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城古城考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东邻福建宁化,南抵福建长汀及本省瑞金,西毗宁都,北靠广昌,地处武夷山脉中段。石城古城位于石城县中部,古称竹子坝,又称中心坝。自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建县以来,一直为石城县政治、经济、化的中心。石城县虽小,  相似文献   

2.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民俗与社会治理存在的冲突为切入点,通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殡葬民俗、婚约彩礼民俗、民间信仰民俗以及祭祀祭祖民俗与法律、政策冲突的梳理,分析民俗与法律存在冲突的具体形态和纠纷类型。  相似文献   

3.
李沁芳 《文物天地》2023,(S2):92-97
关于民俗事项、民俗文物、民俗文化的展览被称为民俗展览。民俗展览在内容上要具备专业性和通俗性,在展示上要有均衡性和美观性,同时还要考虑到观众的参与性,让展览充满趣味性。本文以吉林省博物院满族民间刺绣展为例,来探讨民俗展览中的以上策展理念。  相似文献   

4.
王霄冰  陈科锦 《民俗研究》2022,(6):94-107+155-156
“民俗志”就其文本形式、记述内容和功能而言,具有浓郁的中国本土特色。中国古代不仅有“民俗志”的概念,而且有着悠久的民俗书写传统。古代的民俗记录大体上可分为史志类和笔记类两大体例。前者以方志民俗志为代表,其特点是范式化的写作和作者的隐身;后者则以文人笔记为主,其中“我”的在场、深刻的主观感受性和平民视角,都与现代民俗志的理念不谋而合。随着20世纪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又形成了史志民俗志、科学民俗志和传播民俗志三种类型。民俗学界对民俗志书写范式的反思与新型民俗志的写作实践,不仅是对当前民俗学学术理念的回应,还显示出了回归中国本土民俗志诗学传统的迹象。  相似文献   

5.
民俗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风俗与习惯。志书为反映深层次化现象而记载民俗事象,以增添志书的社会性和使用价值。本从四个方面论述编纂民俗志应遵循的原则、记述方法,认为民俗志应该把握民俗事象的特征,褒抑分明,纵向记录传承和变化。横向反映风俗全貌。注意民俗的观念系统、行为系统、物质系统的分类,以达到“见善以思迁,见恶以为耻”之“教化”目的。  相似文献   

6.
民俗文物是民俗研究的重要实物材料。它给各种复杂的民俗事象以形象的说明,给科学的民俗研究以实物的证据。随着民俗工作的开展,它不但为民俗研究者经常关注,同时也将成为博物馆经常性的文物调查征集工作的内容之一。 由于民俗文物常常与历史文物、民族文物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使用物品之间界限比较模糊,因此,当我们着手这项工作的时候,就面临着如何科学地确定民俗文物的对象和范围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客观标准。民俗文物的对象和范围的确定,基本上依属于民俗对象和范围的确定。 民俗,乃是人类所创造的以风俗习惯为主的传承文化,是一种主要靠口耳相传和行为模仿而发展的文化形态。只有当人类社会产生,人类以制造简单的工具为始,从而开创了物质生产的过程的时候,才能“以原始思维为基础,首先在原始氏族部落和原始人群的生存与生产直接有关的方面,创造出各  相似文献   

7.
张世民 《中国地方志》2022,(4):14-24+124
通过对《浙江通志·民俗志》与《陕西省志·民俗志》的比较分析,探讨广域会通型志书社会部类/民俗版块的编纂问题,并对《浙江通志·民俗志》作出学术评估和书写判断;指出民俗记述以普通民众为对象,有民俗事像和民俗事物的不同内涵,而对社会习俗的著录,关键在于对民俗事像的系统反映;强调民俗区域划分的重要性,主张省级广域民俗志书应擘画设置民俗区划图。作者对于历史民俗和现实民俗、文化视角和社会视角做了明晰的畛域划分,认为民俗志的编写,最关键的是记录经验世界的鲜活民俗。文章还探讨了民俗书写的话语方式和概念内涵,提出了钩沉民俗话语中私密话语的命题。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物逐渐得到学界与社会的重视,但目前还存在着重视物质类民俗文物,轻视非物质类民俗文物的倾向,而民俗文献尤不得重视。民俗文献类文物文化含量高,但容易流失,亟需保护。民俗文献类文物分为两个大类,一是记载民俗活动的文献,二是承担民俗功能的文献。本文以承担民俗功能的民俗文献之帖式为例,以见出这些文献所富含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民俗研究》2021,(1):5-17
我的标题来源于丹·本-阿默思将民俗定义为"小群体内的艺术性交际"的论文,尽管他自己也反省这一定义对传统的忽视,一些学者也质疑此定义在民间生活和物质文化研究领域的适用性,但它已成为定位于表演的口头民俗研究的重要基准。伴随21世纪数字文化的出现,此定义受到新的检视,一些学者开始反思民俗的社会基础,评估作为民俗关键词的传统,倡导探求民俗的认知基础、行为和组织观念的构成以及当代理论的"实践转向"。我将对此进行回顾,根据实践理论提出一个简明的以传统为中心的民俗定义,保留对语境的关注,同时聚焦于以民俗实践为基础的知识或认知领域。"实践中的民俗"即是"将传统知识运用于实践或是从实践中提取传统知识"。  相似文献   

