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国家的水陆交通与商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交通越便利,商业越发达。中古时期英国的交通状况如何?目前在国内史学界还是一个冷僻的课题。要研究中古时期英国的商业经济,必然涉及到交通问题。根据近年来英国出版的相关文史资料,具体考察了12~14世纪期间英国的水陆通行及商业运输情况,提出了以下两点看法:一、由主干道即“王家大道”、地方道路和乡村小道所组成的陆路系统已经比较完整,可以保证商业运输的需要;大规模的陆路运输不仅可以有效组织,而且出现了比较高级的“公共运输人”。二、通航水路相当发达,尤其在东部地区水运河道密布,城市和大的集市都非常繁荣;水运价格也比陆运低得多。不可否认,以现代人的标准看,当时的水陆交通还障碍重重,运输效率不高。但是,这个时期英国的水陆交通条件已经为商业运输提供了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税收习惯是英国中世纪赋税征收的法律和制度依据。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进步,税收习惯在常轨运行的基础上,通过调适、排异、变通、成文等方式获得承续与更新,排除了易于形成习惯的异质行为,废弃了淡出社会需求的旧习惯,吸纳了适应社会变迁的新习惯,由此形成了富于特色的税收习惯体系。税收习惯不仅在征税活动本身,在日常用语交流、政府文件制定、政治经济关系运行中都曾有活跃的表现,并得到了社会各团体各阶层的普遍认同和遵循。税收习惯具有鲜明的法律和制度效能,通过这种效能干预国家和社会管理,维持财政收支格局,显示了强大的控制力量。  相似文献   

3.
中古英国地方自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日华 《世界历史》2008,(5):111-117
英国是“地方自治之家”,近代英国独具一格的地方自治制度树立了良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这一制度可以追溯到中古时期。因此,对中古地方行政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理解“地方自治之家”的由来与发展提供历史的背景。  相似文献   

4.
畜牧业的突破与中古英国的粮食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浩 《世界历史》1999,(3):50-55
从历史经验看,中世纪英国的畜牧业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农业摆脱周期性的危机而步入持续进步的道路,离不开畜牧业突破的支持。但以往学术界对中世纪后期英国处于优势地位的畜牧经济尚缺乏历史的对待,对突破的过程及其意义的研究也似显不足。有鉴于此,本文拟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中古盛期的英国,"市场"概念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就经济维度而言,市场是一种发育尚不成熟的商品交易场所,是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对立统一下的经济混合体。就法权维度来看,市场是一项法律特权,是普通法形成和领主法权参与的共同结果。就人为因素而言,市场是国王和领主获得经济利益和满足政治需求的一种互利工具。这表明,中古盛期英国市场其实是一种"特许"市场。  相似文献   

6.
中古前期英国封建王权与世俗贵族的关系孟广林自诺曼征服后威廉一世(1066—1087)至亨利二世(1154—1189)的百余年间,英国封建王权与世俗贵族既有密切的政治合作,又有激烈的权益冲突。双方的关系扑朔迷离,极为复杂。对之作一深入探讨和正确评估,无...  相似文献   

7.
"共同同意"是中古英国赋税理论中的重要原则。它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一原则有效限制了英国王权。  相似文献   

8.
李新宽 《史学集刊》2005,(2):98-102
从近代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来看,英国从中古向近代的转变过程中农业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变革成功地促进了英国中古晚期的产业分化,并在一定意义上为其提供了产权保障和分化条件,从而为英国走向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英国人口在工业革命前后有迅速增长,我国史学界对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口问题研究不够,人们通常把这一时期人口的巨大增长解释为工业革命的后果,但这一结论不无争议。 长期以来,英国经济史和人口学家对引起十八世纪人口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看法,他们争论的主要问题是:究竟是人口的增长推动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就是说,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讨论在中古时期是否存在沟通肥水、巢湖两流域河道(包括自然与人工)的问题。《水经注》认为存在,而且不止一条。后人踵其说而不加考察,最终积非成是。本文在仔细梳理历代正史、地理书、古地图和方志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实地考察资料,主要从历史文献记载和实际地理状况两方面进行考证分析,对自《水经注》以来的这种说法加以否定。本文认为在中古时期,肥水、巢湖两流域始终是没能连通的。  相似文献   

