定判别武王克商年代范围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王克商年代是我国古代编年中的一个关键点,近年来^14C测定技术有了重要发展,我国^14C测年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14C方法应用于商周历史纪年的希望。199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立项,利用^14C测定判别武王克商年代范围的任务得以实施。1998年初两个常规^14C实验室以3‰测定精度,前后开始对陕西丰镐遗址出土样品^14C测定,并于1998年10月6-7日先后公布了^14C数据,提出武王克商代范围应判别在公元前1050-1020年间。1998年下半年AMS室开始测定。三室测定数据对比结果基本相合,利用殷墟,琉璃河等遗址出土的样品系列作^14C测定得出的结果,与上述年代范围一致。1998年11月30日公布了天计算结果,与测定结果不谋而合,经多方面反复验证,历时近二年,都无法动摇已有的判别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
牛栏洞遗址的螺壳14C年龄比同层位的动物骨骼偏老6000—8000年,发掘者剔除螺壳测年结果而采用动物骨骼测年。首先从技术原理上看,常规14C法测定的骨骼年龄很可能偏晚,而通过对不同物质的测年结果的比较以及文化面貌等研究可以发现,螺壳14C年龄相对较好地反映了该遗址的日历年龄。对牛栏洞遗址的个案研究,其意义不仅在于将遗址年代大大提前,还为研究岭南史前考古的重要问题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物》2015,(9)
在当前的考古年代学体系中,考古年代学方法可大致归为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的测年方法。作者认为,绝对年代测年方法大多根据单一变量的时间性变化测得,而以文化遗存变化为刻度的相对年代测年方法则是多变量的断代方法,其结论有很多主观的变异。其中常用的文化编年以器物排队和地层学交叉断代,可以获得时代、时期、文化和文化期(段)等不同刻度时间节点,利用时间舱中的标型器物可以将年代刻度精确到与14C测年数据相差不多的程度。在时间舱和层位关系中把握并反复验证文化编年的结果是使这类断代方法不断科学化的必由之路。而精确的历史年表更需要设计出文化编年与14C测年密切匹配的测年方案才能获得。在没有出现新的断代方法之前,严密设计的交叉断代方法或许是推动考古年代学不断精密化的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12.
<正>环十二烷(CDD)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固体,可用于脆弱考古文物材料的加固。而对于CDD的使用及其挥发后可能存在的残留物对随后有机考古材料分析的影响还缺乏研究。为了确定CDD作为一种临时性固化剂是否会引起材料~(14)C年代的变化,实验采用加速器质谱法(AMS)对已知年代的葫芦皮样品(未经和经过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76,(12)
近年来,碳~(14)技术被广泛用来测定考古年代,为现实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服务。自然界的碳元素是由碳~(12)、碳~(13)和碳~(14)三种同位素组成,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98.9%、1.1%和10~(-10)%。其中碳~(14)是放射性同位素,放出β粒子(电子),而蜕变成氮~(14):  相似文献   

14.
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84,(4)
本报告发表1981年2月至1982年11月测定的标本年代数据共100个。报告中距今年代(B.P.)均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计算年代用碳十四半衰期为5730年,树轮校正用达曼(Damon)对照表,数据误差仅为放射性核衰变的统计误差,取一个标准误差。标本的处理、测定过程以及数据处理,同以前发表的报告。出土层位、文化性质及年代系送测单位的描述及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考察对一件已经经过X荧光分析实验的陶瓷样品进行热释光年代测定时,年代结果是否会受到X荧光分析实验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本工作选取了古代与现代的陶器、瓷器及三彩样品共26件,在常规、经过胎体成分分析、经过釉层成分分析三种实验条件下测量比较热释光年代的变化.研究发现,对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样品,X荧光成分分析实验对热释光测年的影响程度不同;对部分样品的测年结果无影响,对部分样品的年代有增大的影响,但增大的程度不会使热释光测年结果产生真假颠倒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报告发表1983年2月至1984年12月测定的标本年代数据共102个。报告(五)见《文物》1984年第4期。报告中距今年代均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计算年代用碳十四半衰期为5730年,树轮校正用达曼(Damon)对照表,数据误差仅为放射性核衰变的统计误差,取一个标准误差。标本的处理同于以前发表的报告。出土层位、文化性质系送测单位的描述及看法。测量仪器原采用西安262厂生产的FJ—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陕西关中监狱秦墓出土的人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中的碳、氮同位素比值,来阐释该地区古代先民的饮食结构,探索其生活生产方式、经济模式等历史信息。所取的人骨样品均可用于食谱分析;所有样品的δ~(13)C值分布在-7.58‰~10.11‰的范围内,δ~(15)N值均分布在9.43‰~11.36‰之间。结合其他考古资料及文献,显示关中监狱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中主食为黍、粟等C4类植物,并包含一定量的肉食。男性和女性之间食性没有明显差异。与同一地区时代略有差异的宝鸡建河墓地、凤翔孙家南头秦墓相比较,C4植物比例与δ~(15)N发生变化可能与当时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2004—2006年,登封南洼遗址出土了风化严重的白色项链2004M18:1,发掘者认为是二里头阶段的白陶(高岭土)制品。为验证此出土文物的成分与制作年代,扫描电镜、XRF成分分析显示为铅基玻璃(PbO-Al2O3·K2O-SiO2)。2004M18出土人骨14C测年结果为北宋。又对该遗址有北宋纪年M26:2耳珰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亦为铅基玻璃(PbO-Al2O3·SiO2)。白色项链、耳珰的扫描电镜、XRF成分分析结果一致,与14C测年结果也基本吻合,故2004M18出土项链应该是北宋时期的。两座墓葬形制规模相对较小,但均随葬玻璃器皿。这从某种程度也说明了玻璃制品随着技术的成熟,其消费群体也开始扩大,玻璃制品消费日益大众化。这种铅基玻璃的出现比文献记载提前了4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9.
本报告发表考古样品的年代数据共55个,系本实验室1977年11月至1979年6月所测。同期所测的地质标本将另文发表。本报告中木头、木炭样品的处理同报告(一)、(二)(见《文物》1976年第12期、1978年第5期)。贝壳等碳酸盐样品用磷酸酸解制备CO_2。泥炭和夹杂在泥砂中的炭末等样品经清洗后,通氧气燃烧,并以载铂硅铝球作催化剂,以保证样品的完全燃烧。所得CO_2经反复纯化后,通入不锈钢反应器,与渗有少量镁粉,并已加热至700℃左右的金属钙直接反应制备碳化钙。  相似文献   

20.
神仙洞是江苏境内最早发现人类化石的地点。报道该地点动物化石的铀系测年结果,4个样品230Th/234U年龄范围为7~109ka,测定了其中2个样品的227Th/230Th年龄,结果与230Th/234U法的一致,支持年代数据的可信度。暂将神仙洞含化石堆积的年代定为7~109ka,跨度至少100ka,应比原认为的整体距今~10ka合理得多。但洞穴地点骨化石铀系年代总体偏年轻,上述年代范围很可能被低估,含化石堆积底界因此更可能属中更新世晚期。人颞骨化石被认为出土于第I钙板层之上,应为晚更新世末期或全新世早期。用Gamma能谱铀系或AMS14C测年,应可进一步确定人化石的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