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4月2日,《三老万象——张肇铭、王霞宙、张振铎百年艺术纪念展》终于在湖北省艺术馆开幕了。这是继1963年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在东湖宾馆举办“三老画展”后,时隔46年对三老花鸟画艺术的又一次集中展示。开幕当天。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品读三老的佳作,去感悟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表露出对他们的深深怀念。特别是王霞宙先生,他的艺术作品在被雪藏40多年后重新走进公众视野。一时间无不成了江城画界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秦九凤 《文史春秋》2002,(11):40-40
周恩来总理生活很俭朴,他生于淮扬菜的发祥地楚州城,因此对淮菜情有独钟。红烧狮子头便是周恩来特别喜欢吃的一道菜。据周恩来的厨师安振常回忆:建国初,总理特别忙,在总理身边做服务工作的人员都希望他老人家能吃得好些、睡得多些,以适应他那没日没夜的大强度的工作。我一到西花厅上班便问在总理身边做菜多年的老厨师王诗书、桂焕云他们,总理最喜欢吃的有哪几道菜。他们告诉我,总理喜欢吃烩干丝、红烧百叶结、红烧狮子头等。这样我心中就有了数。  相似文献   

3.
我最后一次拜访陈永贵,是1984年的初冬,11月下旬的一天。这时的陈永贵,已经是没有任何领导职务的一个平民百姓了。他住在北京木樨地的一座公寓楼房里。作为农家子弟,我从幼年时起就崇敬劳动模范。直到退休之时,仍然如此。看看他们那憨厚、淳朴的笑脸,听听他们充满泥土芳香的庄稼话,就感到亲近。对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劳模,总觉得他们就是自己的长辈。而陈永贵,我还没有看到他作为一个普通农民是什么样儿。从1972年夏天开始,十几年间,我多次采访他,1974年在大寨、昔阳住过一年时间,与他有一些交往。可惜,那时,他已经不是一般农民,政治上正处在节…  相似文献   

4.
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农业部,我们竟见到一位操着一口地道陕西腔的当地人。我好奇地问他在哪里学的汉语,他兴奋地告诉我,他是“老陕”,住在“老陕村”——“坎不陇”,从小就会说中国话。  相似文献   

5.
忆先艾师     
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六日晚贵州电视台播出著名老作家、中国文联委员、贵州省文联主席赛先艾先生逝世的消息,翌日清晨,我即与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陈福桐先生趋往现水路208号赛宅吊丧。并由福桐先生书撰“五四精神待发扬,忽惊文坛失老将;三千弟子叨教诲,长留典范仰先生”的挽联奉上,以表对患老的深切景仰和哀悼。我作为安老的学生,着老又是我中学时候的校长,而且我们这种师生关系一直保持至今,故泰老的逝世,我内心是沉重的,要想写一篇哀悼他的文章是宿愿已久,只是当时我亦因妻死之苦,心境一直平静不下来,以至延迟至今,才撰此文。…  相似文献   

6.
杨攸箴 《纵横》2010,(10):24-26
王鹤寿同志是我的老领导、好老师,是革命老前辈。我很荣幸能够同他一起参与刘少奇、潘汉年的平反工作。  相似文献   

7.
心曲姐姐:你好!我都羞于跟你说我的事情。可是我真的受不了自己了。我今年初二,从上初一我就喜欢高一级的一个男生,对他表白了。可是他说他只把我当妹妹看。我不愿意这样的,就老是跟着他,给他打电话,对他说我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1938年5月上旬,在武昌,我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看秘书长张厉生,没有经过通报,我就直接进了他的办公室。张穿着灰色花呢中山装,同另一个穿着草黄色军装的人,像似已谈完了工作随便谈谈的样子。张就把我向穿草黄色军装的人介绍说:“里特,他姓陈。”(我在留法同学中,年龄比较小,他们都叫我的名字。)张接着说:“他也是20年代的老加马拉的”(留法老同学之一),接着他又向我介绍说:“他是周恩来,政治部的副部长,他的名字是为我们老加马拉的所熟悉的。”我就同周恩来拉拉手说:“久仰,久仰。”周问我:“你是什么时候去法国的?”我说:…  相似文献   

9.
郭志坤 《世纪》2022,(2):32-35
<正>周谷老,是我尊敬的国家领导人和我敬重的老师之一。他称我是他“地下研究生” 那是戏言,不过,也让我着实荣幸之至。我在高中读书时,阅读了周谷城的《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两部大著,深受教诲。高中毕业时,我怀着对周谷老崇敬的心情填报了复旦大学历史系,1961年8月我以第一志愿考进了复旦历史系。后来,周谷老给我们1961级同学讲授世界史。他的湖南口音很重,有的同学听不太清楚,可我听清楚了,因为一方面同我家乡的客家语音同韵,我听清楚了,  相似文献   

10.
今年四月七日上午卜时许,卜居永和市的张老乡长志韩光生打电话给我,说他收到本刊(《黔人》杂志)发出的信,已经写好一幅字,庆祝香港回归,希望我便中去他府上取回,因他年迈,近年几乎是足不出户。他老人家的情况,我很了解,的确婉谢一切应酬,多年已不出门,以便颐养天年,所以我立刻回答,如果他老人家认为方便,今天下午两点多钟到他府上,他老人家说可以,就此约定。我准时前往,婆婆(我们晚辈习惯上对志老夫人的尊称)开门,迎我进入客厅,特别给我沏了一杯茶。志老知我已到,很快出来。他说,麻烦我跑这一趟,甚感抱歉,同时拱…  相似文献   