11.
中古乐府诗中的城市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中城市意象的分析,认为在这一时期的乐府诗中,城市意象的构成包括城市景观意象内容和城市文化意象两部分。长安、洛阳以及其它城市的城市意象均以历史时期、主要是西汉时的城市景观为蓝本,中古乐府诗人独特的认知过程和表现方式是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太平军中的英国雇佣兵问题初探夏春涛在太平天国与清王朝争夺江山的沙场厮杀中,双方都有外国人以个人的名义参战。双方的雇佣兵均主要由各国驻华军队中的逃兵、形形色色的冒险家浪人,以及往来于太平天国和清朝辖境之间从事军火、丝、茶等买卖的商人组成;内以欧美人居多...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国的主要盟友,英国和美国一样主张战俘的"非强制遣返"。但是英国出于促成尽快停战,应对议会下院反对派的压力和确保英国及英联邦国家的战俘尽快安全获释的考虑,英国保守党政府不仅反对强制遣返,也反对强制扣留战俘。而且与丘吉尔首相过分强调战俘遣返问题的"人道"立场、政治价值及英美特殊关系不同,艾登主导的外交部主张抑制美国在战俘遣返问题上的僵硬立场,意欲灵活处理战俘问题,打开停战谈判僵局。英国既非强制遣返、也非强制扣留战俘的立场,以及其在东西方之间的斡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战俘遣返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谷延方 《世界历史》2008,(4):106-114
中外学者主要关注工业革命以及由此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运动,较少关注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中古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具有不同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特点:其一,主要动力源于农业而非工业,农业生产的兴衰决定了城市化和非农产业发展的进程;其二,中古劳动力转移历时久、水平低;其三,中古英国劳动力转移呈相对集中的地域流动模式,农村居民流动迁移的主要目标是首都伦敦。此外,中古英国劳动力转移在地域和行业流动方面均呈不均衡状况,地域上偏重英国东南部和西南地区,在行业流动方面主要集中于纺织等轻工业部门。工业革命后劳动力大量流向西部和北部,汽车、钢铁等重工业部门日渐重要,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呈现出均衡化、网络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对中古英国政治制度的新探讨──评程汉大著《英国政治制度史》高岱众所周知,英国是资本主义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对英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的课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已有一批相关论文和有关英国议会史、政竞史的专著发表、问世,但全面而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严格土地授予是近代早期英国地产阶层广为使用的一种家产配置方案。与中世纪的类似手段相比,严格土地授予更多地呈现"保守"之特性,明显与社会转型时期勃兴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相背离,以至于被称为"长子继承制的反动"。"内战危机说"与"双向运动说"均不能恰当解释严格土地授予在近代早期兴起的机制。对社会转型时期复杂社会背景的考察表明,严格土地授予实际上是地产贵族在丧失经济上的相对优势之后实施的一种防守型策略。面对不断上升的乡绅、中产阶级等新贵,地产贵族能做的便是紧紧抓住他们在地产、门第、政治等方面的优势,重新打造出一个能有效区别于其他阶层的标识,以保护其不断遭受威胁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8.
龙门碑刻中古地名及相关问题杨超杰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12.5公里的龙门山上。自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开始营造①,隋唐大规模续凿,历数百年镌刻磨砺,现存窟龛2345个②,造像10万余躯,造像题记2780品③,佛塔60余座④。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  相似文献   

19.
论中古英国“国王靠自己过活”的原则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施诚 《世界历史》2003,1(1):66-73
中世纪英国贵族和议会多次提出“国王必须靠自己过活” ,即国王应该像其他封建主那样依靠自己的习惯收入 ,维持王室的生活和国家正常的行政开支 ,只有在战争时期才能向全国臣民征税。但是随着行政事务和官员的增加 ,即使在和平时期 ,国王也难以“靠自己过活”。实际上 ,中古英国历代国王都不断地开辟新的税收 ,向全体臣民征税 ,扩大收入 ,所以他们也不必“靠自己过活”。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古英国神学家约翰的“王权神授”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中古英国神学家约翰的“王权神授”学说孟广林索尔兹伯里的约翰(1115—1180)是中古英国著名的教会神学家。约翰的行止史载鲜少,但他的《论政府原理》(Policraticus)却传诸于世,成为12世纪以前中古西欧唯一的一部重要政治论著。西方学术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