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锡集会纪念丁福保1992年11月28日,无锡市各界人士隆重集会,纪念我国近代著名学者,钱币学界前辈丁福保先生逝世40周年。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号梅轩,别署畴隐居士,江苏无锡人;一生致力于研究和弘扬民族文化,泉币学社创始人之一,曾任古泉学会会长,泉币学社社长,为我国钱币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著有《古钱大辞典》、《古泉学纲要》等八种专著,他不仅在钱币学方面而且在文学、史学、医学、佛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并有多种著作;人们称他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赞扬他"嘉惠士林"。纪念大会由无锡市钱币学会发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佛学会、中华医学会、语言学会联合举办。无锡市钱币学会主办的《无锡钱币》特编发了纪念丁福保先生专辑。(王新生)无锡集会纪念丁福保@王新生  相似文献   

2.
宿迁地处淮河和沂沭泗诸河下游,历史上因水患县城多次迁移,宿迁之名由此而来。对宿迁的水患频仍,历史上许多开明帝王极为关注,其中尤以康熙、乾隆为甚。他们多次南巡经过宿迁,规划宿迁水利工程。康熙二十三年(1684),  相似文献   

3.
于培杰 《神州》2010,(10):97-99
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62岁的乾隆告诉诸皇子,自己将在86岁退位归政,原因是,自己在位的时间不敢超过祖父康熙(康熙做了61年皇帝)。次年,便秘密立储,藏于正大光明殿匾额之上,此事只通知军机大臣,但储君是谁,却只有他一人心知肚明。  相似文献   

4.
Ⅰ问题的所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驻防盛京的锡伯(Sibe)人集聚银六十两,在当地购房五间,建立“太平寺”(taifinnecinjuktehen),位于官奉喇嘛庙实胜寺(Suilhaisooriniyargiyanetehefucihisoori...  相似文献   

5.
民国二年(1913年)岁次努丑,距王羲之山阴兰亭修禊整一千五百六十年。王羲之上已修禊日,是这年的四月九日(农历三月初三)。梁启超在北京,召旧俗新知四十余人,在西郊万牲园(即令北京动物园)聚会。这就是传为美谈的梁启超(民国)癸丑续兰亭修禊。梁启超续兰亭修禊留下一帧纪念记录参加集会的三十六人(据史料记载,与会者四十余人,有多人未合影)。照片中人物有中老年人进士十二人,举人八人,青年人中有的是京师大学堂毕业生,有的是归国留学生;还有儿童一人。参加集会者学位高大多工诗善书。如画家姜筠,他作画描绘此次修楔的图…  相似文献   

6.
从唐末至清初的近800年间,人们从不同的渠道发现的各种唐诗选本达500种之多。作为一项重大文化建设工程,清朝康熙年间对这些已有选本进行了汇集,于1707年编纂成了《全唐诗》。该书共计收录了2300余名作者的40000余首诗作(不含五代作者)。但是,据有人分析,仅从数量来说,该书所收诗歌只能是有唐280余年间的很小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清代前期,出现了一批能臣名将。他们顺应时势,并在锐意统一、安定民生、匡正时弊等方面各有建树。康熙统一台湾之时.如施琅、姚启圣、监理、刘国轩等虽勋劳各异,但都是一代名臣之中的佼佼者和代表人物。长期以来,史学界评施、姚之论颇多、述蓝理之文鲜见。为此,笔者不揣冒味,拟将蓝理的一生分做四个时叨,即:顺治四年(1647)至康熙十几年(1680)、康熙二十年(1681)至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二十九年(1690)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康熙五十八年(1719),并从两次入狱、血战澎湖、打击豪强、一门英…  相似文献   

8.
18世纪中国和法国的科学领域的接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代(1643一].715年)和康熙执政年间(1662—1722年)一出现了中法两国之间最早的科学接触。这些接触以耶稣会士为中介而产生。1685年,六名法国耶稣会上高法前往中国。除了传播福音的使命之外,他们还负有双重任务:既作为路易十四的科学使节.又作为法国皇家科学院的通讯院士。他们被称作“国王数学家”,并以此名义而领取一份年金、仪器和科学书籍。本文旨在分析向中国派遣的这第一个欧洲科学使团的动机,也将述及法国在华耶稣会士在科学方面所起的真正作用,最后将概述他们对欧洲科学所作的贡献。一、法国传教团:…  相似文献   

9.
1993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印了一部卷帙浩繁文俭史丰的《重修台湾省通志》,总篡刘宁颜。上限自元代至正年间设彭湖寨巡检站。下限至1969年为止。此书卷八《职官志》和卷十《艺文志·著述篇》中,记载有清代历朝贵州人在台湾省从事政治、军事、丈教的事迹,整理如文,以供参考。一、黔人在台湾文职人物周字宣子;贵州贵筑人.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举人。康熙五十一年.任福建省邵武县知县。康熙五十三年,调任台湾府诸罗县知县.五十四年到任。康熙六十一年任台湾府台湾县知县,六月到任,主修《诸罗县志》。[请罗县志)十二卷(清)周钟浪主修…  相似文献   

10.
《康熙大帝》《雍正王朝》《李卫当官》等历史剧中都有一个重要情节:康熙晚年废太子胤礽。胤礽的主要罪状是结党营私,勾结地方,贪赃枉法,秽乱宫闱,图谋政变等等,所以他在康熙晚年诸皇子的帝位之争中被淘汰出局理所应当,大快人心。  相似文献   

