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天怀 《神州》2012,(28):26-26
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梅州地区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是有名的客家祖籍地和精神家园,千百年的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化,而节庆民俗体育继承了不仅继承了古代中原汉民风俗风格,也融合了粤东土著文化而具有浓郁的文化特征,本文将对以梅州为代表的客家节庆民俗体育进行分析,既展现了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所蕴含的独有魅力,也为客家文化的回归与保护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代岁时风俗深受辽宋影响,在中原文化和北方风俗的互相融合、彼此碰撞中,形成了女真族独特质朴、浑厚刚健的文化风貌,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内涵。这一点,金代诗歌中的记载更为鲜明。  相似文献   

3.
王斌 《沧桑》2009,(1):19-21
辽代玉带在中国古代玉带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继承发展唐代玉带的同时又对金、元、明代的玉带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辽代玉带借鉴吸收中原汉文化、西域文化精华,另一方面继承本民族的游牧文化传统,使辽代玉带在形制、纹饰、雕刻技艺等方面呈现包容性和创新性的特征,是研究中国古代玉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考察河北省现存辽代古塔,对辽代古塔的建筑文化起源、建筑特点、建筑艺术形式与类型以及建筑用材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我国北方辽代古塔建筑艺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辽代《耶律曷鲁妻掘联墓志》与敦煌文献《记室备要》的对比分析,发现墓志的主要内容大多抄撮改编自《记室备要》一书。由於此方墓志极有可能出土於辽上京临潢府附近,笔者推测唐代《记室备要》等掌记文书早在辽朝初年即已向北散布至契丹的腹心之地。辽初对於中原人才及藩镇制度的吸纳、继承,为记室文学向北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江帆 《民俗研究》2002,(4):168-172
由徐杰舜、周耀明两位学者合著、广西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纲》是一部全面研究和阐释中国汉族风俗文化史的著作。该书以气势恢宏的胸襟和当代性的学术视角,对流淌了数千年的中国汉民族风俗文化的历史长河,分时、分段进行了全程性的“水文测量”。  相似文献   

7.
西藏民族风俗在现代的更新、嬗变和新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风俗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各方面的文化如宗教文化、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相联系、相融合为一体的;它也不是静止的,我们的前辈一代又一代在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继承本地优秀传统、吸收时代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扬弃亦即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发展而不断嬗变和创新,以至产生新兴风俗。西藏民族风俗在现代就有优秀的更新和传承、陈旧的嬗变和摒弃、新兴的  相似文献   

8.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全民健身的普及,人们的体育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以体育健身、娱乐、观赏的各类体育竞赛及尝试体育刺激与挑战等为目的的体育旅游也在不断发展,满族体育旅游的开发也将逐步成为旅游行业的新亮点.本文通过对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及资源优势进行分析,在总结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及具体措施.希望有助于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发展,并有助于带动整个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辽朝奄有长城内外,雄踞漠北,其境内生活着众多民族,除了契丹人和汉人外,还有渤海人、回鹘人、奚人、室韦人等。当前对辽代陵寝制度渊源的研究,多着眼于中原文化和契丹本民族的文化,其他文化对辽陵的影响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根据辽陵中的渤海文化因素及其发展演变可知,辽祖陵因山谷而建的陵园形式,是对渤海山城的模仿,纵向的单轴线和南北二分式的陵园布局,则是借鉴自渤海三陵坟墓地。在显陵和乾陵中,祭祀建筑的阶地式布局和瞭望台的设置显示渤海文化因素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在辽代晚期的庆州三陵中,随着政治形势和选址标准的变化,渤海文化因素失去了其所依存的政治基础和物质载体,进而趋于消亡。  相似文献   

10.
风俗传说是与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相关的传说。大多是通过艺术虚构而创作的对特定性风俗的解释性故事,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令、宗教信仰、礼仪禁忌、游艺体育、文学艺术、民间组织等。  相似文献   

