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军莲 《沧桑》2012,(4):72-7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李清源 《攀登》2004,23(1):16-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今天,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民族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如何构建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不断提升民众的精神状态,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彻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的前提条件。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民族的化选择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中国各民族精神整合与扬弃,是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培育和弘扬满族精神,对满族精神化遗产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对那些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阻碍民族发展繁荣的精神化遗产必须屏弃,极力提高满族成员的精神境界,为中华民族精神境界的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人口较少民族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除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外,相关法律法规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权益给予了保护,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根据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实际,加强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制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之一。和谐对中华民族在古代历史上创建辉煌的历史文明和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分三个方面论述:第一,探索中华民族和谐精神形成的原因;第二,论述中华民族和谐精神的基本内涵;第三,对新世纪桂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若干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比较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方法,旨在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定位、定向和定性、培育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促进多民族交流和交融等观点,以及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贽 《攀登》2022,(6):32-38
新时代,党中央把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工作要求纳入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基本内容,以及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就是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奠定坚实可靠的民族主体政治保障。正确把握该理论创新,需要全面总结和分析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经验,把握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中华民族共同体两个文明建设的必然性、创新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时代性、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现代化的长期性,以及加强和改进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关键性,从而为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文化作为重要的精神力量,与经济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的实施路径。贵州省丹寨县依托县内丰富的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对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丹寨县文旅产业升级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本文立足于丹寨县,探析丹寨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繁荣乡村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探讨丹寨县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丹寨县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路径,以期实现丹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作为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群,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后备,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发展情况,决定着我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的实现与否。  相似文献   

10.
陈晨 《神州》2013,(20):259-259
大学生作为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群,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后备,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发展情况,决定着我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的实现与否。  相似文献   

11.
对民族地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玉琴 《攀登》2010,29(2):127-130
民族地区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是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区实际,着眼于当代科技发展趋势,从注重科学管理、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扩大交流以及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等方面,就如何实现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乔雨 《丝绸之路》2003,(7):57-58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的发展阶段。新世纪、新阶段、新使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更加需要发挥先进化的巨大功能,为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化的途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选择,源自于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历程的深刻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反思中国史学的传统,对于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  相似文献   

14.
白寿彝先生热爱本民族 ,确认主体民族的历史地位 ,以民族友好的中心思想贯穿三个理论和两个主流说 ,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与伟大复兴作贡献。他的民族观的动力源自爱国主义、民族平等思想和唯物辩证法。他的民族史、民族关系史思想和理论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科学理论的建设 ,并从一个方面诠释了我国解决民族问题最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尚延涌 《沧桑》2011,(1):204-205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且仍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长足发展。而农村合作组织能很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说在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对解决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救亡图存、实现富强基础上的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100年前的辛亥革命,打破了中国古代历史轮回的怪圈,证明了革命才是中国救亡图存的人间正道,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是在参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正确判断当代中国民族工作阶段性特征和中国民族关系大势,继承新中国建设中不断丰富的民族团结思想成果,在"四个全面"布局指引下,站在全局高度推进民族工作,使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创新,有力推动着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中团结凝聚,使中国社会民族关系保持了总体和谐稳定的基本格局和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8.
萌发于清末民初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到五四时期有了新的发展。李大钊提出了"新中华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之复活"的思想,孙中山提出了"要恢复民族的固有地位,便要首先恢复民族的精神"的思想,梁漱溟、梁启超等"东方文化派"提出了复兴东方文化的思想,王光祈在《少年中国运动》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了"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思想。与清末民初比较,五四时期不仅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或"民族复兴运动"思想,而且这时所讲的"民族复兴"是包括汉、满、蒙、回、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亦即"中华民族"的复兴,而非清末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口号时仅仅是"中华"亦即"汉族"的振兴,尤其是孙中山对什么是民族精神、恢复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处理好恢复和弘扬民族精神与向外国学习的关系等问题的阐述,是对民族复兴思想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重要会议,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显示了很多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指导性纲领.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政治宣言,把民族复兴与现代化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新征程该怎样干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