10.
孙宜志 《民俗研究》2000,(3):115-122
民俗词语是用来指称民俗仪式及其相关事象的词语。对民俗词语进行调查和研究,近期引起了学者的注意。笔者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以自己家乡安徽宿松方言中有关婚嫁和丧葬的民俗词语为例,谈谈个人对这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民俗心理是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最隐藏,也是最稳固的部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民间信仰是构成民俗心理的核心部分,对其民俗心理分析尤为重要,本文以灶神为对象进行民俗心理解读。  相似文献   

12.
在民俗的"后传承时代",民俗呈现为传承、消费、意识形态等不同形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共同体"等民俗学既有的规定性概念难以把握这些社会文化现象,民俗学提出了"日常生活"转向的学术追求;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不是以日常生活为对象,而是以日常生活作为目的和分类的方法,重新把握现代社会中的民俗现象,在流动的、意向性建构的"共同体"中探究民俗的意义;鲍辛格、岩本通弥等民俗学者通过发掘日常生活实践主体运用"过去的经验""历史化""故事化"地感知、表象生活世界,致力于寻求传统民俗学与现代日常生活的相通之处,为民俗学研究开辟了新径。结合理论铺垫与前人的研究实践,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以"探究日常生活的‘民俗性’"作为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一种路径;民俗性,即实践主体在意向性生成的语境中运用"过去的经验"民俗化地感知、表象世界;民俗学需要从日常生活的表象中发现"民俗性",进而解释其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沈丘县春节民俗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整个豫东地区的春节民俗进行考察,透视了沈丘春节民俗的敬神畏天思想,并且根据文化功能理论分析了沈丘春节民俗中的人际调整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俗学是以中国民俗为对象的民俗研宄。包括民俗资料的记述、对民俗现象的评述、分析与理论探索。 中国历史上民俗研究的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民俗资料十分丰富。从先秦时期起,即有采风之俗。在《诗经》、《周易》、《山海经》等古籍中已有丰富的民歌、神话、信仰、民间医药、民俗事象等记载。《周礼》和《礼记》对民间习俗的礼制化、系统化做出了贡献。先秦诸子在他们的著述中发表了多层面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女性学与民俗学的交叉学科,女性民俗研究拥有"关于妇女"与"为了妇女"的双重使命,但以往的研究因将女性民俗实践者抽象成普遍意义上的"妇女"而导致了女性民俗实践者在研究中的缺席/失语。"以女性民俗实践者为中心的情境研究"将女性民俗研究置于中国民俗学研究的整体框架下,通过对中国民俗学整体研究观的借鉴与反思,同时借助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情境化知识"概念以及现象社会学的相关理念,尝试构拟一种个体的女性民俗实践者及其视线在场,并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考察具体日常生活情境中的女性民俗实践者与女性民俗文化的互动关系的女性民俗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6.
民俗价值观是民俗学的核心命题之一,但长期以来民俗学研究并未建立起科学系统的民俗价值观体系。从民俗本体论角度出发,以"中国当代民俗学者"为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将访谈资料与文献研究成果进行"对读"研究,来归纳、总结民俗学学术共同体对民俗价值的理论共识,形成对民俗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是民俗价值观研究的一条重要路径。研究表明:民俗价值存在于三个维度上,即对人类个体生活层面的规范价值;作为地方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意识基础价值;完整反映人类知识谱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叶舟 《民俗研究》2011,(1):242-254
传统社会中的节日民俗活动有着丰富的事象,同时也呈现出复杂的多重内涵。本文便以明清时期常州端午节盛行的云溪竞渡为例,研究传统社会中节日民俗的多重内涵,来探讨节日民俗所体现的大众文化与精英世界之间的冲突和互动。  相似文献   

18.
韩国民俗学界研究方法争论的核心焦点可以分为"过去学""现在学""从属学科""独立学科",韩国学者们通过在民俗的根源性问题、原型论、都市民俗学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不断扩大对现有研究的批判。但是迄今为止对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和对象分歧较大,学术上一直未达成共识。针对这一问题,在对韩国民俗学界研究倾向分析的基础上,以韩国丧葬民俗的变迁与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韩国民俗的研究应以文献考察和实地调查为基础,以多学科交叉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思路,民俗学者应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城乡变化趋势,对民俗文化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研究,使其更好地服务和引领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神州民俗》2009,(6):67-67
一、《神州民俗》(学术版)办刊宗旨 21世纪将是人类史上最富于创意的时期,当代社会生活的繁富使民俗从历史的深巷走向鲜活的世俗人生。学科的建树与发展,往往以社会需要为前提。民俗,日趋成为当代人文学科的显学。于是,《神州民俗》挟带亘古的厚重与时尚的清新,悄然于大陆内外。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石城县客家姓氏志编纂实践中存在定名之争、体例不清、不注重使用原始资料等问题,要以《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为契机,在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上取得共识,以促进地方志学科建设;地方志因其独特体例,可以成为记载地方某一特定事物全景的合适文本;应当建立与各类地方志实际相适应的编纂体制,以促进地方志事业的全面繁荣;要尽量促进入志资料的原始化,以提升地方志的价值和地位;要加强对专业志编纂的指导,以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