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攀登》2016,(2)
党的十八大提出,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解决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这就对我们的基层干部,特别是对农牧区的基层干部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里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包括完善的法治体系,也包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社会的能力。运用法治思维是从思想方面提升治理能力,运用法治方式是从实践方面提升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张建琼 《区域治理》2022,(9):121-125,212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习近平指出:"运用法治思维及能力,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根柢作用,实现国家全面法治化,促使国家各项制度执行的更为高效".乡镇干部作为法治的"践行者",其法治思维及能力有着怎么样的高度,直接影响甘孜州的法治是否能够推进.因此,乡镇干部只有运用法治思维及能力来管理各项事务,才能维护...  相似文献   

3.
刘小红 《神州》2020,(6):280-280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经验和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要充分认识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使其相得益彰形成有效治理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4.
李青 《区域治理》2022,(5):54-56,129
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仍要持续推进.新时期的国家治理与传统的国家治理相比,有些新的内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之一是建设法治国家,为此目的,我国要积极运用制度和法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全球化、大数据时代下,中国的法治建设还关系到中国的国际法治实践.因此,中国的国家治理必须高度重视国际法...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法治新疆建设的行动指南、根本遵循和理论引领。法治新疆建设必须坚持以最广泛地凝聚人心为战略根本,从中国式现代化使命任务的战略上谋划新疆长治久安的法治。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法律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健全和落实行政法规体系与执法责任制,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反恐维稳法治体系,提高遏制和打击敌对势力干扰破坏新疆和谐稳定的法治能力,聚焦国家总体安全观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加强涉外高素质国际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厚培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法治基础。发挥“关键少数”在全面推进法治新疆建设重大决策部署中的关键作用,统筹全面推进依法治疆与依纪治疆,确保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更为巩固。  相似文献   

6.
《攀登》2015,(2)
运用法治方式从严治党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总结建国以来党的建设经验教训,借鉴国外政党从严治党的有益经验,消解党内法规体系的现实困境的必然选择。新时期构建从严治党新常态必须培育法治信仰,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的思维和能力,运用法治手段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倡导法治精神,以提高国法党纪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十八大产生的新的党中央领导人习近平等在诸多场合也一再申述法治的要义和要求,提出"建立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还强调指出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等。注1可以看出,这些宣示中有某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法治新思维。新在首次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法治社会"的概念和目标;昭示了一些新的愿景和承诺,再次启动人们对政治制度改革的期盼,也引发理论界的思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法治一直是理论上持  相似文献   

8.
宋卫琴 《沧桑》2009,(4):71-72
中共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和谐社会矛盾的协调需要以法治为基础,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社会与法治具有同质性,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为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要将“和谐社会”入宪,崇尚法治精神,完善法律体系,保护弱势群体,维护自然环境,赋予自然以“人格”权,以法治的手段来协调社会的各种矛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乔军 《攀登》2005,24(Z1):39-41
本文从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入手,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建设法治政府.认为依法治农确立农民利益保障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同时提出要完善民商法律体系和法律保障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周虹 《福建史志》2020,(2):26-30,36,71,72
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中华几千年国家治理的智慧结晶,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也存在自诞生之初就无法克服的不足之处,如强调人治、维护宗法、重刑轻民等。但是,传统法治文化有很多值得我们吸收改进的有益之处,尤其在教民、治吏与息诉这三点上,对当前地方法治政府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包括福建本地的一些法治实例,阐述传统法治文化的特点和不足,以"从严治吏"为重点,对如何更好的建设地方法治政府提出几点个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要求,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渐进的过程。为使这一社会工程顺利推进,必须对法治价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法治进程(法治的实现途径)进行规划。笔者认为,法治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种生活方式,法治进程是全社会认同、遵从与信仰法律的一个社会过程,是法律等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有效运行于各社会生活领域,并最终取得地位的过程,是思想道德建设、法治意识形成的积量达到与之相适应,并对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齐瑞飞 《神州》2012,(17):168-173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因而处于首要地位;和谐社会要求必须是和谐法治,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法治自身的和谐提出了价值目标和要求,也提供了必备条件;法治的价值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实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构建和谐社会对推进法治建设同样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围绕"和谐社会——和谐法治——法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为思路,阐述了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张丽婷 《神州》2013,(21):207-207
本文从法治是一种社会治理状态,即“社会公众能够依法享有应该享有的权利,自愿履行依法应当履行的义务,违反法定义务后能够依法受到公正的审判”的法治状态的角度入手,归纳出法治社会的三个要件:信仰——法治社会的精神要件;良法——法治社会的物质基础;法律的可诉性一法治社会的行为要件。并系统的论述了信仰、良法、法律的可诉性对建设法治社会的必要性;同时详细的阐述了如何提高公众对法律信仰.怎样评价一步法律是否良善以及由谁评判.如何提高法律的可诉性等问题。最后,从法治社会的这三个构成要件出发,结合我国的法治现状,得出了几点对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乔军 《攀登》2005,24(12):39-41
本文从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入手,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建设法治政府。认为依法治农,确立农民利益保障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同时提出要完善民商法律体系和法律保障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和谐社会是不能没有法治的;法治自身体系的完善建构能极大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黄红樱 《攀登》2007,26(4):135-136
构建和谐文化与法治建设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法治建设是和谐社会实现的根本保证,"和谐"作为一种文化,为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法治建设步入新的、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时代主题。建设法治政府意味着我国政府实现从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的转变,这标志着政府治理理念和模式的一个巨大变革。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法治政府所要追求的理想目标就是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闫立如 《沧桑》2010,(1):64-65
新农村法治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和保障。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新农村法治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新农村法治建设应从加强新农村立法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等方面着手,综合推进。  相似文献   

19.
从习俗到法治——试析英国法治传统形成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英国的法律体系经由习俗到普通法,再到议会立法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确立了英国的宪政体系和法治传统。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自下而上的法律渊源,诺曼贵族的法制努力,以及英国社会经济力量的变化和各阶层的抗争,都对英国法治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郭照  吴娜  夏雪 《攀登》2023,(5):9-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作的报告,首次把法治建设以专章论述,提出来一系列重大法治创新理论,法治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地位更加凸显,也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