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盛婷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5):65-67
汉魏六朝石刻语料数量丰富。而且极具时代特色。在词汇研究上意义重大。考释其中的词语,有利于碑的疏通理解,可以弥补辞书用例的漏缺,对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甚至全面认识这一时期语言的全貌也有积极的作用。本选取汉魏六朝石刻若干词条,采用排比例证、词义溯源、结构分析等方法进行考释,希望能对前贤或辞书的成说有所补正。 相似文献
2.
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争议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国内外关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视角和方法基本沿用制造业集群的方法,没有专门论述旅游产业集群的特点.国内学者在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出现了"旅游产业是否适合用产业集群来研究"的讨论.本文在综合评述了各方观点后,认为产业集群理论是一种指导区域提升竞争力、促进创新的理论方法,可以应用于区域旅游业的研究,但是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必须站在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角度,跳出单一旅游产业链的束缚,深入探讨旅游业的自身特征,才能更好的把握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4.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城市和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使我国少数民族散杂居的程度有了进一步发展,加强了我国原有的“大分散、小聚居、交错居位”的情况,强化了散杂居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同时民族纠纷增多,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成为影响我国民族关系的重要方面,对此,应给予充分重视采取积极对策,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化,加强关于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6.
六朝武昌城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区中部,长江南岸。2000年,为配合古城遗址保护规划的实施,我们对古城遗址的南城垣进行了首次发掘,同时发掘清理北宋墓葬10座,六朝早期古水井1座。通过此次发掘,弄清了城墙的结构和建筑方法。墓葬中出土了陶瓷器、铜器、银器和铜钱30余件(枚);古水井中出土遗物丰富,以陶瓷器为主,数量达100多件。古墓葬和古水井的发现,为了解研究六朝武昌城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东北亚地区各国间近代贸易关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东北亚地区被欧美列强强行拉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之时,该地区诸国之间的近代国际贸易活动并未随之同步出现。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中日修好条规》等一系列中日、日朝、中朝近代条约的签订,确立了东北亚地区各国之间近代国际关系,其近代国际贸易关系由此开始形成并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Kevin Rai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storical Archaeology》2013,17(3):520-545
This paper is an historical archae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socioeconomic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and European communities of Cooktown in north Queensland during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It looks at the social landscape and production, exchange and consumption of material culture to show that the Chinese were not a disengaged group, as depicted in conventional understandings of colonial life, but integral to the town’s socioeconomic fabric. This close relationship arose out of a process of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uropeans which responded to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and resources of their individual business networks, and the particular conditions of Cooktown’s frontier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9.
李鹏涛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4):24-30
本文从新移民的规模、特点、构成类型及其与当地社会关系等方面,简要分析了中国在非洲新移民群体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新移民与当地社会某些阶层经济利益上的竞争关系、中国新移民相对封闭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所在国的政治斗争和政治动员以及西方媒体的渲染歪曲等因素,影响到新移民与当地社会的关系。就目前情况来看,除少数的移民个人具有较为突出的成就外,新移民群体还没有达到足以在非洲各国产生影响的程度。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可能会妨碍新移民融入当地社会。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侨华人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华侨华人的数量与成就和贡献等方面的进步 ,世界各国的华侨华人均无出其右。他们的生存与发展 ,与中美关系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而中美关系在中外关系中则更具有重要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华侨华人因而自觉地利用自己的优势 ,在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对中美关系发挥作用 ,并且利用其实力影响美国政要和选民 ,以充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生态不断地丰富和改变着"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的内涵,特别是国际关系思想的功利主义化和行政化进程,促使"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的内涵日益融入不同层次的公共政策之中。论文借用国际关系的层次分析法,从国际体系和民族国家两个层次对"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命题的内涵进行了学理性的建构,分析了华侨华人因素在当代国际关系结构中的属性,强调了设计华侨华人战略对中国外交和中国崛起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针对华侨华人未来国际化民族取向观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大多数华人不能也没有条件选择国际化,他们仍将生活在民族国家之中,只能选择追求平等公民政治权利的多元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13.
华侨华人与广东侨乡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广东是中国第一侨乡。海外华人对广东 ,特别是主要侨乡的影响 ,使其具有鲜明特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侨乡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快于其它地区 ,文化发展独具特色。从理论上认识华侨华人与侨乡的关系 ,是海外华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希贤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3):99-112
中国古代都城众多 ,特点各异。不同时代 ,不同地区的都城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本文从历史文化的角度 ,对中国古代都城的传统模式、都城城址的选择、都城的规划布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Ji Jishu 《中国西藏(英文版)》2014,(4):34-42
There is a place where the grassland is so vast it spreads to the horizon.Under the blue sky and white clouds, "white buttocks"(goas, because of the white, heart-shaped patch on its rump)stroll leisurely in the sun, 相似文献
17.
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经贸关系出现较快的发展态势。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波折,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中日进出口贸易从建交时的10.9亿美元,扩大到2006年的2073.6亿美元,日本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随着中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机电产品已经成为双方贸易的第一大商品,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活跃,中日贸易正在向水平化的方向发展;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也在不断的增长,截至2006年12月底,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累计达到580.4亿美元,仅次于香港、台湾省,位居第三位。展望未来,中日经贸关系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廖小健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7,(4):19-26
从不同的宗教信仰对马华两族的融合与通婚的阻碍、自成体系的语言与媒体对彼此沟通的影响、族群政治动员在强化族群意识方面所起的作用等文化特征和族群政治的角度,探讨了影响马华两族关系的原因。结论是:马华两族宗教信仰和语言教育的区分、马来西亚特殊的族群政治态势,是影响马华两族关系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华人移民家庭的代际关系与跨文化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美国华人移民家庭的代际关系与跨文化冲突问题。作者通过对其本人在洛杉矶和纽约两大华人移民社区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个人访谈和实地观察所收集的实证资料的系统分析,着重探讨矛盾重重的华人移民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如何处理复杂的、不断变动的家庭关系以及移民父母如何选择轻重缓急的策略,并依靠社区的力量来确保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王秀玲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4):57-57,13
由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出版的《二程集》是目前学界公认的最好校注本,但其仍存在一些标点校勘方面的失误。文章指出了《二程集》标点断旬方面的六则失误,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