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务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两者互相依存而又互相矛盾,构成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课题。本文中提到的早期维新思想和维新派,相当于一般通称的改良主义思想和改良派。由于后者很容易与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混淆在一起,含有贬义,而且这个时期历史实践提出来的问题是维新与守旧的对立,还不是资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2.
洋务运动后期,一批主张改革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是属于地主阶级的洋务思想,还是属于早期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这是目前洋务运动史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方面很  相似文献   

3.
李提摩太在华期间,以传教赈灾、著书立说、游说参政、办学兴教等方式活跃于中国社会,对中国的社会改良影响深远。经过长期的在华传教实践,李提摩太摸索出一条走"上层路线"的传播路径,办报立言成为他在精神上引导中国上层人物最为有效的方式。他顺应中国洋务和维新的社会思潮,通过执掌《时报》笔政和主导《万国公报》言论,对洋务大员和维新领袖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确立了报刊干预政治和现实的时代风向,揭开了"政论时代"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其影响力是多方面的。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的维新思想,是其一生政治思想的起点,而对其维新思想渊源的探究,能使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梁启超维新思想形成的过程及原因,探究本源,是我们理解梁启超一生思想的重要基础。本文力图从社会背景、传统儒家教育及其师从康有为后思想的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探讨出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维新思想的渊源问题。  相似文献   

5.
孙诒让不仅是晚清著名的学术大师,而且也是重要的维新思想家,其维新思想经过不断发展,于戊戌变法后形成了自己的维新思想体系:政治上要求变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思想文化上要求接受西方科学文明;军事治安上要求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托古改制、体系完备和注重实践是其维新思想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6.
陈勇勤 《史学月刊》2006,19(3):58-63
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太监寇连材向朝廷递交建议书在当时属于一个特殊事件。要弄清寇连材这样做的动机,我们可以依据他遗留的那份建议书以及相关材料从多方面进行考察。寇连材建议书的一些主要观点和维新派的主张基本上是一致的,爱国意识与维新意识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华侨邱菽园救国维新思想的形成轨迹,契合19世纪末传统知识分子在接受近代新思想,回应西方强烈冲击时,把保种、保教、保国、保皇作为应激反应核心的心路历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救国维新思想由于时代背景、生活地域、环境变化和传奇经历等因素影响,呈现出鲜明的个性,是我国近代维新史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近代维新思想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试论郭嵩焘学习西方的思想张良俊郭嵩焘因思消除“洋患”而开始关注洋务。他通过“读书观史”和对西方的考察,从对洋务的“茫无所知”①变而“确有所得”②,对西方国家有了较多的真切了解。洋务新知,帮助他克服了封建士大夫的虚骄习气,抛弃了“用夏变夷”的僵死教条,...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洋务思想论析欧阳跃峰近年来,人们对于晚清著名的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多所论述,但仍有失之偏颇之处。本文力图说明:由清流派到洋务派,张之洞的思想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并拟概略地勾勒出张之洞洋务思想发展的脉络。一、早期属于清流派,但不是顽固派张之洞早期属于清...  相似文献   

10.
郭嵩焘外交思想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嵩焘外交思想浅论周文宣郭嵩焘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洋务思想家,他的思想认识水平高出同时代人许多,在洋务理论中独树一帜。其中,他的外交思想是其洋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对郭嵩焘的外交思想作一简要评述。一郭嵩焘外交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在汉冶萍公司发展过程中,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官员,在洋务经世思想、引进机器设备和人才、资金、市场和税收减免政策等方面都呈现出了非常积极的一面,有力地推动了公司发展,为近代中国工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洋务运动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全面系统提出维新中国的先进的思想家之一。容闳的建立民政政府、教育救国、发展民族工业的维新主张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采纳,却为变法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容闳的思想体现了一条从改良主义逐步走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张树声的近代化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声的近代化思想很有特点,此前较少学研究。本试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通过动态地阐述张树声洋务自强认识的发展变化,揭示其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一是根据张树声在处理中日、中法事宜中的表现,研究其外交策略和军事策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坤一是晚清同光时期的重要疆吏,也是一位重要的洋务派人物。他积极而广泛地参加了洋务活动。其思想高于其他洋务派的地方,是他反对洋务企业官办、官督商办的形式而主张商办,呼吁保护国内工商业。他主张全面、系统地引进“西学”,不遗余力地提倡兴学堂、设报馆、遣留学、劝游学。他主张在对外交涉中要“据理力争”,但对列强的侵略又主张“以夷制夷”。刘坤一的洋务思想和活动自始至终贯串着他的爱国思想。他的洋务思想及其活动,对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决策,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洋务时期的王先谦是一个洋务派,而非顽固派。他承认西方的器物文明优于中国,并着力研究西方强大的原因,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提倡“官商一体”的富强之道,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他的这种洋务思想表明了19世纪70、80年代,一批爱国忧时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的自发、自强性,这种思想对促进民族资本的发展和抵抗外来侵略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洋务运动史、近代外交思想史既有研究,利用近年来出版的有关档案,考察中法越南交涉这一洋务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外交个案,探讨洋务时期整体外交思想,认为义利结合的整体外交思想为洋务时期清朝政府的基本外交指导思想,从而反思中国近代外交思想史研究中若干误区.  相似文献   

17.
《劝学篇》是张之洞政治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于《劝学篇》,不管是褒是贬,或褒贬参半,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承认它已超出一般的学术文化意义,而具有相当大的政治意义。学术界的传统观点认为,《劝学篇》是反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反动思想纲领。诚然,从一般原则上说,这种意见不无道理。但是,如果我们用历史观点看问题,将《劝学篇》与张之洞的洋务思想发展过程,与整个“中体西用”思想体系的发展过程,以及与当时  相似文献   

18.
论及戊戌变法,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但一些大学历史教材受篇幅所限,对康氏的维新变法思想讲解尚不够全面、深入。笔者讲授这一问题时,在全面系统的总括其七次上书的内容和《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总体评价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9.
郭嵩焘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在“千古变局”的刺激下,清统治者中分化出了洋务派集团。郭篙焘是其中的重要一员。他不以从事洋务活动知世,而以阐述洋务思想著名。但是,却没有哪一位洋务思想家象他那样际遇坎坷,饱尝诟骂。这就足以令人发问:与其它洋务思想家相比,郭嵩焘的思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何以他的言论遭到那么激烈的抨击,以至“难为世容”?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维新变法的思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在广西地区,康有为两次桂林讲学为维新运动在广西的开展带来了契机。广西地区维新运动以康有为在桂林的一系列维新变法活动为先导,不仅得到了大部分广西地方官绅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也在广西其他地区上得到了积极回应,这些维新活动极大地转变了广西地区的闭塞风气,培养了一批极具维新思想的人才,同时也促成了广西近代教育事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广西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