11.
万新华 《收藏家》2013,(11):59-61
清初文人画家宋骏业向来不为绘画研究者所重视,只因其曾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命而举荐王翚(1632-1717年)主绘《康熙南巡图》、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与孙岳颁(1639-1708年)主编《佩文斋书画谱》、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与王原祁(1642-1915年)先后主持《万寿盛典图》而进入绘画史的视野,故其生平资料现存甚少。《清史稿》将宋骏业小传附于乃父《宋德宜传》之后,曰:子骏业,自副贡授翰林院待诏,直御书处,历兵科给事中。康熙四十一年,  相似文献   

12.
在清史和红学研究中,曹寅一直是引人关注的人物。曹寅,字子清,号荔轩,生顺治十五年(1658年)九月初七日,卒于康熙五五一年(1712年)七月二十三日,享年五十五岁。①曹寅属满州正白旗包衣,在内务府上三旗之列。祖父曹振彦早在天聪八年(1634年)即隶满洲白旗下。②父曹玺于康熙二年(1663年)由内务府郎中“特简督理江宁织造”,③母孙氏曾为康熙帝乳褓,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夏四月,上南巡回驭,驻跸于江宁织造赋寅之署。曾世受国恩,与亲臣、世臣之列,爱奉孙氏朝谒。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  相似文献   

13.
乾隆嗣位问题郭成康该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证实康熙确有帝位传承于乾隆的长远考虑。清代皇帝及达官贵人,乃至草野小民,迷信命运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内阁大库档案中有乾隆生辰八字,并附批语,上有今岁壬寅(康熙六十一年)这样的话,这年春天乾隆以皇孙首次谒见康熙,...  相似文献   

14.
康熙晚年,清廷开设蒙养斋,动用大批人力物力编纂了一部大型图书《律历渊源》。这部书编纂的缘起、经过、意义及编纂此书中康熙发挥的作用如何?这些问题迄今为止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根据近年出版的清代档案对此进行了考察,认为此次编书既是一次重大的科学活动,也是一种政治行为,同时与康熙和传教士的关系发生微妙变化有关。为编好这部书,康熙花费了大量心血。这部书的问世是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硕果。  相似文献   

15.
曹申吉字澹余,号逸庵,明崇祯八年(1635年)生于山东安丘。其祖父曹铨为光禄寺署臣;外祖父刘正宗,崇份元年进士,入清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曹申吉18岁(清顺治十年)成进士,历充国史院编修、日讲官,湖广右参政、左通政,大理寺卿。康熙十一年(1671年),36岁的曹申吉以工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可见他是深受顺治、康熙两个皇帝赏识的。在“三藩之乱”中,曹申吉是投吴叛清还是为清殉难?扑朔迷离,众说纷法。《清史列传》将其列入叛臣传,但有关地方志书及民间著述多持“为国殉难”、“不知所终”诸说。本文参证诸说…  相似文献   

16.
张昕中 《丝绸之路》2006,(11):46-48
康熙三十五年(1696),哈密维吾尔首领额贝都拉摆脱准噶尔统治归顺清廷,翌年又因生擒准噶尔头目噶尔丹之子被封为“哈密回部札萨克一等达尔汗”(世袭亲王),哈密按八旗编制定为镶红回旗。康熙三十七年(1698),额贝都拉进京朝拜,康熙赏赐蟒袍、貂帽、金带等物。第二年返回时,特从北京请汉族工匠设计回王府。康熙四十年(1706),回城和王府正式落成。  相似文献   

17.
阎崇年 《文史博览》2014,(11):40-40
康熙皇帝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八年(1689)、三十八年(1699)、四十二年(1703)、四十四年(1705)、四十六年(1707),一共六次下江南,往返都算上,共12次到扬州。那为什么康熙四十六年以后他就不南巡了呢?  相似文献   

18.
《文献》2010,(2)
<正>所谓诗歌自注,指诗人对所作诗歌从不同角度进行的释解、说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充诗作相关信息。诗歌自注借鉴演变于史书自注,始于南北朝时期,至唐代得以持续发展。作为诗歌自注,特别是唐诗自注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环节,中唐是诗歌自注勃兴与变革的重要时期,诗歌自注现象的普泛化、自注  相似文献   

19.
清代北京赈恤机构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按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是世界上倡行与发展慈善事业最早的国家。据《周礼·地官》,司救(周代官名)职责之一就是“几岁时有天患民病,则以节巡国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挪氏注,“施惠即问恤也。”西周之后,中国历代政府均访行之,因有禀贫民之政。清代“视民如伤,饥寒交恤,视前代尤为切至。”①换诸史实,清代目顺治,尤其康熙之后,善政频施,在州县城乡设置了常平、裕备、社、义诸仓,以备州县村镇投济;②在京师则设置了报案米局(厂)、施粥板厂、栖流所及有婴堂等赈恤机构;这些机构在收养灾黎、救治饥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常朝制度,康熙每日清晨开始在乾清门听各部院衙门官员面奏政事,以及与大学士、学士等一起磋商重要本章,共同处理国家大事,这是康熙与僚臣公开商讨、决断军政要务的表现。康熙运用这一形式所达到的效果十分显著,为有清一代高效率的处理政务开创了良好的传统作风,也是促成君主集权高度集中的有效措施。本文为作者根据康熙“起居注”册的记载,对康熙御门听政所作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