11.
赵军辉 《丝绸之路》2009,(22):117-118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的精神文化财富,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没有得到很好保护和继承。高校在继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具有自己的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辽宋关系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中极具典型性和特殊性,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辽宋交聘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辽宋关系的重要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一主线进行的.它不仅使辽宋睦邻友好关系维系百年之久,而且对辽宋双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后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经验.因此,史家对此进行了诸多探讨和研究,对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辽宋关系的实质及其所实施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有很大的补益.但对辽宋实现首次交聘的背景、目的、对外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试图从上述诸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辽宋是如何实现首次交聘的?它的实现对以后的辽宋关系有何影响,即辽宋首次交聘中存在着哪些决定以后辽宋战和关系的重要因素?等等.希求这些分析能对辽宋关系史的研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李月新 《北方文物》2023,(2):98-103
活跃在北方草原地带的部族都保留着浓厚的图写偶像以及图像偶像崇拜的习俗和传统。10世纪初,契丹建立辽朝,不仅上承松漠地区文化传统,又大量借鉴中原礼仪文化,使得辽人从社会习俗风尚到国家礼仪制度,都保持了对图像偶像的热情与迷恋。有辽一代,图写、塑造帝后、功臣肖像并加以祭拜的现象十分风靡,作为其宗庙祭祀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辽朝多元文化汇聚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石林梅 《沧桑》2013,(1):42-44,49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契丹族本身无用玉传统,可建国以后受到其他国家的用玉传统文化而大量使用玉器,在用玉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契丹民族特色的玉器。辽代玉器的形成对中国玉文化产生了特大的影响,在中国玉器史上有着辉煌的成就。辽代玉器的特色、继承、独创在中国玉文化当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彭芃 《东方收藏》2023,(12):54-57
蒙古族女性头饰种类样式繁多,文章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金氏头饰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民俗学、艺术学、人类学等学科方法,对敖汉部头饰进行探析。其中,以田野调查为主,辅以文献资料,对敖汉地区民众头饰装饰风格及其佩戴风俗进行深入剖析,发现该地区受辽代契丹文化、清代满族文化的影响较深,并与蒙古族文化相互交融。多元文化的交融不仅体现在民族的传统意识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更体现在其独特的文化积淀上。  相似文献   

16.
赗赙制度作为古代丧葬礼俗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东汉时期的赗赙制度是在继承西汉时期的基础上完善形成的。除等级性和阶级性的特点更明显外,朝廷还明文规定了各级贵族、官吏卒后所“赙”之规格;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赐谥、赠官印制度,此外还对注重名节和精通儒学之“士”也施之以“赙礼”,扩大了官赙的范围,这当与东汉时期尊崇儒学、奖励名节的社会风俗相关。这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龙纹镜在中国古代铜镜的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辽代也出现了别具民族特色与文化融合的龙纹镜。本文从龙纹及龙纹镜的起源说起,着重对辽代早期、中期的单体龙纹镜和双龙纹镜进行简单介绍和梳理,通过对辽代铜镜的制作、使用以及龙纹镜多元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以达到认知辽代优秀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海淀区紧邻城区西部。在辽金元时期,由于该地域处在辽南京、金中都和元大都都城近郊,故在该区范围内发现了大量辽全元时期的重要遗存,如元大都遗址,墓葬更是发现了20余处,这在北京各区县中也是发现数量较多的;且这些遗址、墓葬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研究辽金元时期的社会风俗文化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潮汕地区民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特色鲜明。但追溯源流,绝大多数潮汕民俗活动均源出古代中原民俗活动,而且沿袭、保留了当时的风俗习尚,传衍、继承着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宋代节令中的体育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秀 《民俗研究》2000,(2):101-109
我国古代的一些体育活动与节令风俗有着不解之缘,特别是宋代,节令风俗的发展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峰,节令体育活动也随之蓬勃发展。宋代节令风俗中的体育活动上承大唐之风,并有创造和发展,在我国体育史上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