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孝胥是继苏元春之后广西第二任边防督办。郑孝胥担任广西边防督办期间,坚持“保边固圉”的基本原则,创办将弁学堂、龙州学社、边防医院、新龙银行、通力局,并续办制造局等机构,把广西边防推向近代化。同时,郑孝胥主张设电线、练炮队、发展农工和民生事业,其边防观具有军事与民生并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清末名的书法家、诗人,一代帝师郑孝胥,在清末是一位受人尊仰的达官显贵。由于清灭亡后,溥仪出走紫禁城,在郑孝胥的帮助下,投靠日本,郑成为后来的“满洲国”总理,而声名狼藉。但仔细检视清末坛,郑氏书法跟诗词造诣都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词,是  相似文献   

3.
宣统二年(1910)八月,东三省总督锡良在京期间联合鄂督瑞澂密具由郑孝胥捉刀的干路借款折,遭清廷基本否定后,又听从郑孝胥建议将此计划群发疆臣,希望通过群议路政,倒逼清政府加速宪政进程,最终达于两者皆进的目的。干路借款计划促成疆臣群力的凝聚和联合,言说重点经历了从借款修路利弊到会、阁期限问题的转向,这正好构成政界对郑孝胥“民先行开放”而后“可言对外开放”政治理念的回应。锡良领衔疆臣要求会、阁速立的两次会奏,是锦瑷铁路借款遭挫、东三省危急情势以及东三省总督在疆臣中“领袖”地位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包括锡良在内的疆臣群体要求会、阁速立暗含对抗中央集权之意,但借此扭转“上下、内外互相乖睽”政象的目的也不能全然漠视,最终结局则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改良主义政治试错的典型一例。  相似文献   

4.
郑孝胥(1860—1938年),字苏戡,福建闽侯人。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历任广西边境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职。郑孝胥所处的年代,正值列强入侵,国力衰退的时代。清政府为挽回败局,推出一系列新政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铁路政策的改革。在当时,路政改革是新政改革的重中之重,它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新政的成败,从而决定清廷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信志刚 《收藏家》2004,(9):21-26
郑孝胥(1860—1938年),字苏戡,又作苏堪、苏勘、苏龛,又字太夷,号海藏、苏庵(盦),又号夜起庵主,室名海藏楼、夜起庵。福建闽侯县(今福州)人。其父郑仲濂,咸丰二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营缮司、吏部稽勋司主事等职。郑孝胥生于成丰十年闰三月十二日(1860年5月2日)。幼年从其叔祖郑虞臣  相似文献   

6.
章士钊与郑孝胥的交游近二十年,从沪上初游到天津李园学诗,再到二人异途而趋,其间世事沧桑,二人有离有合,性格、志行于此亦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戊戌时期的郑孝胥及其《日记》汤志钧郑孝胥自光绪十七年(1891年)充驻日使馆书记官以后,一直脐身政界;他的《日记》,自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23岁起,到民国二十七年戊寅(1938年)79岁止,延续56年之久,留下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洋务运动史、近代外交思想史既有研究,利用近年来出版的有关档案,考察中法越南交涉这一洋务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外交个案,探讨洋务时期整体外交思想,认为义利结合的整体外交思想为洋务时期清朝政府的基本外交指导思想,从而反思中国近代外交思想史研究中若干误区.  相似文献   

9.
武志文 《文史精华》2012,(1):38-48,1
端方是百年前中国政坛上的一名闻人,生前名气很大,死后更大。近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郑孝胥品论清末四大能臣说:“岑春煊不学无术,张之洞有学无术,袁世凯不学有术,端方有学有术。”能与南皮、项城者并肩已属非常,更何况评语第一.  相似文献   

10.
郑孝胥与伪满洲国初期傀儡政权李侃抗日战争胜利,到现在已经整整50年了。1945年不论在中国和在全世界,都应该用金色的大字,写在本世纪的历史上,因为没有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就不会有中国的独立解放,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不会有今...  相似文献   

11.
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虽然算不上“诗人”,但他从小接受严格的皇家教育,他的老师陈宝琛、郑孝胥等人都会作诗,他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溥仪的少年时代,正是白话文运动兴盛时期.少年溥仪喜欢阅读白话新诗,兴之所至也写了不少.  相似文献   