11.
彭润平 《纵横》2012,(1):43-46
我的父亲彭泽民一生尊敬孙中山先生为革命良师、领路人。他不畏强权,不畏艰难险阻,忠实遵行三大政策。面对国民党内部新老右派明争暗斗,争权夺利,背叛孙总理的三大政策,父亲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挚友。  相似文献   

12.
2000年的5月7日在郑州河南省省委宿舍。 八十一岁的张申细言慢语地向我讲了他的历史和他在1959年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经过,他的老部下74岁的周化民在一边听着,有些是他们共同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阿坚 《旅游》2001,(7):34-35
房山老刘家.我和朋友们常去的。老刘曾是我同学,在学校时我们欺负过他。那次是我们躺在床上议论《曼娜回忆录》(手抄地下黄色的读物).他问我是谁写的,我说:这都不知道一是《安娜》的姊妹篇,托尔斯泰的两部爱情名著.咱校图书馆可能有。第二天他从图书馆回来很伤心地瞪了我几眼,我估计图书员回答的肯定不只是“没有”两宇。不过一次老刘醉酒吐了后,是我帮他捶背.扶上床.半夜还爬起来递他水、  相似文献   

14.
正周总理在三〇五医院住院治病期间,对自己生与死的问题看得非常清楚,他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革命到老,改造到老。"他还说,我和邓颖超早已约定,死后不保留骨灰。后来事实证明,周总理的这个决定,在中央一级是第一个实行的,他是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活得清白,死得"干净"。周总理住院期间,我负责招待工作,包括招待外宾、中央领导等来访人员和候  相似文献   

15.
李长海 《纵横》2008,(1):63-63
我的一位老领导叫缑纯嘏,是个老八路。他的名字很特别,容易念错。他说1955年授军衔时,他这个名字可闹了笑话。那时的领导干部有的文化不高,不认得他的名字,授衔大会上,一位首长  相似文献   

16.
1952年上半年,我参加了黄梅县小地区戴家坝乡生产渡益工作组。插秧季节的一天在二郎庙桂家吃饭,认识了从九江回来探亲的黄梅戏鼓师桂友林。他是我们房东的堂叔,年约六十四五的驼背老头,我劝他搬回来,他说:“那边也不错。”1958年我正式从事戏曲工作,他也从九江迁回了原籍,我俩接触的机失就多了。从其他老艺人口中得知桂友林是黄梅采茶戏班有名的鼓师。1961年端午节后,我为了向他了解传统剧目的孤本,民国以前名老艺人的生平,以及他个人的从艺生涯,在他家住了7天。当时他的老伴已去世,身边只有一个不满16岁的养女,两间茅屋,几…  相似文献   

17.
"我不单纯是思想家,我是一个实践者。我是一个要拼命干的人。我一生是拼命干的"梁漱溟曾说,假如有人向他的朋友问起他是怎样一个人,朋友回答"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是恰如其分、最好不过的。思想似乎是人人都有的,但在他看来,大多数人有而等于没有。他们的头脑杂乱无章,所谓的思想,不外乎人云亦云。原因在于他们内心并  相似文献   

18.
白狐     
陈庆港 《风景名胜》2010,(12):81-81
老猎人像握着猎枪那样握着长长的烟斗,双手不停地颤抖。他说:"老了,拿不稳了。"他见我在认真地看白狐皮,就又对我说:"小伙子,那不是真正的白狐,是人养出来的。野生的和养的不一样,根本就是两种东西。真正的白狐是精灵,人养不了它。"我说:"那能看到真正的白狐吗?"他说:"看不到了,已经绝了。"  相似文献   

19.
立秋以来,陕西关中阴雨连绵,我望着窗外时断时续的雨丝,在这寂静的时刻,心里的回忆展开翅膀,飞出窗户,飞向远方……。在“四人帮”被粉碎的前一年,侯外庐先生要我到他家住一段时间,协助他做点文字工作。这时外老已患脑血栓症,行动不太方便,心境感到寂寞,总想和暂时星散的学生和助手们聚会谈谈。我有这样的机会和在浩劫年代受过残酷迫害的老师朝夕相处,聆听他的教诲,在我是很难得的,我很珍惜这段时间,把这个时候的记忆深深地藏在心里。那时外老的话题很多,几乎什么都谈。在我的记忆中,外老和白寿彝先生的学术友谊,是外老的经常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在贵铝中学退休后不久,就受聘到新创办的《贵州政协报》担任副刊编辑。我的文学启蒙老师蹇先艾时任省政协副主席,他对政协报极为关心。经常抽空到报社与编辑部人员商讨办报事宜,不仅带头写稿、组稿,还为报社多方出谋划策。他嘱咐我,要在报上突出宣传贵州名贤、名人,说明贵州并非“蛮荒之地”,还是有悠久文化,有优秀人才的。他特别提及遵义当代的一批名人,如宦乡、陈沂、周林、韩念龙、雍文涛等人,要我想方没法,主动和这些人或其亲属取得联系,大力宣传他们,最好是请他们为政协报写稿,以扩大政协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我首先想到了陈沂,他是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是一位“左联”时期的老作家,曾代表北方“左联”,向鲁迅汇报工作;又是一位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的冤案平反后,到上海担任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他的堂妹佘璋嫁给我爱人的哥哥,她是一个心灵手巧、十分贤淑的家庭主妇。早年,我听她讲过,她有两个堂兄,各走着不同的道路。一个叫佘万选,是国民党少将特工站长;一个叫佘万能(后改名陈沂),是四野后勤部政委、总政文化部部长。我直接给陈沂写信并寄去政协报请他指教,希望他惠赐佳作。我在信中说,家乡的人们是多么渴盼看到你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