12.
王秋菊 《收藏家》2014,(4):78-80
<正>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份"郑孝胥祝词",它是1932年9月15日《日满议定书》签定之后郑孝胥为庆祝换约成功所写的祝词。一.文物概述这份"郑孝胥为日满换约所书祝词"手稿是1981年6月伪满皇宫博物院文物征集人员在吉林市购得。祝词全部为行楷书体,并附有一个题签,题签为木版水印纸,长19、宽7.3厘米。右起竖排用毛笔书两行文字:"日本满洲换约于长春,阳历九月阴历八月皆十五日",左下角钤印"太夷"二字的朱文印章。祝词正文书写在一张竖行的毛边纸上,长26.1、宽19.1厘米。纸的左下角印有"国务院用笺"字样。正文部分右起竖写,内容为:"大同元年九月十五日,  相似文献   

13.
张英 《收藏家》2009,(9):28-34
展阅流传有序且保存完好由楠木镶装三本册页信札,可以想见清朝末年以及民国初年间的历史片段:这其中包括郑孝胥与端方的5封通信,王璀与端方的15封通信,王闿运与端方12封通信以及李葆恂与瑞方的4封通信,合计36封信札及5只原信札封笺,总计83开页。  相似文献   

14.
1日两广总督岑春煊因东三省事机万分紧急电请备调。2日清政府召见张之洞、袁世凯,商议对俄交涉诸事。2日梁启超以“中国之新民”在《新民丛报》上开始连载《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命令三艘战舰开往巴拿马海峡。3日清政府因俄久逾交还东三省之期,又将奉天省已撤之兵撤回,电命出使大臣胡惟德向俄皇陈达,照约办理。3日意大利:进步的自由主义者乔凡尼·焦利蒂出任首相。4日黄兴在长沙秘密成立华兴会。6日清政府派候补四品京堂郑孝胥管理广西龙州铁路事宜。6日美国正式承认新成立的巴拿马共和国。8日柏林:德皇威廉动手术从喉…  相似文献   

15.
《满洲建国溯源史略》为伪满国务总理郑孝胥所作,是为"满洲国自古以来乃独立自主国家说"寻根的"史学著作"。《史略》在成书的思想缘由、伪满建国史观的发挥、乃至对伪满"三千年史"进行考证的表述中,体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特征。可以认为,对该书的解读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知道"交通银行"的行名、1915年刊印初版《辞源》的书名以及享誉海内外的林则徐纪念馆御碑亭中的右碑文是谁题写的吗?可惜这个答案随着时光的流逝已很少有人知晓了。答案是清末一代帝师、"同光体"的领军人物、曾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兼文教总长的郑孝胥。郑孝胥((1860-1938年),字苏戡,又字太夷,号海藏。闽侯县(今福州)人,近代政治家、书法家、诗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历任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职。曾为驻日使馆书记官和神户领事,辛亥革命后归隐上海,居海藏楼。"九一八"事变后,投靠日本帝国主义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等职。1938年因病卒于长春,终年79岁。郑氏一生孰是孰非历史早有定论,但就其书法来说确有可圈可点之处,堪称一代宗师。作为乡党,笔者有责任向世人介绍和展现其书法成就,还其  相似文献   

17.
薛福成于光绪元年(1875)“应诏陈言”之后,被李鸿章延请入幕,为北洋幕府的重要谋士。他作为李的随员还参与烟台交涉,以随办洋务出力擢为知府。 际此,西方列强和日本正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薛从而认真地研究应变的对策,著成《筹洋刍议》一书。这本关于洋务的建言,在当时社会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薛曾被誉为“当时谈洋务的巨擘”。现就此书稿本,参阅有关政论文著,探索其参谋洋务的思想主流。  相似文献   

18.
张謇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有较高艺术素养的文学家。据《张謇日记》和《啬翁自订年谱》,他曾与当时几十位文学家有过交往,兹选择其中与张謇关系最密切的范当世、朱铭盘、张裕钊、沈曾植、陈三立、郑孝胥、翁同龢7人,谈谈他们  相似文献   

19.
90年前的那个春天,年轻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中国旅行,足迹遍及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扬州、长沙、洛阳、汉口、九江、北京等地。一路走来,他不仅观光游玩,而且拜访各类名人,从前清遗老郑孝胥、文化怪人辜鸿铭、国学大师章太炎到倡导白话文的胡适、主张“青年中国”的李汉俊等人,  相似文献   

20.
刘坤一是晚清同光时期的重要疆吏,也是一位重要的洋务派人物。他积极而广泛地参加了洋务活动。其思想高于其他洋务派的地方,是他反对洋务企业官办、官督商办的形式而主张商办,呼吁保护国内工商业。他主张全面、系统地引进“西学”,不遗余力地提倡兴学堂、设报馆、遣留学、劝游学。他主张在对外交涉中要“据理力争”,但对列强的侵略又主张“以夷制夷”。刘坤一的洋务思想和活动自始至终贯串着他的爱国思想。他的洋务思想及其活动,对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决策,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